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血管外科學

微創血管外科學

《微創血管外科學》是2011年5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鏞。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微創血管外

科學

作 者:楊鏞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5月1日

ISBN: 9787030308665

開本: 16開

定價: 138.00元

內容簡介

這是國內第一部系統、全面介紹血管外科學微創理論與微創技術的學術專著,主要由血管外科專家和介入醫學專家編撰而成。通過總結微創理論的精華和結合臨床微創技術的實踐,闡述了微創血管外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方法。全書以我國血管外科常見疾病為主,重點介紹有關的微創知識、病因、病理、診斷、微創處理方法以及尚待解決的問題與展望。

《微創血管外科學》分為微創理論和微創治療上、下兩篇共三十五章,黑白和彩色插圖共240餘幅,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供臨床醫生、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閱讀與參考。《微創血管外科學》由楊鏞、王深明、徐克等主編。

作者簡介

汪忠鎬(1937-),浙江籍,1961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是我國血管外科學重要創始人之一,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終身名譽主任委員、國際血管外科學會副主席、國際脈管學會副主席、國際血管聯盟顧問和前副主席、美國和印度血管外科學會名譽會員、前亞洲血管外科學會主席、《國際脈管雜誌》副主編、國際布加綜合徵學會創始主席,是我國血管外科傑出帶頭人。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忠鎬院士於20世紀60年代自行研製的用於封堵食管瘺、腸瘺、膀胱瘺的球囊導管,以及此後改為球囊取栓導管的原創性研究和在動、靜脈系統中的成功套用為其走向血管外科奠定了基礎。他在布一加綜合徵、大動脈炎、頸動脈瘤、血管腔內治療和人工血管生物化方面做了開創性的工作,尤其是在1989年就做出了自骨髓到血管內皮細胞的轉化。在國內首先開展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腦缺血以及血管重建術治療糖尿病肢體缺血等研究工作。汪忠鎬院士於1987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等國外60多所大學做特邀報告。發表論文400餘篇,主編專著13部,參編專著70餘部,1996年在《Current Problemin Surgery》雜誌發表論著《Budd-Chiari Syndrome》,1995年為國際權威Victor教授的《下腔靜脈縮窄》一書作序言。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部級科技進步獎等12項,國家專利12項。自1984年開始,主辦國際會議14次。1988年開始應邀國際會診,其中6次任主刀。於1996年、1998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別獲得國際脈管學院、國際血管聯盟、國際布一加綜合徵學會和印度總統頒發的研究成就獎、功勳獎、終身成就獎以及為發展血管外科事業和亞洲血管學會而獲得的成就獎;2007年獲吳階平醫學獎和中華醫學雜誌90周年紀念金筆獎,2010年獲外科學分會傑出貢獻獎。

楊鏞(1965-),雲南籍,博士、博士後,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8年畢業於昆明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血管外科學博士,師從於時德教授;中國醫科大學血管外科學博士後,師從於段志泉教授;2005年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到昆明工作至今。系雲南省第十一批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雲南省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昆明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主要從事周圍血管病的微創治療和幹細胞治療及其相關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現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實驗外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血管外科與組織工程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幹細胞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雲南省醫院協會血管醫學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雲南省醫學會外科分會常委、雲南省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委員以及雲南省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等職。兼任《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誌》及《中國血管外科雜誌》等雜誌編委。承擔著國家級、省級及廳級的4項科研課題,獲省級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廳級科技進步獎2項,副主編及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等出版的《實用組織間植入內放射治療惡性腫瘤學》、《動脈瘤》、《現代實用靜脈外科學》、《血細胞分離機原理與臨床套用》以及《下肢血管外科》等相關血管外科學論著7部,在《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實驗外科雜誌》等核心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在第二屆血管醫學發展與管理論壇暨第一屆全國重症肢體缺血血流重建的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方法會議上獲“最具學術影響力與組織能力個人優秀獎”。

王深明(1953-),廣東籍,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申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血管甲狀腺外科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廣東省血管外科疾病科研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局會診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89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系國際脈管學會委員、國際外科學會委員、國際內分泌外科學會委員、美國外科醫師學院委員、亞洲血管外科學會委員、亞洲內分泌外科學會委員等多個國際學術組織委員。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學分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醫院醫療保險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醫療質量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院管理雜誌理事會副理事長等職,廣東省、廣州市保健辦會診專家。擔任《中華普通外科文獻(電子版)》主編、《中國血管外科雜誌(電子版)》主編、《中華醫學雜誌》副總編輯、《中華實驗外科雜誌》副總編輯、《中國實用外科雜誌》副主編、《中華普通外科雜誌》副主編、《中華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以及多個核心醫學期刊申的常務編委和編委。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7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倫20多篇,SCI收錄34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20篇),主持國家863重大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主編專著6部,參編專著30部,主編或參編2007年全國統編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獲教育部、中華醫學會等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多項和發明專利3項。2007年獲廣東省第九屆丁穎科技獎。主編《甲狀腺外科學》、《外科大查房一一病例選案》、《漢英醫學詞典》、《漢德醫學詞典》、《漢日醫學詞典》、《血管淋巴管外科學》六部專著,主譯《周圍血管外科學》和《血管外科手術圖譜》

