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有70個教學班,近4000名學生,200餘名專任教師中有特級教師1人,高中級教師150餘人,研究生學歷或課程班結業12人。國家、省級優秀教師7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縣名教師、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40餘人。
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始建於1956年,1977年被確定為徐州專區重點中學,1980年被確認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通過省重點中學驗收,2001年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評估,2004年轉評為省首批四星級高中。2005年區劃調整為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並更名為“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我校依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辦學傳統,為國家建設事業培養了幾萬名各類人才,湧現出了包括中科院院士任露泉、“神舟六號”副總設計師張慶君、畫家宋華、雕刻家喬遷在內的一大批科學家、大學教授、高級黨政領導幹部、全國優秀企業家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近年來,學校強化“以人為本、以師生髮展為本”的辦學理念,在繼續保持科研課題開發與管理、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傳統優勢項目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學生“三自”教育和“藝體見長”的鮮明辦學特色,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語文、物理、外語、體育等四個教研組先後被評為省、市優秀教師群體、先進教研組、巾幗文明崗。我校先後獲得全國中國小素質教育百面旗、全國先進藝教集體、全國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學校、全國青少年書畫寫作大賽先進組織獎、全國科普示範校、全國生活作文實踐基地、省文明單位、省級教科研基地、省中學自護教育創新示範點、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省德育先進學校、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等榮譽。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及生源吸引力逐漸加大,輻射性與示範性日益增強。
二、穩定教師隊伍,促進學生髮展
學校提出了“要採取綜合措施穩定教師隊伍;多渠道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髮展”的意見,採取了切實有力的措施,使之不斷完善與提升。
1、彰顯人文關懷,打造名師隊伍
學校充分激發教師的職業自尊,加強人文關懷,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培訓和獎勵機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特長發揮,創造教師成長和成功的機會,切實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幾年來,學校注重對教師的“三觀”、“三德”、“三風”教育,弘揚“團結勤奮、敬業奉獻、踏實靈活、進取創新”的侯中精神;關心教師的工作和健康,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實施“青藍”、“名師”、“群英”工程,實行名優教師獎勵機制,發揮我校名特優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豐富培訓形式,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培養力度。三年來,共有1000多人次外出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類培訓, 400多人次赴省內外、國內外參觀學習、掛職鍛鍊或考察進修。我校用於教師培訓、學習的經費累計達200多萬元,每年均超過教師工資總額的8%。2005年區劃調整後,市政府、教育局通過規劃激勵、有序促導、政策資金扶持等方式,關注我校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培養。
隨著辦學效益的提高、財政的支持以及評價、分配製度的完善,教師隊伍日趨穩定成熟,結構合理,教師愛崗樂業,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目前有10餘人被確定為國家或省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0餘位教師被評為省市縣名優教師。柳方平同志為省語文學科特級教師、省“333工程”培養對象和市優秀專家、市拔尖人才,王公月同志為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省地理學科特級教師、市拔尖人才,一大批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成為教育教學戰線上的生力軍。
2、多渠道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不斷深化課程內容、結構、實施、評價和管理改革,全面開齊開足所有必修課程和各類規定選修課程,開發了系列校本課程,編寫出更符合學校特點、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一體化“教學方案”,激勵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學校重視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建構,各學科組構建並逐步完善了學科教學模式,積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主問題探究”課題研究為抓手,著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高效課堂教學文化,促進教與學行為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增強實效度,讓課堂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幾年來,學校加強新課程、新高考研究,以藝體特長生培養為新增長點,注重學生學科均衡發展,追求整體突破;抓實抓細教學常規,強化對教學過程的指導和督查,形成了動態質量監管制度;落實教學“七認真”,規範教育教學行為,增強師生質量意識。三年來,我校學生綜合考試、學業水平測試達A率穩居高位,高考本科上線率穩定在80%以上,居銅山首位、徐州前茅;2008年李莉同學以444的總分榮獲省高考第4名,勇摘市狀元桂冠。學校連續三年在全市高考總結表彰會上作經驗介紹。
