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祥

徐明祥

徐明祥,男,1965年生,理學博士。1987年獲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87年獲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學

徐明祥教授 徐明祥教授

士學位後直升碩士,師從都有為院士,1990年獲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浙江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先後在浙江大學任教;日本, 金屬材料研究所(現合併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物性探索研究部、微量子效應材料與技術研究部分別從事博士後、特別研究員工作;日本, 無機材料研究所(現合併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新材料探索研究部從事特別研究員工作。曾為日本電鏡學會、日本物理學會會員。近幾年已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五十餘篇高水平的論文,其中被SCI錄用36篇, 被EI錄用2篇。特別是率先在全世界首次生長出MgB2新型超導單晶體材料,其相應論文“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9(2001) 2779”已獲得高達164次的單篇引用率。

2006年3月到東南大學物理系工作。現任東南大學物理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套用物理學專業主任。

工作經歷:

1990,7---1992,9 浙江大學, 材料系(助教);

1992,9---1999,6 浙江大學, 材料系(講師);

1999,9---2000,12 浙江大學, 材料系(副教授);

2001,1---2002,1 獲日本科學與技術振興學會JST(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資助, 於日本, 金屬材料研究所(現合併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物性探索研究部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STA fellowship);

2002,1---2004,3 獲日本, 文部科學省, 科學技術振興先導研究的資助,

於日本, 金屬材料研究所,微量子效應材料與技術研究部從事特別研究員工作;

2004,3---2006,3 獲日本, 文部科學省, 科學技術重點研究項目的資助,

於日本, 無機材料研究所(現合併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新材料探索研究部從事特別研究員工作。

2006,3---現在 東南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專業: 凝聚態實驗物理, 材料物理

科研簡介

主要研究方向:

1.各類先進材料新型光-電-磁多功能複合體物性的探索。

(包括新型複合光電磁多功能材料, 新型鐵磁-鐵電強耦合體多功能材料,室溫磁性半導體,新型超導材料,室溫磁電阻效應材料),

2.強關聯電子體系材料物理特性,

3.凝聚態物理學中的自旋電子學,

4.低維電子材料和納米材料物性,

5.單晶, 薄膜的生長。

研究經歷

1. 1983--1987: 從事納米材料和稀土及金屬合金材料的電磁特性,

單晶材料的生長.

2. 1987--1990: 納米材料及磁性材料的電磁特性, 開發與套用

3. 1990--1995: 磁光材料的開發與套用,單晶,薄膜的生長;

磁性液體的研製; 納米材料的電磁特性

4. 1996--Dec., 2000: 低維電子材料和強關聯電子體系材料的

電磁特性研究, 磁電阻效應等.

5. 2001--2002: 超導材料中的電磁行為,單晶材料的生長;

低維電子材料, 納米材料的電磁特性研究。

6. 2002--2003: 低維電子材料, 納米材料和DNA在極低溫、高磁場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MFM)下物性的表征。

7. 2003—現在: 各類先進材料新型光-電-磁多功能複合體物性的探索。

(包括新型複合光電磁多功能材料, 新型鐵磁-鐵電強耦合體多功能材料,室溫磁性半導體,新型超導材料,室溫磁電阻效應材料),及其單晶材料的生長。

在研項目

1. 獲2008年度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高層次人才稱號。

2. 2008年度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

3. 獲2006年度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稱號。

4. 2006年度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培養項目。

5. 2007年度教育部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

6. 2007年度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

7. 國家教育部, 回國留學人員科研啟動項目。

8. 2007年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指導教師。

9. 東南大學,人事處,人才引進科研啟動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