心靈之眼

心靈之眼

“心靈之眼”原本指的是人類通過視覺成像進行認知的能力。而現在,機器也具備了這種功能。整個系統中,結合了人工智慧、計算機算法、工程學、語義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

概念

項目研究者、梅隆大學心理學系的凱塔尼說,“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任務從複雜的視覺背景中辨別出人未來的行為,這是一種行為預測。”

套用

機場車站戰場都能用

在日前舉行的一場智慧型、防禦和安全主題科技大會上,美國人工智慧界前鋒,卡內基梅隆大學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其屬於美國軍方資助的一個龐大的人工智慧體系,叫做“心靈之眼”。

“心靈之眼”具有學習功能,可以將不同的信號聯繫起來。比如,機器能夠辨別出人的不同基本動作,如“走路”、“跑步”、“抬”、“拾起”、“中止”、“跟隨”、“追逐”等。

一個人將一個包裹拽到另一個地方,這一連串的動作,在“心靈之眼”的分析中,就被拆解成“人”、“包”、“拾起”、“彎腰”、“拖動”、“停止”等多個元素。如果在機場等特定地方,這個人拖動很重的包裹到一個地方,丟下包裹便走,機器便會認為這是一種可疑行為,馬上發出預警。

目前,對可疑行為的辨別,大多通過人眼觀察。閉路電視監控室中雇用了警衛,每時每刻觀察著可疑行為,但這樣的方式需要大量的投入在人工上,而且人眼也不能保障所有細節都被觀察到。如果用機器來進行監控,則廉價很多,而且不會遺漏掉重要的危險信號。

研究人員認為,“心靈之眼”可以安裝在機場、公車、火車站等特定地方,它甚至可以用在戰場,對普通行為和可疑軍事行為進行辨別。未來某一天,這系統可以完全取代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原理

借用地震模型預測

在現實世界中,預防犯罪正在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很多研究機構都在加緊研製類似的智慧型機器。

在預測方法上,“對未來最好的預測便是過去”這一說法便是很好的思路。通過對已經發生的歷史犯罪數據和趨勢進行數學模擬,可以幫助提高預測準確率。去年,美國加州桑塔克拉爾大學的數學家開發出一套可以預知犯罪地點的軟體。這套軟體不停收集過去發生的犯罪事件,通過機率統計和數學模型,得出即將發生犯罪事件的地點。

研究者喬治·莫合勒認為,有些犯罪有著可以預測的模式。比如,有的入室搶劫,往往會在成功搶劫了一戶人家後,幾天后在附近繼續作案,這有點像地震後發生的餘震。事實上,這種犯罪預測模式,也類似餘震預測,可以對一些“犯罪”進行預測。

在犯罪率較高的洛杉磯,警方已經開始啟用“預測巡警”,通過桑塔克拉爾大學開發的數學模型,在警方指揮部的地圖上,標示出一些紅色方塊,這意味著該地區是入室搶劫、偷車等犯罪行為的熱點地區,警方會在該地區加強巡邏。據悉,“預測巡警”對犯罪的預測準確率高達71%,在這一技術的幫助下,洛杉磯市的搶劫率減少了19%。

除了地震預測模型之外,也有科學家將目光放到傳染病擴散模型上。

倫敦城市大學的科研人員認為,犯罪不僅僅只在一個地方發生,還會像傳染病一樣擴散。科研人員借用疾病擴散數模開發出犯罪預測模型,根據這一模型,住戶在空間和時間上離一場已經發生的搶劫案越近,其被“感染”的可能性也越高。

研究者對英國利物浦市特定區域犯罪事件之間的距離和時間差進行分析,發現各類搶劫案之間存在著2周時間差和400米的距離差,也就是說,犯罪事件以這樣的趨勢在擴散。利用疾病擴散模型,科學家預測出了20%的未來搶劫案。

前景

犯罪預測挑戰司法程式

在電影《少數派報告》中,預防犯罪系統被人利用,主管犯罪預防的警察(湯姆·克魯斯飾演)變成了犯罪嫌疑人,並展開了一場大逃殺的驚險歷程。現實中,預防犯罪也在經歷著各類倫理和司法的挑戰。批評者指出,預防犯罪技術違反人權,可能摧毀人類數百年來建立的成熟司法體系,導致更多的無辜者被捕。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安德魯·費谷森撰文批評這些新技術可能帶來司法難題。他認為,目前執法界盛行“推斷論”,這會導致警方權力擴大。雖然洛杉磯警方利用犯罪預測系統使犯罪率下降,但警局可能會濫用這些預測數據,形成某種偏見。

安德魯舉例說,如果警方預測一個地方會發生搶劫,同時看到一個人扛著一個包裹,就認為其是犯罪嫌疑人而將其逮捕。“如果一個人只是扛著一個包裹,這並非合理的嫌疑,”安德魯說,“但在法庭上,警方會說,計算機告訴我必須去那兒。如果你是律師或法官,你該怎么處理?你沒法和一台計算機進行辯論。”

不過,IBM公司政府策略部門主任馬克·克萊文勒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個技術所做的正是警察一直在做的。警察有時就是靠直覺尋找未來犯罪。與警察相比,未來犯罪預防系統的預測範圍更大,速度更快。”

現狀

這些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機器人”並非完全虛幻。日前,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展示了最新名為“心靈之眼”的系統,可以在機場、停車場等特定地點取代監控電視,預測犯罪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