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14年11月,德國在青島的地位被日本取代,最初由德國駐濟南領事館兼理在青島的德僑事務,至1926年12月才正式獲準建立駐青島領事署,最初在廣西路3號,後遷至威廉路(Wilhelm Strasse,今青島路)現址,二戰時期曾為青島惟一的外國領事館。
1945年領事館被日本當局取消,這座建築物恢復為住宅。1947年,孔子第75代孫,時任青島實業銀行總經理和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孔祥勉(孔祥熙之弟)購入,供自己和家人居住,稱為“南園”。1986年,孔祥勉之女、山東大學教授孔令仁轉贈與政府,闢為南園孔子紀念館。
建築
該建築融合了德國青年派與新文藝復興式風格,其主體為兩層,並帶有閣樓與地下室。沿路立面採用了大面積山牆的形式,窗戶採用長條形,在滿足功能的同時也襯顯了建築的高度。由於建築位於兩條道路的交叉口位置,在西南角設定了當時流行的上覆雙層圓頂的八角形塔樓,摺疊的尖屋頂為墨綠色,與米黃色的牆面形成了鮮明對比。其主入口設於這個拐角的凹入部位,裝飾有大塊的花崗岩粗石。建築立面顯現出青島住宅建築1905年後的含有少量裝飾、建築形體簡化和輪廓清晰的特點。
作為別墅時,建築進門為寬敞的迎客廳,客廳、交誼廳、餐廳等房間均設於一樓,並均分布在向陽的南面,北側通過木製樓梯到達二樓,其布局與一樓相似,主要房間應作為主人和家人的臥室。現一樓的原客廳被闢為展室,用於陳列孔子畫像以及相關的著作、文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