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新人文學院,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成立於2009年7月,由原人文學院的社會學系和原藝術與傳播學院的中文系、新聞系及傳播系整合而成。原人文學院成立於2002 年6月,其前身為馬列主義教學部;原藝術與傳播學院成立於2002年6月,其前身為經濟文化傳播系;人文學院現任院長尹忠海。

老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老人文學院成立於2002年7月,其前身為1990年成立的馬列主義教學部,歷任部主任為敖傳卓、匡萃堅、沈謙芳、鍾華,首任院長鍾華,現任院長尹忠海。

學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30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24人為碩士生導師。 現有11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5人攻讀碩士學位,省部級學術學科帶頭人2人。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學院現設有社會學系、哲學教研部、文史教研部、思政教研部四個教學系部;還設有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宗教政策研究所、心理諮詢中心等五個非實體研究機構。學院承擔了全校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等各種層次的“兩課”教學任務。同時有本科專業2個: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專業;現有碩士點9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技術哲學、中共黨史、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為江西省重點學科;“毛澤東思想概論”為江西省優質課程。

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在《中共黨史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求是》、《光明日報》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16篇,2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報刊全文轉載。主持完成了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和26項省級課題,科研經費共16萬餘元。正承擔著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重點課題,其他省級課題12個,科研經費10餘萬元。

學院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一批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嶄露頭角,在教學、科研以及學科建設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新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現設有中文系、新聞系、傳播系和社會學系四個教學系;具有中國古代文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社會學4個碩士點,其中 “中國古代文學”為江西省重點學科。此外,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點(MSW)已於2009年7月申報成功,是我省首家招收在職及脫產的全日制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的學科點,計畫從2010年9月起招收第一期學員。

人文學院活動及校區風光 人文學院活動及校區風光

人文學院現有教工67人,其中專職教師60人,專職行政人員7人;教授9人,副教授 16人,講師 33 人;有26人具有博士學位,有4 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其中有省部級學科帶頭人3人,省部級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碩士生導師18人。

在科研方面,始終把開展人文社科研究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業型人才的神聖職責。在核心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3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報刊全文轉載。主持完成了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和26項省級課題。正承擔著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課題,其他省級課題12個。出版學術專著12部,譯著1部,主編或參編教材10餘部。獲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社會科學青年優秀成果獎、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省級以上獎項23個,校級獎12個。

現任領導

一、學院領導

院 長: 鄒勇文

黨總支書記:楊尚勇

學科建設兼研究生副院長:王玉琦

科研副院長:尹忠海

教學副院長:蔡盈洲

行政副院長:蔡志剛

副處級輔導員:李 援

二、社會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陳家琪

三、教學系系主任

中文系系主任:龔 賢

文化產業管理系系主任:周明鵑

新聞傳播系系主任:文 成

社會學系系主任:蔡 前

傳播學系廣告學

尹忠海教授 尹忠海教授

★辦學歷史:江西財經大學傳播學系隸屬於江西財經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原名廣告學系,2006年底改稱現名。傳播學系面向全國招生,1999年開始招收廣告學專業本科生(廣告策劃方向),2002年開始招收廣告設計方向本科生,2007開始招收傳播學碩士研究生。

★教師隊伍:傳播學系具有一支梯隊完整、結構合理、朝氣蓬勃、團結和睦的教師隊伍,共有專、兼職教師十多人,其中教授三人,副教授二人,青年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學位。傳播學系的教師教育背景多樣,許多人具有豐富的傳媒、廣告行業實踐經驗,有的還自行開辦過廣告公司。傳播學系的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通過"走出去" 、"請進來"等途徑積極與學界和業界進行交流、互動,既提高了辦學水平,又增強了專業影響力。

★培養特色:立足財經院校的學科優勢,結合廣告專業的學科特點,培養既懂經濟與傳播理論,又能熟練進行廣告實踐的高級專業人才。在教學計畫中突出文化素養、廣告技能和經濟知識的融合,為培養複合型、套用型、創新型人才打下紮實的基礎。

★主要課程:《廣告學概論》、《廣告調查》、《廣告創意》、《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寫作》、《整合行銷傳播》、《廣告媒體研究》、《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效果評估》、《廣告設計基礎》、《平面廣告設計》、《電腦圖文設計》、《廣告經典案例分析》、《廣告心理與消費行為》、《影視廣告製作》、《廣告研究專題》、《傳播學概論》、《公共關係學》、《演講與口才》、《套用統計學》、《美學》、《品牌戰略》、《社會心理學》、《廣告攝影與攝像》、《廣告傳播法規》等。

