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循環呼吸(Circular Breathing)
向吹奏樂器的吹口中送氣,為了氣流不間斷,並且不因呼吸打斷一組音符的連貫性,樂手通過鼻子呼吸。
呼吸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通過吸進空氣,呼出二氧化碳氣體。在民族樂器中,笙,由於它的樂器構造,使得呼時發出聲音,吸時也發出聲音。所以,感覺笙是最為理想的樂器。
聆聽管樂音樂會時會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演奏者在處理音樂分句、分段、大連線和華彩長句時,經常出現縫隙間隔和不應有的休止,造成分割樂句,影響音樂形象,達不到理想的藝術效果,平添幾分粗糙。並且往往由於頻繁換氣造成技術動作變形,神經緊張失控。因此,氣息短几乎是所有管樂器演奏的一大障礙。每當此時,專家們必然針對性地提出循環換氣技法來……
循環換氣是一項高難度技巧,它是指演奏者在吹奏的過程中,用鼻子迅速地吸氣,而在鼻子迅速吸氣的同時,將口腔中保留的餘氣擠出,以達到演奏者吹出的氣流在吸氣時不中斷的目的。在竹笛、長笛、嗩吶、薩克司等吹管樂器上,均可以使用這一技巧。
來源
最早的循環呼吸來自中國,當時陝西的嗩吶吹手都喜歡用嘴含一口氣,然後通過鼓腮把氣擠入吹口,同時吸入空氣,保證了吹奏的時候音樂連貫,就像弦樂器一樣。
十九世紀末,約翰·施特勞斯先生在一次演講中曾經開玩笑地說,他想發明一種鼓氣裝置,在人需要呼吸的時候,就用腳踩動裝置,把氣鼓入樂器,使音樂不斷,就像弦樂一樣,但是一直也沒能夠實現。
後來,美國演奏家首先發現了中國的循環呼吸法,並開發到了管樂中去。
在我國,循環呼吸最常見於嗩吶的吹奏上。民族樂器中的嗩吶,因為音量的優勢,在民間樂隊中傲然屹立,甚至蓋過了樂耳的竹笛。個人妄自猜測,嗩吶的如此重要地位,使得它有可能時刻注意自己的位置,儘可能地使樂音連綿不斷。於是,就有了循環呼吸技巧的出現……
據說,循環換氣技法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古埃及和古希臘吹奏奧洛斯的笛手,中國古代的嗩吶以及馬來西亞早期Scrunai管的演奏者也都採用這種技法。在歐洲,從巴洛克時期以後,長笛受到亨德爾、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們的格外青睞,創作了數量眾多的作品,都對呼吸與分句的要求特別嚴格。捷克長笛家安托寧•馬赫在本世紀50年代末掌握了此項技法,能夠一口氣吹完巴赫的《阿列曼德舞曲》,70年代末澳大利亞長笛教師茲德尼克•布魯德漢斯能夠運用這種技法熟練地演奏《野蜂飛舞》和帕格尼尼的《無窮動》,他能把鏇律中幾千個音符全都不間斷地吹奏下來。
我們了解循環呼吸這一術語是通過趙松庭的《笛藝春秋》一書了解的,即把嗩吶“鼻吸、口吐”同時進行循環換氣的技巧,移植到吹奏笛子上去。
主要演奏家
在黑管方面,羅伯特·斯普林是著名的循環呼吸高手。還有我國的李昌雲先生知難而進,成為了開發中國黑管循環呼吸的第一人。
肯尼基先生在21世紀初到中國進行過幾場演出,當時大家驚嘆肯尼基吹薩克斯一分鐘不換氣,但其實他用了循環呼吸。
分類
循環換氣法有三種,第一種為長音循環換氣,第二種為鏇律循環換氣,第三種為雙吐循環換氣。浙江藝術學校王彥老師受長音循環換氣技巧的啟發而創造的吐音循環換氣得到趙老讚賞,即在快速的雙吐進行中循環換氣。而要學習吐音循環換氣技巧,必須先掌握了長音循環換氣技巧,以及紮實的吐音基本功,即吐音的力度、速度和清晰度都要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學習吐音循環換氣技巧的要領是:換氣拍位只能在“吐補吐苦”的“補”字音,而非其它任何音。而且在實際吹奏中這個“補”字是不能發出聲來的,只是以發出這個字(虛音)所形成的口形來使嘴唇及兩腮收縮緊逼而縮小風門。這時的風門比起用氣管里的氣吹奏要來得小。同時要想取得實際效果,還必須具有很足的口勁……
還有一種雙吐循環換氣技巧與王彥老師的吐音循環換氣類似,是近十幾年來一些演奏家發展運用的。有兩種吹奏方法。
第一種是前音換氣法,就是在“吐庫”的第一個吐字的位置上換氣。在換氣時那個吐字發音,應變成“普”字發音。“普”音是利用下頜的蓄存氣,壓沖而出,使雙唇碰開之音。在此“普”字沖發的同時,鼻子吸氣並很快轉換,接上正常的吹奏,使笛音不停不斷。第二種是後音換氣法,就是在“吐庫”的“庫”字音的位置上來換氣。其方法同第一種一樣,只不過“庫”字音要變成由下頜壓沖而出的“虎”字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