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腎臟陰液不足,腎滋養及濡潤功能減弱所引起,臨床以腰膝酸痛、耳鳴多夢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遺精、消渴、虛勞、尿血、血淋,以及西醫的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功能衰竭、慢性肝炎、神經衰弱、肝硬化、糖尿病、肺結核等疾病。
腎陰對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滋養、濡潤的作用,故又稱“元陰”、“真陰”。腎陰充足,各臟腑組織得到濡養,功能活動正常。若素體稟賦不足,或久病傷腎,或房事過度,或熱病傷陰,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則會損傷腎陰致腎陰不足,使滋養、潤濡功能減弱,形成腎陰虛證。
臨床表現
腎陰虛證的臨床表現以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為主症。可兼見男子遺精,女子經少經閉或崩漏等。腎主骨生髓,腰為腎之府,腎陰不足,髓減骨弱,骨骼失於濡養,故腰膝酸軟無力而痛;腦為髓海,腎陰不足,則髓海失充,故頭暈耳鳴;陰虛則生內熱,腎陰虧損,虛熱內蒸,則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顴紅;舌紅少津,脈細弱,為陰虛內熱之徵。婦女以血為用,腎陰虧虛則經血來源不足,所以月經量少,甚則閉經;陰虛內熱,虛熱迫血妄行,或可見崩漏不止。
機理分析
由於各臟腑都依賴腎陰的滋養,所以隨腎陰虧虛的發展,常累及其他臟腑,出現新的病證。如腎陰虧虛,不能上濟於心,則心火偏亢,心火內擾,出現心腎不交證,可見心煩不寐、失眠多夢等表現;腎陰虧虛,不能滋養於肝,則肝陰不足,陰不制陽,形成肝陽上亢證,可見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等表現;肝腎陰虛,相火無制,形成相火妄動證,可見性機能亢奮、遺精、早泄等表現;腎陰虧虛,不能上滋於肺,出現肺腎陰虛證,可見咳嗽少痰,或痰中帶血等表現。
腎陰虛證的治療以滋補腎陰為主,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左歸飲之類。若心腎不交,可選黃連阿膠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可選杞菊地黃湯、鎮肝熄風湯;相火妄動,可選知柏地黃丸;肺腎陰虛可選百合固金湯、麥味地黃丸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