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 溪
羅隱
涇溪石險人兢慎,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險處,
時時聞說有沉淪。
翻譯
小溝小河亂石多,水流湍急,所以人們都非常的謹慎,一年到頭也不曾聽說有淹死人的事情。
反而是在水流平靜、並沒有石頭的地方,經常聽說有人被淹死。
評解
多有哲理啊,險的地方,都“兢慎”,因而“不聞傾覆”;倒是“平流無險處”,恰恰“有沉淪”。是啊,為什麼“無險處”會有沉淪呢?就是因為平安日子過多了、過好了,漸漸貪圖享受了,不思進取了,忘記了以前的艱難困苦、急流險灘,在安樂中消磨意志,在安樂中驕奢淫逸,在安樂中沉淪!此所謂“死於安樂”是也!
作者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