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然產物到新農藥創製:原理方法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3日)
平裝: 310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2582436, 9787502582432
條形碼: 9787502582432
產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8.5 x 1.1 cm ; 499 g
ASIN: B00114ETI8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農藥創製為目的,從農藥學的角度首先敘述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結構鑑定及活性天然產物的評價方法,然後分別介紹直接將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開發成商品化農藥的原理和方法,生物等排取代、藥效團模型、定量構效關係及虛擬篩選等天然先導結構的最佳化展開的原理和方法,農藥作用機制研究,特別是受體定位、受體蛋白的分離及結構等發現和研究新靶標的原理和方法,列舉兩個天然產物農藥研究的實例。
本書可供從事農藥研究與開發,特別是從事新農藥創製的研究生、科研及教學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生物源天然產物農藥研究與開發
生物源天然產物農藥的範疇
研究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意義
主要的天然產物農藥
植物源農藥
微生物源農藥
動物源農藥
參考文獻
第2章 農藥活性天然產物的篩選
生物活性篩選體系的建立
殺蟲殺蟎活性篩選體系’
殺菌活性篩選體系
除草活性篩選體系
活性植物和微生物的篩選與評價
活性植物的篩選
活性微生物的篩選
活性生物的評價
活性天然產物的篩選與評價
活性物質的提取
活性成分的分離
活性成分的結構鑑定
活性天然產物評價
參考文獻
第3章 活性天然產物的直接利用
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相關基礎研究
製劑加工
套用技術
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高產菌種選育
高產發酵條件最佳化
植物源農藥和微生物源農藥的登記管理
臨時登記
正式登記
參考文獻
第4章 活性成分的結構修飾
阿維菌素的結構修飾
dihydropipercide的結構修飾
苦皮藤素化合物的結構修飾
苦皮藤素V的結構修飾
其他苦皮藤素化合物的結構修飾
參考文獻
第5章 以天然產物為先導創製新農藥
以天然產物為先導開發新農藥的典型實例
天然先導結構的最佳化及展開策略
生物等排取代
藥效團模型方法
定量構效關係方法
虛擬篩選在天然先導結構最佳化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第6章 以天然產物為探針發現新靶標(一)——作用機制的研究
殺蟲劑作用機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症狀學觀察
組織學觀察
生理生化研究
殺菌劑作用機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症狀學觀察
生理生化研究
除草劑作用機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除草劑對光合作用和呼吸強度影響的測定
植物組織外滲電導值的測定
乙醯乳酸合成酶活性的測定
乙醯輔酶A羧化酶活性的測定
EPSPs合成酶活性的測定
谷醯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的測定
參考文獻
第7章 以天然產物為探針發現新靶標(二)——作用靶標的研究
受體的基本概念
受體的定位
放射配基結合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放射分析法
免疫組織(細胞)化學技術
受體的分離
電泳與免疫印跡技術
cDNA文庫篩選與藥物印跡
親和色譜免疫親和色譜
免疫共沉澱技術
毛細管電泳技術
受體結構的測定
x射線晶體衍射
多維核磁共振波譜
參考文獻
第8章 殺蟲植物苦皮藤的研究與開發
苦皮藤的生物學
分類地位
分布及繁殖試驗
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研究
殺蟲活性
殺菌活性
有效化學成分
拒食成分
麻醉成分
毒殺成分
殺菌成分
有效成分的穩定性
作用機理研究
毒殺作用機理
麻醉作用機理
苦皮藤對昆蟲的選擇毒性及選擇機制
麻醉成分對昆蟲的選擇毒性及機制
毒殺成分對昆蟲的選擇毒性及其機制
苦皮藤的開發套用
活性成分分布及含量變化
劑型和製劑加工
混劑(混用)研究
抗藥性風險評價
環境毒理學評價
市場定位
尚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有效成分構效關係研究
人工合成研究
殘留與代謝研究
作用靶標的研究
參考文獻
第9章 新農抗秦嶺黴素的研究與開發
秦嶺黴素產生菌的分離及篩選
No.24菌株的鑑定
形態鑑定
生理生化鑑定
細胞壁化學成分分析
細胞糖成分分析
分子鑑定
殺菌活性
離體試驗
盆栽試驗
田間試驗
對作物的安全性室內生測
秦嶺鏈黴菌遺傳穩定性及發酵產物的穩定性
秦嶺鏈黴菌遺傳穩定性
秦嶺鏈黴菌發酵液穩定性
秦嶺鏈黴菌發酵條件最佳化
碳源的選擇
氮源的選擇
初始pH值的影響
種齡的影響
不同接種量的影響
發酵條件的正交試驗
秦嶺鏈黴菌高產菌株的選育
誘變選育
原生質體融合選育
有效成分分離及結構鑑定
尚需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