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豪

徐連豪 ,男,漢族,1950年1月出生,山東臨清人,主管醫師,中共黨員,畢業於山東醫學院,現任山東省臨清市肝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是香港國際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香港中華醫學研究會研究員,現代傳染病文集編輯。

基本信息

1999年盛夏,在“99香港國際學術交流暨衛生教育新進展論壇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和知名專家,對來自中國大陸學者的一篇《中醫辯治B型肝炎四法一附600例B肝治療體會》的論文興趣盎然。這篇具有頻高的學術性和前瞻性別是創新性的論文令專家們讚羨不已。多少年來,世界醫學界拼力進行B肝治療攻關研究,逐漸把希望寄託於具有獨特優勢的中醫,然而中醫證型繁多且不統一,尚缺乏各個證型的特異性辯症指標,又缺少對慢性肝炎辯證分型的客觀化依據,專家們從《中醫辯治B型肝炎四法》中看到了攻克B肝的突破口及其發展的廣闊前景,於是經大會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核,該作者榮獲了《紫荊華醫學科研獎》,並給他頒發了鍍金獎牌、證書和勳章。此時,他多年的潛心研究和已取得的卓越成就,轟動了國際醫學界,香港國際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興地吸收他為會員,香港中華醫學研究會熱情地把他吸收為研究員。他長期致力於傳統醫學理論研究與探索,於傳統醫學有著濃厚興趣和較深的造詣,並在臨床套用實踐中取得了可喜成績。實踐中他先後撰寫和發表論著及經驗文章20多篇,其中在國際上發表論文3篇,在醫藥界引起較大反響,創造出良好的社會效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出的中藥“肝仙平”,於1990年通過了衛生部以劉崇柏為首的專家們的評審鑑定,該藥獨特的運用綜合治則,適用於B肝各發展階段的治療,療程三個月,總有效率達96.6%,臨床治癒率87.7%。停藥追蹤觀察15個月後總有效率仍達93.5%,療效穩定持久,經毒理試驗和臨床驗證無毒副作用,就目前與同類藥物相比在國內仍屬先進水平,特別是科技創新研究總結出的《中醫辯治乙直炎四法》進一步解決了B肝發展全程中的確切治療,其特點是根據辯證和B肝全程病理髮展所確定的治則實行肝胃同治、肝脾同治、肝腎同治和氣血同治。已醫治B肝患者近千例,效果滿意。先後獲省、地科技成果三等獎,被聘為《中華醫學論文集》編輯,中國保健科學技術學會吸收為國際網際網路會員,並錄入登錄到世界名醫資料庫。其業績載入1997年《世界優秀醫學醫學專家人才名典》中,1998年又被載入《科學中國人》國家雜誌中,1999年個人成就及傳略載入海內外發和的《中國知名專科醫院·專科名醫》、《中國人才庫(中國醫學專家)》、《世界名人錄》中,並多次被邀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不但連續獲得了兩項國際科研成果金獎,還被評選為香港國際中西醫結合學會《百名傑出會員及99年度學術成果獎“。2000年其業績載入《中華百年》、《中國專家大辭典》和《中華魂雜誌·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中。科學研究無止境,展望中國將要加入世貿,徐連豪深感責任重大。他要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更廣泛的造福於廣大肝病患者,同時深入進行慢性肝為烙證特異性、綜合性診斷標準的研究,以建立慢性肝炎中西醫結合辯證新的模式,使我國的傳統醫學儘快與世界接軌,造福於人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