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谷

御谷

御谷(Pennisetum glaucum),又名蠟燭稗、珍珠粟。主要分布於南亞和非洲的穀物。原產非洲,史前傳到南亞,魏晉時傳入中國。御谷本身起源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西的地區,後來先傳到非洲南部,再傳到南亞地區。印度早在二千年前就已有栽種御谷的紀錄。隨著新航路開通帶動了國際貿易,御谷先於1850年代傳入美國,在1960年代傳入巴西。

基本信息

簡介

科名:禾本科
類:狼尾草
御谷御谷

形態特徵

一年生,鬚根發達,稈直立,常單生,高達2.0米,花序以下密生柔毛。葉片扁平,長20~90厘米,寬2~5厘米,兩面稍粗糙,邊緣具細刺。圓錐花序緊密,長40~50厘米,主軸粗壯,硬直。穎果近球形或梨形,成熟時膨大外露,千粒重6~12克。

生長特性

御谷喜溫暖濕潤氣候。在日平均氣溫達15℃時開始生長,當氣溫達20℃以上時,生長加快。10℃以下生長受阻,5℃以下停止生長,低於0℃時間稍長則會被凍死。 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種植。最適沙質土,以土層肥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為佳。耐旱、抗倒伏,對氮肥特別敏感,增施氮肥後產草量和品質明顯提高。再生能力強,生長迅速,每年可多次刈割,在生長期,無明顯的病蟲害發生。 在適宜的水分和溫度條件下,播種後3~4天即可出苗。幼苗生長緩慢,苗期較長,待溫度升高到30℃以上生長迅速。生育期變化較大,早熟種60~95天,中熟種100~130天,晚熟種130~180天。

適宜區域

全國各地均可種植。

品種介紹

(一)寧牧26-2育成品種。株型較緊湊,稈直立,叢生,分櫱12~15個,株高320厘米左右。鮮草產量高,但略低於雜交狼尾草。莖稈具甜味,多汁,適口性好。適宜於長江流域及其類似氣候區域種植。
(二)寧雜3號育成品種。糧飼兼用型。植株高大,高約300厘米,主莖有葉20多片。穗狀花序呈蠟燭狀,每穗生籽粒約3000多粒,千粒重7克。莖葉產量高,一般鮮草產量120~135噸/公頃。適宜於長江流域廣大區域種植。
(三)寧雜4號育成品種。株高約250厘米。平均分櫱13個,最高達20個,成穗莖4~6個。每穗有籽粒3400粒,千粒重6克,可食用。可多次刈割,年產鮮草135~150噸/公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