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1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工程專業,9月參加工作,先後在北京原子能所和北京194所從事核反應堆零功率裝置物理實驗研究和快堆技術基礎研究(至1971年)。
1971年底,在核工業一院從事快堆發展戰略、快堆設計研究和快堆科研(至1987年6月)。
198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7年7月,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從事國家863高技術計畫下的快堆發展戰略和技術路線研究,領導快堆技術科研,領導中國實驗快堆設計、建設、調試工作。
2011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核能工程)。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銤主持制定了中國快堆發展規劃和主要技術選擇。從與快堆結緣到主持制定中國快堆發展規劃和領導設計建造中國第一座鈉冷快堆——6.5萬千瓦(65MW)核功率、2萬千瓦(20MW)電功率的中國實驗快堆,始終如一地為中國快堆事業發展奮鬥了47年。
20世紀70年代快堆研究遭遇低谷,他在四川夾江的山溝里整整積蓄了16年力量。當快堆項目進入“863”計畫時,他擔任快堆設計研究項目負責人,以百倍的鬥志和超乎常人的毅力投身於中國的快堆事業。中國實驗快堆項目正式立項後,擔任總工程師的徐銤堅持實驗快堆固有安全性和非能動安全設計等先進反應堆設計理念,並融入了中國實驗快堆設計建造中,並提出了快堆發展“三步走”藍圖。幾十年來,他帶領自己的團隊完成了國家的囑託: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實驗快堆;建設了中國第一個快堆設計和安全分析軟體系統平台;建立了中國第一套快堆設計標準規範;形成了實驗快堆規模的工程建設能力,實現了設備國產化率70%和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行,使中國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
榮譽表彰
1995年,獲中核總直屬機關優秀黨員稱號;
1996年,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1年,獲國家“863”高技術計畫十五年突出貢獻獎及先進個人稱號;
2004年榮獲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計畫(2006—2020)戰略研究工作突出貢獻獎;
多次被評為中國原子能院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人物故事
與快堆結下不解之緣
1964年,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核子彈。在高濃鈾非常緊缺的情況下,周恩來總理特批了50公斤高濃鈾,支持中國快中子零功率裝置實驗。1965年,徐銤開始從事快堆研究。1970年,徐銤參加了中國第一個快堆零功率裝置——東風六號的啟動實驗。1971年,徐銤與快堆研究課題有關的科研人員舉家從北京房山搬遷到四川夾江。因當時快堆科研陷入了經費不足、方向不明確的窘境,研究人員一撥接著一撥離開,原本300餘人的隊伍在短短一年中只剩下100多人。就在很多人選擇放棄的時候,徐銤謝絕了待遇更好的單位,繼續研究。
藍圖凸顯遠見卓識
1986年4月,200多位專家匯聚北京,共同商討國家863高技術計畫項目。徐銤也參加了這一次決定快堆命運的關鍵會議。經過各方專家的激烈論證,最終將快堆作為能源領域的項目納入了國家863計畫。1987年,徐銤從四川重回原子能院,帶回的快堆資料堆滿了當時住的小屋。從此,作為國家863計畫能源領域專家和快堆項目負責人,徐銤開始了新的快堆事業。1995年12月,經國家批准,中國實驗快堆項目正式立項,徐銤擔任總工程師。中國快堆發展究竟要採用何種路線才最符合中國國情成為關鍵問題。經過多年研究分析,快堆發展“三步走”藍圖在徐銤心中逐漸清晰。徐銤提出的技術路線加快了中國快堆研發步伐。
堅守詮釋報國情懷
2000年,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開始建設,徐銤團隊多年的研究成果終於從圖紙變成現實。徐銤帶領自己的團隊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快堆,建立實驗裝置40多台套;建設了中國第一個快堆設計和安全分析軟體系統平台,開發軟體程式近80個;建立了中國第一套快堆設計標準規範,制定安全設計準則36個,編制設計標準規範600餘個;掌握了快堆設計技術,形成技術檔案6000餘冊,技術報告2000餘份,取得專利授權90多項,獲得省部級成果獎50餘項;形成了實驗快堆規模的工程建設能力,實現了設備國產化率70%和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行。
徐銤慧眼識才,積極鼓勵青年人勇挑重擔,並扶上馬,送一程。徐銤為中國快堆事業培養了一批領軍人物,許多人已成為國家快堆研究中心的學科帶頭人 。
社會任職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快堆工程部顧問
原中國實驗快堆工程指揮部總工程師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快堆核電站技術領域首席專家
人物評價
徐銤同志是中國快堆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人物影響
•徐銤獎
徐銤曾將所獲得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首屆突出貢獻獎獎金10萬元捐出作為中國快堆技術創新獎的啟動資金,因此將該獎項命名為“徐銤獎”。“徐銤獎”每年評選一次,用於獎勵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從事快堆工作的優秀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