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陷阱
陷阱1:實習是為了學習專業技能,瑣碎工作不值得
專家支招:實習期間重在學習職場規則
大學生尋找實習的過程中,大一、大二時可以不必追求專業對口、職業定位;大三、大四時,要著重去找與心儀職業相關的實習。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理想的實習職位,一個非相關的實習也比沒有好——非專業實習同樣可以培養職場文化。但這並不是說實習越多越好,實習的前提是不影響學業的完成。在實習時,大學生要以主動、積極的心態去學習職場規矩,不要指望企業精心照顧自己。
實習重點並不在於該學什麼技能,而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於學習職場的規則——待人接物、這個行業和這個職業交流的方式——集中在職場文化與道德。這些在求職過程中非常重要,面試主要觀察的是畢業生的舉止和職場文化。並且,如果大學生的職場文化到位,就會縮短職場的磨合期,迅速提升上去。
陷阱2:實習時努力工作,爭取能留下來
專家支招:實習不要太功利
中智招聘部經理朱詩勃表示,很多學生在找實習工作時太過功利,實習前先要明確公司是否留人,如果公司表示不留人或者不確定,往往就會在態度和行動上懈怠很多,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其實,很多企業一直在暗中觀察,只要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表現突出都可以留下來,企業非常願意留用實習生。
陷阱3:到大公司實習,求職才能加分
專家支招:做什麼比在哪實習更重要
很多學生在找實習工作時傾向於找大公司,覺得在小公司實習學不到東西,並且未必能為將來的求職加分,但大公司開放的崗位畢竟有限。對此,朱詩勃表示,實習的內容是什麼比在哪裡實習更重要。招聘方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實習過程考察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如有些學生在暑期可能會到公司做電話促銷工作,電話促銷這一工作往往壓力較大,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很多學生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
針對這一經歷,招聘方會了解你在這份實習工作中堅持了多久,成功了幾個訂單。企業意在通過這些問題,考察和了解學生的抗壓力能力,溝通能力,毅力、耐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數據掃描
有實習經歷的畢業生月薪高於無實習經歷者
據調查研究顯示,近八成2009屆大學畢業生有實習經歷。 79%的“211”院校畢業生、76%的非“211”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在畢業前實習過,其中以與專業相關的實習為主,分別占47%、47%、 40%.但無論哪類院校,都仍有20%以上的畢業生沒有接受任何實習。
從薪資來看,有實習經歷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平均月薪高於無實習經歷者。“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分別為2961元、2433元、1988元;無實習經歷者則分別為2714元、2211元、1883元。
專家表示,有實習經歷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時表現較好,可能是由於其離校時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較高,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初始崗位的工作要求。麥可思研究顯示,各類院校有實習經歷較無實習經歷的畢業生離校時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高4個百分點,工作能力滿足度也高出2-3 個百分點。實習使大學生在工作經驗與能力上有了一定優勢,可以節約企業的培訓成本,自然容易被考慮優先錄用。
六成多學生實習工作並不與職業發展匹配
雖然4成多的學生實習與專業相關,但未必與職業發展相關。據前程無憂關於“實習工作是否和職業發展方向匹配”的調查顯示,64%的人表示“不匹配,先做著再說”;32%的人表示“匹配,就是為今後工作打基礎”,其餘4%的人表示“沒想過,走到哪是哪”。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選擇實習崗位時並不會考慮該實習工作是否和今後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相一致。
專家認為,實習經歷是大學生今後的求職砝碼,切忌把它視為形式主義。並且,大學生在離校踏入社會之前應儘早做好相應的職業規劃,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及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實習工作,因為這樣做不僅是為一張實習鑑定,更是為自身職業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