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山東大學,實驗室是作為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的一個子項目,由世界銀行貸款120萬美元,國內配套362萬元人民幣投資建設的。1995年11月通過國家驗收,並開始正式運行和對外開放。

簡介

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利用世界銀行重點學科發展項目貸款,由世界銀行貸款120萬美元,國內配套362萬人民幣投資建設,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11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命名為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運行和對外開放。2001、2006年先後兩次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評估,成績良好。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教授,實驗室主任為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曲音波教授。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被譽為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主流。微生物技術作為其中的主要分支,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先導,在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糧食危機、生態破壞等嚴峻挑戰方面,微生物技術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研究方向

微生物技術國家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微生物資源及其套用基礎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資源的蒐集、整理、系統鑑定及利用系統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代謝調控機制、以及群落形成行為等,為微生物菌株的分子生物技術改造提供理論基礎;

2、資源開發及轉化微生物技術,主要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特別是木質纖維素資源的微生物轉化和利用技術、環境的微生物降解及及其轉化、難開採礦產資源及海洋微生物資源的開發等;

3、微生物及其酶的分子生物學和代謝工程改造,主要是通過對微生物和酶的分子生物學及代謝工程改造來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的生物基化學品、生物技術食品和生物技術藥物等。

組織機構

實驗室目前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和知識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能夠承擔國家大型科研項目的中青年學術骨幹隊伍。現有教授32人(含博導20人),副教授12人,研究人員中92%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海外博士學位,5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長江學者”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1人,6人進入教育部新(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教育部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人並評為山東省拔尖人才。實驗室利用微生物學“泰山學者”崗位,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崗位和實驗室設立的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積極引進急需的青年傑出人才,取得良好效果。實驗室將始終圍繞國家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引進和培養高水平人才,保持研究隊伍的活力。立足創新的基礎研究,加快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爭取在科研方面實現重大的突破。

科研成果

近年來,實驗室承擔了大量國家級科研課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近30項,同時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進展,推動了我國微生物技術研究工作的發展,成為國內微生物技術基礎研究、套用開發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