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年來,在教學之餘,徐家昌潛心於中國畫創作,為探索當代中國花鳥畫的發展不斷努力。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及省市畫展,多幅作品赴國外展出,深受各界好評。作品曾在多種刊物上發表,並被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文化部等部門收藏,出版有《徐家昌畫集》及花鳥畫技法多種,辭條及作品被輯入《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及《中國當代藝術家畫庫》等。徐家昌現為西泠印社社員,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副主席。社會評價
著名美術史論家王伯敏先生:“家昌潛心求變,精勤不懈,為探索當代中國花鳥畫家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著名鑑定家歐陽希君先生:他的繪畫給你的感受,沒有火氣,沒有霸悍,如春暖花開時節拂過蓮塘的一縷清風,如八月庭院中桂子盛開時的那股清香,脈脈溫情,悄悄“俘獲”你的審美視覺,無形中占據你的心靈。作為花鳥大師陸抑非先生的學生,徐家昌的傳統繪畫功力不可謂不紮實。在紮實之餘,他在筆墨、形式上也力求與老師輩有所區別,有所拉開。這樣的努力一直在進行。
浙江日報高級記者朱國良:40多年的皈依藝術,他總是孜孜以求,筆耕不輟,矢志不渝地為花草傳神,為飛禽寫照。畫家雖結廬人境,但卻淡化浮華,一掃纖塵,心緒早已逸出紅塵,採菊東籬,超然俗物,只求默默耕耘,耐得寂寞,不慍不火不浮躁,不屑一味事張揚,即使名聲在外,已到了“畫到生時是熟時”的境界,也毫不張揚,絕不張狂,還在追求心中的夢想。家昌先生非常重視對前人優秀作品和傳統技巧的研究和吸收,經常閱讀中國畫史、畫論。在世事紛煩、紅塵迷漫的圍城外廂,在別人的觥籌交錯、迎往送來之間,沉湎那簾幽夢,醉於墨海文山,搜盡奇峰當腹稿,善向鳥獸學形態,是他的最愛。縱觀這幾年先生的創作,你會感到他正進入一個神韻世界,花鳥天地,那份心意,傳統積澱深厚,藝術特色鮮明。足顯大氣,頗有靈氣,更富筆墨才氣,極有雄渾之氣。那花鳥的怒放爭鳴,自然中有人心,人心中亦有自然也!顯然,這與畫家熱衷於藝術的完美,追求風格的自成,企望畫風的清新是分不開的。讓人感到畫家的畫風日臻成熟之下,又蘊含多種筆墨。而他那墨凝柳骨,筆挺韓筋的書法功底更是助推他的畫作別有一番蒼勁和靈動,使他終成為一位很有成就的畫家。他的畫風日趨寫心寫性,率真率意,既是繼承師長,又不墨守成規。他善於把花與鳥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出深廣優雅的意境。他以從意兼工的筆法,把前人突出的濃墨大寫,提煉出來,以科學的結構,天馬行空的筆法,自成一體,自成一家。他的畫不是簡單的狀寫、僵硬的臨摹,而是根據獨特的體味和感悟,把濃深的詩意滲透凝鍊於筆墨和造型之中,讓我們看到了他筆下鳥啾成趣的意境,梅蘭竹菊的雅致,讓人感到他傾注無數心血的丹青,往往流露出文人畫傳統的質樸平民情感,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淳樸的鄉土風情。他的花鳥倩影往往鉛華落盡,靈性畢現,為日漸行色匆匆的紛紜繁華,拂來了一股清新的曠野之風。先生的畫風,無疑是受到了潘天壽、陸抑非、吳茀之、諸樂三恩師們的影響,但更多地則是呈現自家風貌,在當代浙派花鳥畫中,別具代表性。他的作品一反構圖飽滿和氣氛上的茂盛,長於花鳥畫疏冷、簡約的特點,喜於馭繁,長於平面穿插,這使他的作品更是耐讀,更見功力。
丹青有味,筆墨多情。徐先生的花鳥畫有著深厚的傳統基礎和創意革新的精神,他始終遵循傳統的傳神法則,採用目識心記“遷想妙得”的創作方法,又注重創新,運用視覺記憶和思考追想的思維活動作畫,顯然,這與畫家追求藝術風格的自成,企望畫風的清新是分不開的。他在幾十年的藝術探索上深深感到,脫離生活就下筆千言,漠視生活就空談造化,那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畫藝上要追求自己的風格,就要對生活和審美不斷更新突破,要有一雙獨特的眼睛不斷去審視生活的厚重和情趣,不斷地將傳統化解開來,以形成自己神似的筆墨。要從文學、美學和書法功夫等學科汲取營養,使個人的作品更有特色,更富特點。正是不倦的讀書和採風,使得他的畫作注入了學問深時意氣平,精神到處文章老的內涵,這讓他的作品更趨深厚,讓人品味到畫外濃厚的書卷氣息和鬱郁古風。先生的畫風也日趨生動,更有生氣,更具生意,筆下畫材十分寬廣,各類禽鳥、花卉信手拈來皆是佳作。而且造型頗佳,富有詩意,“文”氣瀰漫,出神入化。讀他的山水花鳥,人自有一種氣象豐盈、意境邈遠、格義高古、氣韻深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