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晚明文學的先驅——徐渭,是一位詩文、書畫、戲曲皆擅的奇人。以往學術界對他的研究,多側重於書畫、戲曲方面,對其詩文,尤其是散文方面的重視不多。本書即將視角聚焦於徐渭的散文創作,運用實證研究和理論闡釋相結合的方法,從分期、特色、淵源、文學史上的地位四個方面,對徐渭散文做了系統的研究。作者一方面以細密的分析和深刻的解讀,將我們關注的徐渭的情感內涵研究引向深層,一方面又圍繞當今我們普遍忽視的徐渭散文創作的“法度”問題,從語體、結構、體制諸方面,對其表現情感的形式進行了開拓性的 探討,資料翔實,語言流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發行對象:古典文學研究者、愛好者
編輯推薦
作者對徐渭的生平、著述瞭然於心,對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了全面仔細的搜羅研判,創新意識非常強。作者具有良好的文藝理論素養和審美感受力,對徐渭前後期心態的變化軌跡及其藝術表現的把握非常準確,最後指出徐渭實際心儀秦漢散文,他的散文上救復古派之偏,下啟公安派之變,這些見解尤為精卓,足可遮撥歷來簡單將徐渭劃歸復古派的對立面、公安派的先驅的做法。 ——廖可斌
本書在對徐渭散文作了論據充分的分期基礎上,抓住情感與形式兩大要素及其矛盾運動中的張力,對其散文的藝術風格和審美特性作了迄今為止最具體系性而又令人信服的闡釋,一方面以更為細密的分析和更為深刻的解讀,將人們關注的徐渭的情感內涵研究引向深層,一方面又圍繞當今人們普遍忽視的徐渭散文創作的“法度”問題,從語體、結構、體制諸方面,對其表現情感的形式進行了開拓性的探討,由此給予徐渭在文學史上的定位,就有了不同於前人定評的獨到見解。 ——陳廣宏
作者簡介
付瓊(1967—),男,漢族,山東平邑人。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師從章培恆先生。2009年從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師從郭英德先生。現為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骨幹。著有《徐渭散文研究》、《文學教育視角下的文學選本研究》、《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校補》、《拉克勞與墨菲:激進民主想像》(譯著),在《文學遺產》、《社會科學戰線》等發表論文50餘篇。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時期唐宋八大家散文選本研究”和江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清汪啟淑《擷芳集》整理”,主持並完成教育部課題“中國古代家塾文學選本研究”和全國高校古籍整理項目“清黃秩模《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整理”等。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徐渭散文的分期及其依據
第一節 從壓抑到解放:創作實踐與“真我”理論的離合
第二節 從悲憤到悲哀:情感基調的轉變
第三節 從實用性到文學性:創作目的的傾斜
第四節 從鬱勃到頹放:藝術風格的轉向
第二章 徐渭散文的特色
第一節 徐渭散文情感論
一、尖銳性
二、深邃性
三、真實性
第二節 徐渭散文形式論
一、古奧語體
二、網式結構
三、短截體制
第三節 徐渭散文張力論
一、語體與情感
二、結構與情感
三、體制與情感
第三章 徐渭散文特色的淵源
第一節 徐渭對秦漢文及唐宋文的態度
第二節 秦漢散文對徐渭散文的影響——以莊子、賈誼為例
第三節 唐宋散文對徐渭散文的影響——以韓愈、蘇軾為例
第四章 徐渭散文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一節 傳統散文語體的復活者
第二節 上救復古派之偏,下啟公安派之變
一、徐渭散文對復古派散文的超越
二、徐渭為公安派先驅說質疑
三、徐渭散文對公安派散文的啟發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徐渭研究百年述評
附錄二 徐渭自刻文集活動考述
附錄三 《徐文長文集》與《徐文長三集》的讀者之爭及其版本問題
附錄四 徐渭部分散文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