徐克(1954-),遼寧籍,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中國醫科大學影像研究所所長、遼寧省介入治療與器材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2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1991年畢業於日本浜松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遼寧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擔任中華放射學會全國副主任委員、中華放射學會常務委員、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影像學教育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癌症基金會介入診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介入醫學會主任委員、遼寧省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等多項學術職務,《中華放射學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以及《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誌》副主編。1983年開始從事肝膽與血管疾病介入治療的臨床套用研究,取得了多項創造性成果。獲得國家專利2項。共主編專著3部,主譯著作1部,參編專著7部;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200餘篇;承擔並完成了國家“九五”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等20餘項科研課題。部分課題多次獲得國家等各級部門獎勵,其中《靜脈系統梗阻——高壓性疾病(VOH)綜合性介入治療的套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布-加綜合徵及其介入治療新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靜脈狹窄-梗阻性病變綜合性介入治療的套用研究》獲中華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圖書目錄

上篇 微創理論

第一章 微創理論概論

第二章 血管生物學

第一節 外科分子生物學

第二節 細胞信號傳導途徑

第三節 血管內皮細胞

第四節 Tip內皮細胞生成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第五節 血管平滑肌細胞

第六節 血管內膜過度增生分子生物學機制

第七節 動脈粥樣硬化

第八節 血管幹細胞生物學

第九節 細胞凋亡與動脈瘤形成的關係

第十節 吸菸與腦血管動脈瘤的關係

第十一節 Ⅲ型膠原的降解與動脈瘤形成的關係

第十二節 肉芽組織生長與再生相關基因

第十三節 下肢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療

第三章 血管藥理學

第一節 血管藥理學調控機制

第二節 周圍血管疾病治療常用藥物

第四章血管介入放射學

第一節 放射學介入技術

第二節 血管腔內介入技術

第三節 血管外科微創治療與介入技術

第五章 物理醫學與微創血管外科的發展

第一節 雷射技術在血管外科的運用

第二節 射頻消融技術在血管外科的運用

第三節 動力旋切技術在血管外科的運用

第四節 梯度壓力在血管外科的運用

第五節 相關微創技術在血管外科的運用

第六章 自體幹細胞移植術

下篇 微創治療

第七章 微創治療概論

第一節 手術是外科醫生的傳統特徵

第二節 微創技術是現代外科醫生的標誌

第三節 血管疾病的複雜性及其微創治療的策略

第八章 血管解剖學

第一節 頸部血管解剖

第二節 胸部血管解剖

第三節 脊髓血管解剖

第四節 腹部血管解剖

第五節 髂部血管解剖

第六節 下肢血管解剖

第七節 上肢血管解剖

第九章 血管檢查學

第一節 理學檢查

第二節 生化檢查

第十章 微創血管外科護理

第一節 一般護理

第二節 特殊護理

第三節 血管疾病用藥護理

第十一章 微創血管手術麻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麻醉前準備與用藥

第三節 臨床麻醉方法

第四節 常見手術的麻醉

第五節 合併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麻醉處理

第六節 老年病人的麻醉

第七節 麻醉中併發症的防治

第十二章 重要臟器功能監護

第一節 重症醫學概論

第二節 危重病人監護

第十三章 頸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十四章 頸動脈假性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十五章 頸動脈狹窄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十六章 胸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十七章 主動脈壁間血腫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併發症的處理

第五節 問題與展望

第十八章 腎動脈閉塞性疾病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十九章 腹主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術前評估

第三節 術前準備

第四節 手術操作步驟

第五節 注意事項

第六節 術後處理

第七節 併發症的防治

第八節 療效評估

第九節 展望

第二十章 髂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一章髂動脈狹窄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二章股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三章 股胭動脈狹窄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四章 胭動脈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五章 膝下小動脈狹窄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LEAD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第二節 PAD的臨床診斷

第三節 PAD的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六章 肺動脈栓塞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併發症的處理

第五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七章 下肢大隱靜脈曲張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併發症的處理

第五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八章 下肢靜脈性皮膚潰瘍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九章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併發症的處理

第五節 問題與展望

第三十章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三十一章 動靜脈瘺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三十二章 肝血管瘤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節 併發症的處理

第五節 問題與展望

第三十三章 布-加綜合徵的微創治療

第一節 病因和病理

第二節 布-加綜合徵的臨床表現

第三節 布-加綜合徵的微創治療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三十四章 自體幹細胞移植微創術重建缺血肢體血流

第一節 幹細胞基礎知識

第二節 臨床套用

第三節 幹細胞移植技術套用的未來趨勢和發展

第三十五章 無創治療

第一節 人工肌泵無創治療

第二節 高壓氧在血管外科的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