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畈革命舊址群

徐畈革命舊址群

徐畈在明末已築堡成寨,為徐姓地主莊園,民居建築全為磚木結構,群體組合是背依中心,面對四方,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具有濃郁的地方建築特色。 徐畈,在1931年春至1932年9月,是鄂豫皖特委部分機關和中共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當時鄂豫皖蘇區除新集之外的又一政治中心,有“紅都”的美譽。 徐畈作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之一,將近兩年之久,這裡家家住過紅軍,戶戶支援過革命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堡壘。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徐畈革命舊址群,位於光山縣晏河鄉管圍孜村,是土地革命時期鄂豫皖省委所在地,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群的組成部分。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有文物保護單位25處,保護房屋367間,保護寨牆2千米,總體建築坐東面西,前後共有七進。四面原設寨牆,牆外設壕,寨牆四角設堡,四面有門,並各有一吊橋。寨堡、寨牆及吊橋現部分倒塌。徐畈在明末已築堡成寨,為徐姓地主莊園,民居建築全為磚木結構,群體組合是背依中心,面對四方,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具有濃郁的地方建築特色。
徐畈,在1931年春至1932年9月,是鄂豫皖特委部分機關和中共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當時鄂豫皖蘇區除新集之外的又一政治中心,有“紅都”的美譽。1931年元月,光山縣蘇維埃政府及蘇維埃機關遷到徐畈,此後鄂豫皖特委一些機關如:組織部、宣傳部、黨校、保衛局、法庭、紅74師指揮部、乾訓所、列寧國小等機關相繼遷到徐畈、許繼慎、徐向前、成仿吾、吳煥先、徐海東、高敬亭等領導人都先後在徐畈住徐畈住居工作過,紅軍在徐畈還自建了營房,領導開展農民運動,開辦幹部訓練組,加強對工農幹部的培養,組織農會宣傳隊,用各種貼近農民生活的藝術形式,宣傳土地革命,保衛蘇區。1930年10月,張國燾推行“肅反”擴大化,徐畈成為重災區,在這裡專門建立了法庭、監獄,用來關押紅軍戰士,對他們進行殘酷打擊,無情迫害,先後有近千名黨的優秀兒女在這裡被冤殺。1932年9月,隨著第四次反“圍剿”的失利,徐畈失守。徐畈作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之一,將近兩年之久,這裡家家住過紅軍,戶戶支援過革命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堡壘。
現舊址群內的紅軍自建營戶,鄂豫皖政治保衛局、鄂豫皖特蘇監獄、中共鄂豫皖特委組織部、宣傳部、黨校、鄂豫皖邊區農會宣傳隊及徐向前舊居、徐海東舊居、戴季英舊居、紅軍井等仍保存並對外開放,還沒有鄂豫皖革命鬥爭史陳列館,年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