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紹烈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因薦聘任教諭職銜而不就。 民國16年(1927年),他協助縣府在城內大什字創辦圖書館(後改為民眾教育館)。 民國20年(1931年),聯絡鄉紳恢復因兵燹停辦三年之久的導河縣立初級中學。

簡介

徐紹烈,字欽岳,生於1861年,北塬滴水崖徐家村人。

人物生平

清同治兵燹後移居臨夏城內衛門街。少時,就讀蘭山書院,每試名列前茅。青年時居家收生授課,規行矩步,嚴以課士。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副貢生。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因薦聘任教諭職銜而不就。民國初年協助縣府在城內小校場籌設養濟院一所,收養老弱孤寡。民國6年(1917年),倡議縣府設辦臨夏義倉(現州糧食局倉庫)儲糧防災。民國10年(1921年),在鎮守使裴建準支持下,聯絡鄉紳魯效孔、張健、鄧隆、黃陶庵、耿曉霞等,借用文廟銜文昌宮創立臨夏地區第一所女子國小即導河縣第一女子國民國小校,任名譽校長。民國12年(1923年),經他與魯效祖馬秉良等人倡議、縣府支持組織教育基金會,並與魯效祖、馬秉良、陳雲甫、金德庵等在城內昭忠祠創辦臨夏地區第一所初級中學即導河縣立初級中學(臨夏中學前生)。民國16年(1927年),他協助縣府在城內大什字創辦圖書館(後改為民眾教育館)。民國17年(1928年),因河湟事變,導致嚴重災荒,他聯合鄉紳上書省府,奔走四方,募捐錢糧,賑濟災民。民國20年(1931年),聯絡鄉紳恢復因兵燹停辦三年之久的導河縣立初級中學。在40多年間他與回族鄉紳喇世俊多次調解民族矛盾,為維護地方安定團結做出貢獻。民國29年(194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病逝,終年79歲。

社會評價

一生雖無高官厚祿,但為地方教育及公益事業貢獻頗多。他居家授徒,興學重教,教化啟迪,誨人不倦。其風如自題門聯所云:"敢謂教人如化雨,且欣澆物有春風",常以"笑看落葉隨風去,惟有共花傲晚霜"和"憂事多煩惱,那計利與名" 的自吟來表明不追名逐利、不謀仕途的品格。1927年6月,甘肅改省長委員制後,新任甘肅省主席的劉郁芬曾題贈"功在桑梓"匾額,以示敬意。徐紹烈曾被聘任為甘肅省政府顧問、議員,鄧寶珊等甘肅政要皆欽慕其學,崇尚人品而登門拜訪。他一生學而不厭,知識淵博,對舊體詩詞造詣頗深,著有《養心齋雜吟》《靜養軒詩草》。他是當時臨夏地區德高望重、品格高潔、受人敬仰、有較大影響的鄉紳,也是一位治學嚴謹、教授有方、為人民民眾所尊崇的地方名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