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腎陰虛
腎陰虛,俗稱腎水不足,多由久病傷腎,或稟賦不足房事過度,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所導致的,用現代醫學定義來說,就是供給中樞神經、泌尿生殖系統的營養物質不足。腎...
簡介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診斷 -
心腎陰虛證
心腎陰虛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因年邁體虛,腎陰虧虛,水不濟火,虛熱內灼,心失所養,血脈不暢所表現出來的心痛憋悶,心悸盜汗,舌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促代...
病因病機 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治法 方劑 -
腎陰虛證
腎陰虛症,病症名,是指由於腎陰虧損,失於滋養,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腎臟陰液不足,腎滋養及濡潤功能減弱所引起,臨床以腰膝酸痛、耳鳴多夢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簡介 臨床表現 機理分析 -
肝腎陰虛證
肝腎陰虛證,為中醫證型,是指肝腎兩髒陰液虧虛,陰不制陽,虛熱內擾所致的證候。多由久病及腎;或情志內傷;或房室太過;或溫熱病後期,損傷肝腎之陰等引起。常見...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審證要點 鑑別診斷 治療要點 -
腎陰虛損證
腎陰虛損證,是一種疾病,主要表現是口乾渴,頭暈目眩。
病證 主要症候 -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指肝腎陰液虧虛,虛熱內擾,以腰酸脅痛、眩暈、耳鳴、遺精等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本證多由多由久病勞傷,或溫熱病邪耗傷肝陰及腎陰,或先天票賦不足,...
病因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
心腎不交
中醫名詞。心腎不交證是因心腎既濟失調所致的病證。指心與腎生理協調失常的病理現象。多由腎陰虧損,陰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於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屬火;...
病因 症狀 鑑別 治療法則 施治方法 -
心痹
中醫上,心痹指風寒濕熱等邪侵及形體,阻痹經氣,復感於邪,內舍於心,久之損傷心氣脈絡,心脈運行失暢。以心悸、胸悶短氣、心臟嚴重雜音、顴頰紫紅等為主要表現的...
病 因 症 狀 檢 查 診 斷 治 療 -
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主要由丹參25g,當歸50g,石菖蒲25g,黨參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麥冬50g,天冬50g,地黃200g,玄參25g,遠志(制)...
簡介 功效 用法 方解 歷史考證 -
心元
【藥效學】本品為療效確切的複方中藥製劑,內含制首烏、丹參、西洋參、黃芪、三七、天冬、麥冬、靈芝等味中藥,經現代工藝精製而成,具有滋腎養心、活血化瘀作用。...
心元介紹和套用 心元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