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德里紫藍寶石”,它是1857年印度兵變期間被士兵掠奪得到,並被一名叫W·菲里斯的騎兵上校帶到英國的。然而,寶石的新主人菲里斯來到英國後,就遭遇了連串噩運,他不但失去了所有金錢,並且還百病纏身。菲里斯的兒子繼承了這塊寶石後,也遭遇了同樣的噩運。菲里斯的一名家庭朋友將這塊寶石借去把玩了幾天,結果沒多久,他就自殺身亡了。 這塊價值連城的“德里紫藍寶石”頓時成了災禍的象徵,人們紛紛謠傳它遭到了“詛咒”,任何擁有它的人都會噩運纏身。1890年,英國科學家愛德華·海倫-艾倫得到了這塊寶石,成了它的新主人。愛德華本是一名律師和小提琴製作者,但後來卻成了一名科學家,對有孔蟲類、單細胞水上有機生物深有研究,愛德華還是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的朋友。
愛德華得到了這塊“德里紫藍寶石”後,也遭遇了一連串倒霉事。愛德華的兩個朋友曾向他借這塊寶石回家觀賞,結果一個朋友從此屢屢遭遇不幸事件;而另一個朋友則是一名歌手,自從她借回這塊寶石觀看後,她竟突然開始“失聲”,從此再也沒有唱過歌。
失而復得
儘管愛德華一開始並不相信什麼“魔咒”,但當他的朋友雙雙遭遇噩運後,愛德華終於一狠心,將這塊無價寶石扔進了倫敦攝政運河裡,可沒想到3個月後,這塊寶石又離奇地回到了他手中。原來一艘挖泥船從運河中撈到了這枚寶石,一名商人從船員那兒買下了它,並將它“物歸原主”還給了愛德華。
1904年,愛德華終於受夠了這枚“魔咒寶石”的陰影,將它寄給了自己的銀行管理人,要求銀行將它保管起來,直到他死都不要再被他看到。據稱愛德華當時說:“我感到它會對我新生的女兒帶來不利的影響。” 愛德華在1943年去世,去世前,他將自己的許多收藏品都捐給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愛德華最後在遺囑中將那枚“魔咒寶石”也捐給了自然歷史博物館。
讓博物館官員意想不到的是,愛德華竟然還在盒子中留下了一張警告性紙條,上面寫道:“這塊寶石顯然受到了詛咒,它上面沾染了鮮血,每個擁有它的人都會失去榮譽。無論誰打開這個盒子,都應該先閱讀一下這個警告,然後按自己的意願處理這塊寶石。我對他或她的建議是,他們應該立即將它扔進大海里。”
塵封多年
當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彼得·坦迪34年前整理博物館收藏品,偶然在塵封的寶石櫃中發現了這一“魔咒寶石”和愛德華的“警告信”後,他簡直驚呆了。雖然對寶石的“魔力”充滿懷疑,但坦迪和他的同事們仍然一致同意將這枚寶石繼續“塵封”下去,並且不要對外談論那些可笑的詛咒故事。
這枚被冷藏多年的“魔咒寶石”得以重見天日,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決定在公共礦石館重新開館之際,將“德里紫藍寶石”進行永久性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它的“詛咒故事”。
詛咒疑雲
“德里紫藍寶石”。它被鑲嵌在一枚銀戒指上,表面繪有文字及星相符號。英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對公眾開放“公共礦石長廊”。這塊寶石將成為其中的一件永久性展品,並附帶一張標籤說明其受過“三重詛咒”,會給它的主人帶來厄運。寶石之所以被冠上這一惡名,是因為其被發現時的情形頗為離奇。
34年前,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在整理存放礦石的柜子時無意中發現了這塊寶石。寶石被存放在層層相套的7個盒子內,邊上還附帶其最後一任主人愛德華·埃龍艾倫的一封信。信中寫道,任何想要打開盒子的人都必須先讀這封警告信。這塊石頭受到過三重詛咒,每一個擁有它的人都會遭受不幸。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愛德華生前曾受過法律教育,還學習過小提琴製作工藝。同時作為一名科學家,愛德華和博物館關係密切。其關於蟲類及單細胞水生物的研究曾被博物館視為這一領域重要研究成果。愛德華去世後,把這塊寶石捐獻給了英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對寶石受到詛咒一說,愛德華現年77歲的外孫艾弗·瓊斯說,他們家族對此深信不疑。“我媽媽決不會碰寶石,”瓊斯說,“她還建議我們也不要接觸它。” 博物館礦物學部門負責人艾倫·哈特說,受詛咒的說法賦予寶石文化色彩,從而能引起參觀者的關注。“人們總是把珍貴的石頭和各種各樣的傳說聯繫在一起,”艾倫說,“一名寶石主人所要做的就是把它描述為受詛咒或幸運,關於寶石的故事就這樣穿越歷史經由一個又一個人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