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德國文化的基本面貌究竟是什麼樣?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何在?系統地認識德國文化的現狀、追溯這種現狀的來龍去脈,已經成了我國國際關係事務中的一個熱點。本書力圖揭示德國文化的歷史成因、展示德國文化的顯著特點,對德國當代文化作了較為系統的梳理,期待有助於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德國,有助於認識色彩斑斕的德國文化,促進中德之間的文化交流。
作者簡介
李伯傑,雲南昆明人,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德國早期浪漫派文學和德國文化史研究。著有《德國文化史》,發表關於德國浪漫派和德國文化史的學術論文數十篇,譯有美學、文學理論、文化理論等方面的學術著作近百萬字。曾在《讀書》開設“德國文化史隨筆”專欄,現為“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目錄
德國文化研究 1
緒論 8
第一章 “身處歐洲中央”:影響德國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地理條件 14
引言:“身處歐洲中央” 14
第一節 破碎而開放的空間 15
1. 碎片化的自然地理 15
2.沒有天然邊界的空間 16
第二節 “不合時宜的大塊頭” 18
1.“力量均衡”與弱勢中心 18
2. 弱勢中心的“大塊頭” 18
第三節 “中部位置”的後果 23
第四節 “中間位置”對於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影響 24
結語 25
第二章 “遲到的民族”:歷史的負擔 27
引言 27
第一節 輝煌的開端 27
1.德國歷史的基本走勢 27
2. 德國歷史的開端 28
3.“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29
4.大有大的難處 32
第二節 近代以來的步履蹣跚 34
1.“打滿補丁的地毯” 34
2. 普魯士的崛起、德國的統一及其遺留問題 35
第三節 自由與統一之不可兼得 35
結語 39
第三章 德國歷史的幾個特點及其對德國文化的影響 40
引言 40
第一節 “與眾不同”的幾個表征 40
1.“何處是德國?” 40
2.衰而不亡 42
3.邊緣和中心、“外地” 的分量 44
第二節 屈夫霍伊塞的巴巴羅薩紀念碑或德國歷史的悲情性 51
1.“屈夫霍伊塞的傳說” 51
2.巴巴羅薩沉睡的啟示 53
3. 帕齊法爾的單純與德意志的苦難 55
結語 57
第四章 “詩人的民族”:語言文學在德意志民族意識建構中的作用 59
引言 59
第一節 “文化民族” 59
第二節 “詩人的民族” 61
1. 獎牌的背面 61
2. “語言民族”與“文化民族” 62
第三節 德語與德意志民族 64
1. 馬丁·路德的《聖經》譯事與德意志的共同語言 64
2. 文學與德意志民族意識 65
3. 文化的碎片化與文學的紐帶作用 67
第四節 “讀書做官”及“文化修養” 68
1. 德國版的“讀書做官論” 68
2. “文化修養” 69
第五節 小城魏瑪 70
結語 72
題外話:魏瑪的悖論 73
第五章 “一個麻煩的祖國” 76
引言 76
第一節 “您愛德國嗎?” 77
1.“我是誰?”與熱愛自畫像的民族 77
2.認同缺失與尋找認同 78
第二節 艱難的德國認同之路 80
1.“老民族”與“新民族” 80
2. 德意志民族認同危機的產生及民族認同建構的過程 81
3. 第二帝國的嘗試 83
4. 不幸的魏瑪 86
5. 傳統的斷裂與認同缺失 88
6. “文化民族” 89
7. 迴避歷史問題與國家認同 90
8. 戰後尋找認同的努力 91
9. 民主德國與民族認同問題 92
第三節 二戰後的認同問題 94
1. 國家/民族認同缺失的後果 94
2. 自相矛盾的民族認同 95
3. 多元文化中的探索 95
結語 97
第六章 德國文化的符號 99
引言 99
第一節 德國符號 99
1.國家符號 99
2.德國符號 100
第二節 國旗上的顏色 101
1. 黑-紅-金三色的緣起 101
2. 黑-紅-金旗第一次升起 104
3. 旗幟之爭:黑-白-紅vs黑-紅-金 107
4. 旗幟之爭:黑-紅-金二度升起 107
5. 第二次旗幟之爭:黑-紅-金三色旗再度升起 110
第三節 坎坷的國歌之路 112
1. 德國國歌的尷尬 112
2. “德國人之歌”的坎坷國歌之路 118
3.歌詞的段落之爭 126
4.《德國人之歌》分析 130
結語 133
第七章 安全感缺乏症 135
引言 135
第一節 “德國人的恐懼” 136
1. 表現形式 136
2. 老外看“德國人的恐懼” 138
3. 德國人看待“德國人的恐懼” 141
4. 棄核之爭 145
第二節 “German Angst”產生的歷史原因 147
1. 關於恐懼 147
2. 聰明的愛爾莎 148
3. 悲情歷史與“德國人的恐懼” 150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創傷 154
4.1 二戰後德意志民族精神創傷的症狀 154
第三節 德國人的對策 160
1. 二戰後“德國人的恐懼”的發展軌跡 160
2. 關於“德國人的恐懼”的研究狀況 162
3. 規避不確定性:尋求安全感 165
4. 如何擺脫恐懼 171
結語 174
第八章 紅酒、燭光和鳴鹿:德國文化中的“安逸/愜意” 176
引言 176
第一節 什麼是“安逸/愜意”? 177
第二節 什麼是德國式的“安逸/愜意”? 179
1. 德國式的“安逸/愜意” 179
2.“安逸/愜意”發生的空間及其中的器物 182
3. “安逸/愜意”發生的時間 183
4. “安逸/愜意”場合中的人 184
第三節 “安逸/愜意”何以被視為德國文化特有的現象? 185
1.市民階級的“退卻” 185
2.內在化與“安逸/愜意” 186
3. 德國“安逸/愜意”文化的四次復興 188
結語 189
第九章 在那密密的森林裡 192
引言 192
第一節 森林之於德國人 193
1. 德意志民族的森林情結 193
2. 德意志民族森林文化的淵源 195
第二節 森林的商業化和神聖化 197
1.森林的商業化及無害化 197
2. 社會大轉型與森林的神聖化 201
第三節 森林崇拜為何產生於德國 212
第四節 橡樹與菩提樹 215
1.橡樹 215
2.菩提樹 218
3.橡樹與菩提樹 220
第五節 森林崇拜在當代德國 221
結語 223
參考文獻 225
[中文部分] 225
[德文部分] 225
[英文部分] 228
[網際網路站] 228
[工具書及工具書網站] 229
叢書信息
中華學人叢書 (共21冊),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學術之近代命運》,《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陽明學士人社群》,《變局與抉擇》,《吳天墀文史存稿(增補本)》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