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街國小

得勝街國小

宜昌市得勝街國小於1945年建於宜昌校軍場,前身為忠孝鎮中心國民學校,1949年7月更名為市立第三國小,1952年始名得勝街國小。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得勝街國小得勝街國小

1952年、1953年市私立務本國小與青龍巷國小先後併入,當時共有教學班20個,學生875人。1960年,按照改革學制的要求,與宜昌市一中“接龍”,改稱市一中國小部。1966年更名為躍進街國小,文革後1976年復名為得勝街國小。1985年學校擴建教學樓和宿舍樓,校園占地面積10634平方米,運動場占地面積為3970平方米。2001年8月,因原北正街國小改制而將部分生源劃屬得小,學校有24個教學班,1095名學生,61名教職工。2004年6月,原環北國小大部分併入得小。學校目前有教學班24個,學生1130人,教職工65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大專學歷6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區級學科帶頭人3名。

發展

得勝街國小得勝街國小

近60年的發展歷程,熔鑄了得勝街國小良好的校風,在“勇於創新,積極實踐,深化改革,爭創一流”的辦學思想主導下,學校制定了“求真、唯美、博愛、進取”的八字校訓,形成了“嚴謹、紮實、重知識、重能力、教好每一個學生”的良好教風。學校堅持以發展為根本,以堅持課程改革為抓手,以創新的德育活動為載體,培養健康活潑,素質全面,富有個性的學生。崇尚學術,探索並逐步形成高雅的、探究性的校園文化,為師生和諧發展,自由發展提供最最佳化的發展空間。

榮譽

得勝街國小得勝街國小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學校以省級實驗課題“國小教學綜合改革”為龍頭,帶動“兒童學習英語最佳發展期的研究”、“開放式教學策略的研究”、“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三大實驗課題的全面研究;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立足校本,全力打造“研究性校園”,將校本研究作為學校發展的持續動力,建立以校為本的學校校本管理體系,創建適合學校教師和學生成長的環境,探索適合學生髮展的德育新思路新途徑,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師隊伍,以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學校教師有100多篇論文在國家、省級、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20多節優質課分獲國家、省、市級一等獎。班級民主管理經驗被《中國教育報》、《中國少年報》、《湖北教育報刊社》、湖北電視台、《宜昌日報》等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廣受社會好評。學校自創校至今,被授予多項榮譽稱號:1997年被評為“市先進教職工之家”,1998年被評為“省少先隊示範學校”、“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1999年被評為“區級示範學校”,2000年被評為“市級示範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