★實習實踐:在江西園融廣告公司、江西方達廣告公司等多家實體建立了實習基地。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畢業學生:學生就業面向全國,以沿海發達地區為主,遍及新聞、廣告、能源、交通、電信、教育等行業。畢業生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社會反映好,其中許多人出類拔萃,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此外,歷年都有學生考取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碩士研究生。

★教學成果: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傳播學系辦學成就顯著,學生畢業就業情況良好,許多畢業生被跨國廣告公司聘用,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如國內知名廣告公司“牡羊”的負責人說,“凡是江西財經大學廣告學專業的學生我們都會給個機會”。學生多次在各種國家級、省級廣告大賽中獲獎。

新聞學系

發展概況:1995年3月,江西財經大學創辦經濟文化傳播系,1996年設新聞學專業,招收經濟新聞方向本科生(該方向系我國高等院校首設),2000年招收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學生。2002年6月,經濟文化傳播系改為藝術與傳播學院,其新聞學教研室改為新聞學系,2006年設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點。新聞學系面向全國招生,現有新聞學經濟新聞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生近兩百名。

師資:新聞學系具有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和睦的管理與教學科研隊伍,其中專任教師15人,梯隊完整、結構合理,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4 人、講師7人。教師中博士(含在讀)5人,碩士5人。此外,還聘請了一批校外專家、業界精英擔任兼職教師,並定期不定期地請學界、業界名流來系講學傳經。在“請進”的同時,還積極“走出”——廣泛地與學界和業界進行交流、互動,不斷提升自身影響力。

專業設定:突出江西財經大學的學科特色,以財經學為依託,以新聞學為方向。

人才培養:既重基礎理論素養又重專業技能訓練,在面向四大傳統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的基礎上,融合新媒體傳播教育,培養具有寬厚人文社科基礎、掌握財經和新聞專業知識、采編業務與經營管理皆長、適應市場需求的富於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綜合性、高素質套用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課程設定: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國新聞傳播史、世界新聞傳播史、中國文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統計學、新聞解讀學、新聞採訪與寫作、財經專題報導、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新聞攝影、廣播電視新聞學、媒介管理學、傳媒經濟學、數位電視編輯、網路傳播、馬列新聞原著選讀、美學概論、比較新聞學、電視攝像、公共關係學、廣告學、媒介策劃與創意、會計學、公共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等。

實習就業:與江西日報報業集團、江西省廣電部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並在江西日報建立了實習基地。學生就業面向全國,以新聞傳媒為核心,以政府機關、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為網路,全面拓展就業門徑。

畢業學生:已有8屆本科畢業生(包括新聞學經濟新聞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畢業生主要就職於全國各級各類報社、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大中專院校、政府機關及大中型企業等單位。大量反饋信息顯示,新聞學系畢業生綜合素質較高,社會反映良好。新聞系在中央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鳳凰電視台、《新京報》、《證券時報》、《第一財經》、《廣州日報》、《南方周末》、《大公報》及其他省市媒體工作的學生有百餘人,佔畢業生人數的近30%。此外,歷屆約有18%的畢業生,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 、廈門大學、上海大學等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經濟新聞、廣電新聞學的學生,在校期間就已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江西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全國或省市重要媒體發表各類新聞稿件、文藝作品近萬件(篇);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發表在《新聞大學》、《現代傳播》、《當代傳播》、《電視研究》、《新聞界》、《新聞愛好者》等全國重要新聞核心刊物以及《聲屏世界》、《新聞傳播》等省級刊物的,有30餘篇。

中文系

江西財經大學中文系2003年獲得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較強學術實力的學科,於2006年被評為江西省重點學科。本專業設有宋元文學、明清文學(含近代文學)以及古代戲曲小說研究三個研究方向,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全國性的優勢,這些特色和優勢同時具有相對穩定性。其中古代戲曲小說研究和明清文學(含近代文學)兩個方向以其獨具特色的研究理路和豐碩的研究業績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1.人才培養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我校古代文學學科設立於2002年,本學科的人才培養分為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兩個層次。現已畢業碩士研究生4人,在讀碩士研究生6人。

學生的學術科研工作一直都被納入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當中,學生中學術探討的氣氛濃厚,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學術隊伍

本學科共有教師22人,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其中13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具有碩士學位。這些教學科研人員專業理論素養高、富有創新精神、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本學科帶頭人及學術骨幹有:龍建國、駱兵、包禮祥、周明鵑、付瓊、江枰、曾獻飛、龔賢、陳文鋼等教授、博士。