三、學校的規劃建設與提升
1、完善設施設備,構建網路校園
學校各類設施齊全,配置先進,一直走在蘇北學校前列。學校建有衛星地面站、天文台、閉路電視系統、室內外廣播系統、音像資料中心、網路信息中心;擁有省中國小標準化實驗室、省一級圖書館和高標準運動、生活場館;每一位教師均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所有辦公室和教室實現了多媒體化。轉評後,各類教學辦公及輔助用房、運動場館、生活服務設施等修繕一新,改造到位。校園網路系統達到第三層次要求,具備各類信息服務、安全管理、校務管理、圖書管理、電子教學平台等,計算機網路已成為全體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基本工具,教學和管理的基本條件,學校與家長、社區溝通的重要平台。
2、建設校園軟環境,注重文化引領
五年來,學校下大力氣加強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整個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雅:假山噴泉、虹橋亭榭,別致精巧;廣場長廊、竹林桃塢,美不勝收,既有東方建築的古樸典雅,又有西方建築的清新現代。添設了富有人文色彩的箴言警語牌和勵志碑,名人畫像、名言警句等布置在校園各處,實現了“讓每一處靜物會說話、使每一個景觀能育人”的目標。櫥窗、板報、網路成為校園文化的有效載體。文明標語、繪畫作品、激情宣言、勵志格言等均源於歷屆知名校友及在校師生之手,為學生自我教育和素質內化提供了生動教材。整個校園和諧雅致,積極向上,文化氛圍濃、品位高,充分體現出我校半個多世紀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辦學檔次。
3、科學規劃,推動師生自主全面發展
學校制定各級各類三年自主發展規劃,打造“一主兩翼,三線齊飛”的教育模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有效地發揮四星級高中的示範輻射作用。
以公民道德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兩翼,大力開闢德育陣地,發揮校園文化主題活動作用,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審美素質。
以科學文化技術教育為主線,以體育、藝術教育為兩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和評價體系,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在藝體教育工作中,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統一,大面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審美能力;廣泛開展文體活動,加強藝術隊、體育隊、學生社團和興趣小組建設與指導,培養特長學生,發展學生特長。
以教育科研為主線,以教育手段現代化及學科教學特色化為兩翼,建設科研型隊伍,加速教師專業化發展步伐。現在學校已形成了一支以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國家及省級優秀教師、中青年專家等為龍頭,市縣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優秀骨幹教師、教科研積極分子等為主體,校級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等為基礎的教師團隊,老中青教師相互支撐,共同進步。
4、彰顯辦學特色,豐厚辦學內涵
多年來,我校特色教育工作改革力度大,創新意識強,發展步伐快。在繼續保持科研課題開發與管理、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傳統優勢項目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努力,已形成了學生“三自”教育和“藝體見長”的鮮明辦學特色,成果豐碩,始終保持在全市中學處於領先地位,受到了學生、家長、社會和各級領導的好評。
(1)學生“三自”教育管理特色
學校著力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積極調動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積極性,努力推進全體同學的自主發展。加強團委、學生會組織建設,促進學生會、班委會、團支部的自治管理;推進學生社團建設,開創德育工作新領域和新局面;積極建構學生自主管理的行政體系、人員管理體系和學生社團管理體系。三年來,近40位學生社團幹部受到省市表彰,晨曦文學社兩次被評為市十佳文學社,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書畫寫作大賽先進組織獎、市平安校園、市和諧校園。
(2)體育藝術興趣技能教育特色
學校牢固樹立“身心愉悅、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全面培養學生對體育藝術的愛好,力求幫助學生在廣泛參與的基礎上,形成穩定的興趣,掌握一兩種健身技能和藝術門類, 奠定終身鍛鍊身體和保持健康的基礎,提高熱愛藝術、享受藝術、創造藝術的能力。同時,學校以藝體業餘訓練和特長生培養為龍頭,以選項教學和校本課程推進為主體,以學生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為基礎,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推動學校整體藝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學校的藝體教育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我校先後獲得全國先進藝教集體、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市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體育組被評為市優秀教研組。三年來,學校體育隊和藝術隊先後獲得多項全國及省市比賽獎項,一大批學生摘金奪銀;400餘名藝體考生被各大高校錄取,上線人數位居全省前列;2名學生的發明創造獲國家專利;兩次舉辦市高中體育新課改和業餘訓練現場會,一次舉辦縣藝術選項教學研討會。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體藝工作打造出了強勢特色,已走在全省前列,成為徐州領頭羊。
