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求醫到求己:中醫養生攻略

從求醫到求己:中醫養生攻略

《從求醫到求己:中醫養生攻略》是東方出版社2007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志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從求醫到求己:中醫養生攻略 從求醫到求己:中醫養生攻略
這是一本集數千年之養生法寶,方法簡單卻效果稱奇的健康枕邊書。
不生病的鑰匙就在你的手中,走出養生誤區,學會真正的養生知識。
人與自然、機體與情志、陰與陽、虛與實的和諧理論。
●各種養生方法都應以保護和強壯正氣為基礎。堅持了這個原則,就能達到預防疾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古往今來的實踐證明,真正的抗衰老,並不在於套用補品,而在於清理疏通,尤其是溫通陽氣(溫則通,涼則凝),使得氣機暢達,周身血脈通暢,體內垃圾毒素沒有生存生長的環境,這樣,才能保護精力旺盛,長久不衰。
●身體底子薄的人,永遠都不能和那些體質壯的人相比,如果別人爬山,體質弱的人只能爬坡,永遠都要做那些自己達不到的事情,那不是靠努力就可以的。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及活動尺度,掌控好自己的運動強度。這樣,身體就會逐漸得到改善。
●如果總能有好的精神情志伴隨,我們就很容易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氣血調順,從而做到減少疾病,延緩衰老。
●一切對身體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大的危害就是不良的心理狀態。
●如果都能夠了解自己的身體,並能夠適當處理身體上的不適,有的放矢的予以注意或調整,則會避免很多疾患和不良事件的發生。
在中醫臨診中,就醫者總是有著提不完的問題,雖然我儘可能地以比較簡潔、直接的方式給予回答,但常常由於時間等原因,很難滿足眾多就醫者的需求。這使我萌生了把這些中醫藥知識寫出來的想法。尤其是看到有些人為了養生保健誤人歧途,給自己造成很多傷害的情況,越來越使我深感不安,越發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
於是在臨診中我開始留意,哪些是就醫者最關心和最想了解的問題,哪些是人們最容易忽視和搞錯的事情等。通過收集整理,並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在此書中儘量做到講解詳細,以使人們容易理解和運用。
作為行醫者,從事的是保護人類健康的崇高職業。在自然與社會這樣一個大環境中,我們無疑要擔負起協調平衡、增進人類全面健康的義務。在倡導和諧社會的今天,不可或缺地也包括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和環境的和諧。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要達到精神和機體的健康協調,以適應各種各樣的自然條件及社會環境,始終能夠以一個積極的精神、平和的心態對應和手段,在不經意間產生了錯誤的引導,並且傷害渴望健康長壽的人們。

作者簡介

郭志紅,主任醫師,第二炮兵總醫院中醫科主任:兼任中國老年學學會中醫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醫學會中醫康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抗衰老醫學會委員、全軍中醫藥學會理事等學術職務。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0餘年,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榮獲多項軍隊醫療成果獎。
擅長醫治內科疑難雜證,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乾燥綜合徵等,近年更加重視亞健康的防治,善於心身並治,在養生、保健、抗衰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圖書目錄

前言
一 走出養生誤區
1.誤區就在身邊
2.每個人都可能陷入誤區
3.誤區害人害己
4.誤區勞命傷財
5.自己的感覺就是標準
6.倡導便捷養生法
二 中醫的養生理念
1.防重於治
2.培育正氣
3.養生之務,在乎去害
4.和諧養生
三 抗衰老與健康調養
1.套用中醫藥抗衰老
2.權衡補益利弊
3.男性保健
4.女子保健
5.保健食品
四 動靜養生
1.什麼是陰陽
2.善動養生
3.善靜養生
4.動靜和諧養生
5.鍛鍊有度
6.老年人的養生之道
五 情志養生
1.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2.精神情緒與軀體症狀
3.不良情緒是百病之源
4.仁善者壽
5.中醫善調情志
6.情志治病
7.追求心身健康
六 自然養生法
1.順應天時養生
2.春季養生
3.夏季養生
4.秋季養生
5.冬季養生
6.順應地域養生
7.治療要與自然界相應
七 個體化養生
1.健康問題因由各異
2.根據年齡養生
3.根據體質養生
4.根據髒氣稟賦養生
八 臟腑養生
九 膳食養生
十 食物性味與利弊
十一 飲食與防病
十二 治未病
十三 一清二補
十四 虛不受補
十五 如何套用補藥
十六 了解中藥
十七 講究煎服中藥
十八 感悟中醫
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