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背景
出現了Blog之後,微內容當然有了更多豐富的含義。現在人們通常談論的微內容,會比Jacob 的早期定義更“大”一些,這和人們發現細菌,然後發現再發現病毒的順序正好相反, :)
在傳播學中,還有”巨內容“與之相對應,指的是大製作、重要內容等。
網路傳播格局下,先進的傳播技術帶給客群一個新的媒介環境,這種環境的標誌是大量“|微內容”的存在和興起。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微內容就存在,但那時只是作為私內容而存在。私內容是指隸屬於個人空間的信息內容,沒有向大眾傳播的目的,也不具備傳播的條件和渠道。讓這些私內容真正進入公共話語空間的是網際網路所具有的的互聯互通、海量存儲和相關連結等功能,加之google、百科等有效的搜尋聚合工具,一下子把這種原本微不足道的離散的價值聚攏起來,形成一種強大的話語力量和豐富的價值表達。
joiito談技術趨勢
joi ito在他的文章 Thoughts on micro-content, metadata and trends 中談到了對於微內容、元數據和技術趨勢的一些想法,可以參考。
他談到的技術趨勢如下:
1)關聯文本將取代(單向)內容(Context instead of content )
通過商業化手段製作的內容產品將被動態的或關聯文本所取代。joi ito舉了CD、Karaoke和移動簡訊的對比。CD是完全單向的內容服務,Karaoke則具有互動性,你參與了內容的產生過程,而手機簡訊則完全由你來創建內容。CD是完全著作權保護,Karaoke則是部分著作權保護,而手機簡訊則幾乎沒有著作權保護。由手機簡訊所代表的微文本與傳統的商業化的內容產品比較越來越收到歡迎。
2)網路化的消費電子產品對於傳統PC機的依賴越來越小(Networked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s will make PCs less relevant )
越來越多的消費電子產品可以直接連線到網際網路上進行內容的交換,而無須依賴於傳統的PC機。
3)微內容和元數據的新的開放標準(New open standards for micro-content and metadata)
用於創建、發布、同步、瀏覽、聽取微內容的開放標準正在全面展開,這些標準隨著weblog的廣泛套用而流行起來,而且這些標準會逐漸支持各種消費電子產品,用於對微內容的發布和瀏覽。
4)多媒體(Multimedia )
隨著寬頻的廣泛套用以及計算機性能的提高,基於文本的微內容和元數據將逐漸擴展到多媒體的微內容和元數據,而如何從圖片和語音中提取元數據變得非常重要。
關鍵技術
他談到的關鍵技術包括:
1)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對於個人身份識別的建立和管理。
2)基於朋友和信任的網路的建立和管理。
3)對於元數據的搜尋,建立元數據的關聯文本。
4)為微內容的發布和瀏覽提供設計和接口。
5)內容串聯的標準和技術。
6)支持位置信息和移動性的網路結構
7)隨著微內容的增大,支持移動和共享微內容的技術。
8)能夠與微內容和現實世界(如照片列印、購買物品、與人聯繫等)進行互動的Web服務。
前沿套用
他提到的前沿套用包括:
語音BLOG (Audblog), 支持位置信息的移動圖片BLOG (Tokyo Tidbits), 網頁中的個人及朋友信息 (FOAF), 允許微內容聚合和共享的機器可讀的版權資訊 (Creative Commons), 嵌入BLOGGING工具的Amazon圖書信息和成員信息 ( TypePad ), E-mail和微內容串聯信息的會聚 (Newsgator), 基於關聯文本的微內容搜尋 (Technor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