3.科學研究

自2002年以來,本學科共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在權威刊物發表5篇;出版學術專著18部;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5項,重大橫向課題1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4.學術交流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本學科與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學術聯繫,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本學科在選派教學科研人員參加重要學術會議的同時,於2006年8月成功舉辦了“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08年10月成功舉辦“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此外,還邀請了國內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如徐中玉、齊森華、楊義、王兆鵬、陶文鵬等來我系作學術報告。

5.基本條件

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所需的各項條件已初具規模。在圖書資料方面,學院資料室藏書2萬餘冊,訂閱的主要期刊有《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中國文學研究》、《明清小說研究》等與本學科相關的重要期刊。

社會學系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成立於2002年9月,2003年9月招收社會工

作本科學生,2005年9月招收社會學本科學生,2007年開始招收社會學碩士研

究生。幾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鼎力支持下,社會學系全體師生勵精圖治、銳意

進取,走出了一條辦學特色不斷強化、辦學水平迅速提升的發展之路。

一、系情概覽

(一)師資隊伍

社會學系共有專職教師14人,其中博士7人,在讀博士4人,他們畢業於南

開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上海大學等知名高校。他們扎

實的理論功底、廣博的研究視野、多元的學習背景鑄就了社會學系求真務實、

兼容並蓄的辦學精神,這是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堅實保障。

社會學系教師堅持以研究促教學,教學科研兩手抓。我系教師共在

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有10餘篇文章先後被《人大複印資

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權威刊物轉載或收錄,並先後榮獲國家教學成

果三等獎、江西省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主持或參與國家課題5項,主持省部

級課題7項。同時,參與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日本國際交流合作等國際資

助項目3項。

(二)專業設定

1、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熟

練掌握紮實的社會工作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

和創業精神,掌握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外語套用能力強,適應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高級社會工作人才。

主修課程:社會工作概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SPSS統計套用、

管理學原理、心理學基礎、套用心理學、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

區經濟與物業管理、社會行政、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人力資源開

發與管理等課程。

2、社會學專業

培養目標:依託我校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群優勢,重點關注並研究我國

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社會學問題,培養既掌握社會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能,又通曉經濟和管理等學科理論的經濟社會學人才。

主修課程:社會學概論、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

SPSS統計套用、社會心理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城市社會學、農村社

會學、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組織社會學、中國社會思想史、西方社會學

原著選讀、市場調查與分析、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等課程。

社會學碩士點著力培養具備較全面的社會學理論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

能,能夠在教育、科研機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社會調查

與研究、政策研究與評估、社會規劃與管理、發展研究與預測等工作的社會學

高級專門人才。

其研究方向為:1、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2、農村社會學;3、發展社會學。

在培養方式上,社會學碩士點採取課程學習與科研工作相結合、導師指導與集

體培養相結合的辦法。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和指導小組的作用,做到因材施教。

鼓勵研究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

(三)專業定位與培養特色

1、專業定位:企業社會工作與經濟社會學方向

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上,社會學系堅持“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理念,緊

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以學校財經專業優勢為依託,將社會工作專業培養方

向定位為企業社會工作,社會學專業培養方向定位為經濟社會學。使理論教學

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讓專業學習與學生就業直接掛鈎。

2、“讀兩本書”、“五個一工程”及導師制

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人文學院社會學系先後為學生

設計了以本科生導師制為平台,以“五個一工程”為內容的“讀兩本書”特色

培養機制,為發揮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的指導作用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機制。

“讀兩本書”一是讀好“有字之書”;二是讀好“無字之書”。

“五個一工程”指的是做好一個人生規劃、(每學期)精讀一本經典書籍、

(每學期)參加一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一項特長、建好一支人脈。

通過這兩項方案的持續推進,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社會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二、開放辦學

我系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積極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採取“請進來”、

“走出去”的辦學方針,開展形式多樣的對外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學

者、企業精英講學訪問;派出師生參加國內外社會工作專業交流與合作活動。

與香港明愛中心、香港山旅學會等機構合作,每年定期選派學生去境外社會工

作機構實習或考察,在對外交流中博採眾長,不斷提升辦學層次與辦學質量。

(三)引資助學

學院領導積極與知名企業及多個基金會合作,先後在我系設立了 “天安

物業獎學金”、“方勇軍助學金”、“香港斯圖特基金會助學金”等多個獎助

學金,其中“天安物業獎學金”每年獎勵名額10人,每人3000元;“方勇軍助

學金”每年資助名額10人,每人2400元;“香港斯圖特基金會”每年獎勵名額

10人,每人4000元。

系列獎助學金為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實現理想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時也加強

了學生與社會精英的交流與互動。“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體驗“助人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