(3)全員參與、全面普及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學校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積極構建“全員參與、全面普及”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專業心理諮詢教師為主導,以大批骨幹心理指導教師為主體,以班主任隊伍為骨幹,以科任教師、班團幹部、學生積極分子為基礎,在師生中全面開展心理諮詢、輔導、疏導、訪談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積極推進 “學生成長導師制和夥伴制”,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與內在潛力,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校園心理健康教育。以學生心理諮詢互助中心等社團組織為輔助,構建學生心理互助預警機制,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提高教師心理問題的預防意識。2005年我校被確定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基地,2008年被評為省中學自護教育創新示範點、市德育先進集體、市“和諧校園、陽光心靈”校園心理劇比賽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
四、學校管理
在繼承優秀管理理念的同時,學校注重反思和創新。根據學校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人員的崗位職責和獎懲條例,完善了管理網路,形成了符合自身實際、富有本校特色的規章制度體系。完善科學、規範、人文、校本的管理機制,打破層級多、效益低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建立以年級處為實體的少環節、高效益的“扁平化”管理體系。實行中層幹部競聘制、全員聘用制,完善分配製度、人事制度、後勤服務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師生、課程評價制度;堅持校務公開制、民主監督制、教代會審查制,進一步提升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水平。堅持“減負增效”原則,促進各項工作走上了精細化、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我校連續三年在市縣教育督導綜合評估中被評定為優秀等次。
五、未來展望
按照學校發展規劃,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以師生髮展為本”的辦學理念,強化“注重均衡發展,追求整體突破,發揮精英效應,均享優質教育”的工作思路,以“精美生態校園建設工程、教師人才高地構築工程、個性化校本課程研發工程、學校特色培育和輻射工程、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為途徑,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強以學科、學術、學者、學生為主體的國際教育交流,不斷拓寬交流渠道,加大交流力度,建設“歷史傳承與現代交融、改革超越與理性務實”的辦學文化,把我校建成特色鮮明、質量一流、在省內外有廣泛影響、有較強國際交流能力的現代化精品高中。
相關詞條
-
江蘇徐州
古稱彭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華夏九州之一。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徐州[江蘇省地級市]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江蘇徐州[江蘇省地級市]
古稱彭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華夏九州之一。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徐州教育
教育歷史古代書院徐州書院出現於明嘉靖朝。嘉靖年間,江蘇共建書院19所,徐州就占有6 所。即聶靖二十五年( 1 5 46 ) 副使王挺在徐州府城...” ; 嘉請十二年( 1 5 3 3) 主事郭持平在徐州東南五十里呂梁分司建...
教育歷史 教育事業 基礎教育 高等教育 職業教育 -
徐州體育
徐州是體育強市,體育項目眾多,古來民俗尚武。4000年前稱“大彭國”時,即有了彭祖氣功。春秋時期,游泳活動頗盛。漢畫像石中有舉重、摔跤、狩獵、六博、武術...
體育歷史 體育場館 體育組織 體育事業 冠軍名單 -
江蘇省侯集高級中學
江蘇省侯集中學始建於1956年,是1980年省政府確認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通過省教委重點中學驗收,2001年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評估,2004年...
學校介紹 學校沿革 現任領導 校長寄語 著名校友 -
徐州文化
徐州有燦爛多元的文化。一國之歷史,是一國之靈魂;一方之文化,是一方之精神。徐州是彭祖文化、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 “秦唐文化看...
歷史文化 生活習俗 飲食 人生禮俗 行業習俗 -
徐州市
歷史沿革 徐州 清代徐州繁華圖 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彭城始稱徐州。 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徐州市[江蘇省地級市]
歷史沿革徐州清代徐州繁華圖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自此稱...始稱徐州。 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時設...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