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段麗傑編著的本書採用了語言學會話分析的研究方法,觀察會話參與者在互動過程中的語言運用,力圖再現話輪
的語義語法,尤其是交際語用等特徵。我們在分析時本著動態的研究觀,將表述放置於會話的互動進程,力圖揭示包括提問之間、回答之間以及問答之間的關聯性與規律性,將各種交際特徵以基本的會話策略模式展現出來,並總結為相應的結構模式與表述模式的概念。
作者簡介
段麗傑,女,1977年出生,博士。2008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曾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德國國家交流中心(DAAD)全額獎學金資助,在德語語言研究所(IDS)研修。現就職於西安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跨文化研究。曾發表《口語交際書面化的轉寫橋樑》、《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文化符號的跨文化性研究》、《德國語言學會話分析研究綜述》、《新聞發布會的話語構建模式》、《多維視角下的寬容概念》等學術論文。
圖書目錄
0.前言
0.1 選題緣起
0.2 理論基礎概述
0.3 研究主題簡介
0.4 本書結構一覽
1.理論框架介紹
1.1 會話分析的定位
1.2 關於會話分析
1.2.1 會話分析的研究對象
1.2.2 會話分析的起源
1.2.3 會話分析主要方法論之異同
1.2.3.1 對話分析
1.2.3.2 話語分析
1.2.3.3 民族方法學(淵源的)會話分析
1.2.4 研究現狀概述
1.3 會話修辭研究
1.4 本章小節
2.課題研究進程概述
2.0 大眾傳媒視角下的新聞發布會之交際特徵
2.1 工作方法與步驟
2.2 語料介紹
2.3 關於轉寫
2.4 主題與目的
2.4.1 基本的會話策略模式
2.4.2 不同背景下的交際方式
2.4.3 個案中的共性與特性
2.5 學術創新意義
2.6 本章小結
3.修辭進程比較分析——AL集團和DR銀行案例
3.1 總述
3.2 問答環節的交際背景
3.3 AL集團的問答環節
3.3.1 提問的結構劃分
3.3.2 提問部分的語言特徵
3.3.3 回答的結構劃分
3.3.4 回答部分的語言特徵
3.3.4.1 回答1—針對壓力主題
3.3.4.2 回答2—成本收益率主題
3.3.5 再次提問階段的問答
3.4 DR銀行
3.4.1 JM提問的結構
3.4.2 問題的語言資源
3.4.2.1 準備階段的第一步——揚抑對比
3.4.2.2 對疑問的檢驗擴展
3.4.2.3 提出問題
3.4.3 HW回答的結構
3.4.4 回答的策略性資源
3.4.4.1 確立基本規則
3.4.4.2 遵循基本規則的目標
3.4.4.3 第一次擴展—有利條件
3.4.4.4 第二次擴展—發展的保障因素
3.4.4.5 HW的結論
3.5 比較結論
3.6 本章小結
4.會話策略模式探析
4.1 總述
4.2 總體交際特徵
4.2.1 問答環節的定位和特徵
4.2.2 提問的總體特徵
4.2.3 回答的總體特徵
4.3 問題的結構模式
4.3.1 結構模式總述
4.3.2 問題的層遞特徵
4.3.3 常用的結構模式
4.3.3.1 引入過程
4.3.3.2 擴展過程的結構模式
4.4 回答的結構模式
4.4.1 結構模式總述
4.4.2 回答的引入過程
4.4.3 擴展過程的常用模式
4.5 問題的表述模式
4.5.1 問題的開放性與封閉性
4.5.2 問題的語法特徵
4.5.2.1 常用句式
4.5.2.2 其他提問方式
4.5.2.3 辭彙選擇
4.5.3 信息的選擇和加工
4.5.3.1 信息的類型
4.5.3.2 不同類型信息的加工和展現
4.6 回答的表述模式
4.6.1 對於積極信息的處理
4.6.2 對於消極信息的處理
4.6.2.1 迴避批判視角
4.6.2.2 重新定義問題
4.6.2.3 使問題普遍化
4.6.2.4 使問題複雜化
4.6.2.5 正面回應批判視角
4.7 本章小結
5.個案分析
5.1 總述
5.2 問答環節的交際背景
5.3 案例T-6a-2-1(2006年度半年問答環節單元2)
5.3.1 問答整體進程
5.3.2 結構模式的展現
5.3.3 表述模式的展現
5.4 案例T-6b-2-1(2006年度發布會問答環節單元2)
5.4.1 問答整體進程
5.4.2 結構模式的展現
5.4.3 表述模式的展現
5.5 案例T-6c(2007年度半年問答環節)
5.5.1 問答環節的整體進程
5.5.2 問題的表述特徵
5.5.3 回答的表述特徵
5.6 本章小結
6.結束語
6.1 研究結論
6.2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GAT轉寫規則總覽
附錄2:語料一覽表
附錄3:圖表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