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然玉立,儼若神躬。曰節曰孝,千古清風。
萬曆戊戌年(1598)推官曹於汴攝府事,“特增高墓基,行祭。又知其敝里亦迤縣治東不遠,遂即此為祠,且廉其裔,子孫有益,上於直指,充奉祠弟子員,是又其一也。”曹公在縣東街重建徐節孝祠,南向,堂屋三楹,量石像於其中,大門、二門各一楹。又覓得舊廟石獅一對置於門下。節孝書院也在祠中。(邱象隨《重修節孝徐先生碑記》)。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李經正任郡守,又重修祠宇,移曹公像於其左,康熙三十四年知縣關釴、康熙五十七年知縣徐恕再度整修。漕督張之萬(南皮人,進士,清同治五年任漕運總督)於同治六年(1867)、八年“撥給寶應、山陽秧麥田數十畝為祠費”(《重修山陽縣態》卷二)。
縣東街的徐節孝祠經多次整修,“南向,堂三檻,大門、二門各一楹……。大門右接二簃,居其裔孫以守之。其舊南向堂之西則又堂三楹,西偏東向三移,堂之前講堂三楹,偏西接南向三簃,是皆前薦紳父老德曹公,即依先生祠以生祠曹公者。堂之東則又堂三楹,東偏增二簃,又南前西向貯碑碣三楹,以祥興陸丞相配享先生,今仍之”(《山陽藝文志》卷三)。
徐節孝祠自建成後,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多來此拜祭,並留下了描寫祠堂與讚頌徐節孝的詩篇,現抄錄部分如下:
明正德二年進士、右副都御史潘塤《謁忠孝祠》詩云;
瓣香祠下走村翁,海氣山光肸響通。鄉社守民歸厚德,國家養士收全功。慈烏每夜聲如咽,精衛於今血尚紅。幾度來游虛帳望,落花飛絮滿春風。明正德九年探花郎、翰林院編修蔡昂《節孝書院》詩云:
節孝祠前梅樹古,嘉賓離離足風雨。野人採摘進中堂,堂下婆娑紛拜舞。百年淮海一徐翁,史家立論文章宗。淮使名編卓行後,翁乎上友南陽龍。徐節孝祠現存房屋十七間,均為硬山頂,抬梁式。分朝南前後兩排及東西兩廂。前排面闊五間15.6米,進深9檁7米,檐高3米;後排6間,東三間面闊10.65米,進深7檁7米,檐高3.2米;西三間面闊8.2米,進深7檁7米,檐高2.8米,東廂三間面闊8米,進深5檁5.5米,檐高3.2米,西廂三間面闊7米,進深4.3米,檐高3.2米。該祠於一九八五年五月被公布為淮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趙康州徐節孝祠》
《趙康州徐節孝祠》是宋代詩人王洋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趙康州徐節孝祠
作者宋王洋詩詞正文康州義烈光千載,徐老勸劬盡一身。 及到成名略相等,須知忠孝是同倫。 注釋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祠
祠是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當於紀念堂)。這點與廟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據《漢書·循吏傳》記...
基本信息 漢字演變 漢字釋義 古籍解釋 漢語大詞典 -
靖節祠
靖節祠,又稱陶公祠,為紀念東晉時著名隱士、文學家、詩人陶淵明而建。
陶靖節祠 陶淵明簡介 宜豐縣靖節祠簡介 歷史記載 文人墨客題詩列表 -
包孝肅公祠
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歷史沿革 主要景點 -
中華徐姓
春秋時,徐國被吳滅後,徐子的遺族以原國名「徐」為氏。 徐國滅亡後,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國為氏,以氏為榮。 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國滅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姓了。
簡介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徐姓總祖譜 徐姓家譜 -
五賢祠
五賢祠在全國有多處,其中較為知名的有臨沂五賢祠、泰安五賢祠、桓台縣五賢祠等。 山東省臨沂市五賢祠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王羲之故居東側。明嘉靖年間沂州知州...
山東省臨沂市五賢祠 山東省泰安市五賢祠 山東省淄博市五賢祠 福建省福州市五賢祠 -
木蘭祠[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花木蘭祠堂]
木蘭祠,原稱“木蘭廟”,又名“孝烈將軍祠”,俗稱“孝兒祠”,位於花木蘭故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今木蘭鎮),是紀念花木蘭的祠堂,距京九鐵路木蘭站2....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景區景點 建築布局 祠碑佐證 -
方孝儒傳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傳。
方孝孺 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