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民村

德民村

德民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位於義和鎮南5公里處,北距河王村0.5公里,南距薄家村1公里,西鄰霑化縣,東鄰七頃村。該村區域面積675畝,其中耕地面積580畝。2006年該村總戶數91戶,總人口302人,其中男性146人,女性156人。

基本信息

德民村地理位置

村莊概況

德民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位於義和鎮南5公里處,北距河王村0.5公里,南距薄家村1公里,西鄰霑化縣,東鄰七頃村。該村區域面積675畝,其中耕地面積580畝。2006年該村總戶數91戶,總人口302人,其中男性146人,女性156人。

歷史沿革

該村地處沿沾利河西2.5公里處,1953年3月成立互助組(東南旅),1954年3月9戶加入初級社,秋後全部加入初級社,1955年加入高級社,1958年劃分到下河人民公社,同年6月和薄家一個生產大隊,1966年6月成立革委會,1970年恢復生產大隊,1984年9月改成村委會。

生活變化

解放後,該村村民生活有很大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到2006年,該村有30%戶住上磚瓦房, 98%戶有電視機,30%戶有電冰櫃,60%戶用上洗衣機,有90%戶安裝了固定電話,60%的戶有手機,30%戶有機車,26%的戶有三輪車,轎車12輛,客貨車8輛,少量家庭購入電腦。

經濟概況

該村民眾收入來源於種地,2006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該村1987年通電,1996年通水,1994年通公路,2003年修村內公路,建文化大院。

文化教育

1986年該村創辦河王國小,學校占地面積 1800㎡,建築面積600㎡ ,校舍18間,設國小班5個。1987年將該村適齡學生轉至學校就讀,入學率達到100%。

社會事業

隨著農村經濟的較快發展,截至2006年,該村投資12萬元,建造了村文化大院,設有村委辦公室、會議室、活動室、圖書室、黨員電教室。
2007年實行合作醫療,建衛生所,備有常有藥品,王沿民任衛生員,“文革”時稱“赤腳醫生”2000年村里建造標準醫療衛生室,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8%。

計畫生育

上世紀60年代,國家開始提倡計畫生育。上世紀70年代起,計畫生育堅持“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實行結紮節育措施。自80年代起,在村民中進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宣傳教育,並嚴格貫徹落實計畫生育基本國策,積極採取措施,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長。1985年在村規民約中,特別列入計畫生育內容。1990年村成立計畫生育協會(補充協會工作情況、對獨生子女戶的獎勵補助措施)。截至2006年,該村取得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效果。2006年,該村育齡婦女38人,全年出生數2人,出生率占該村人口的0.7%,獨生子女領證率100%。年死亡數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相等。

養老保險

1992年開始實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到2006年,該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28人,占村人口的11%,參加其他保險15人,占村人口5%。自2003年起,村民就醫實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達到98%。重殘貧困戶2戶,每年救濟2000元;70歲以上老人13人,每人年補助金額360元,6個最低生活保障戶,2戶安居工程。

村政歷史

1953年3月,德民村成立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4年8月,德民村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5年3月,德民村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
1958年9月高級農業合作社改為生產大隊,設2個生產隊。
1984年7月 恢復鄉村建制,德民生產大隊改為村。
1984年8月,德民村村民委員會成立。
2006年3月,德民村被區政府命名為先進文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