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據傳,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徐氏祖先徐義龍、徐仁龍、徐禮龍、徐信龍、徐紀龍、徐慧龍兄弟六人由江蘇海州戴村,遷至山東諸城縣,在此擇地而居(現劃分為膠南市)子孫繁衍而立徐家堯。隨後,王姓、李姓、蔡姓、高姓等居民也相繼搬遷至此。
人口耕地
徐家堯村域東西1.5公里,南北2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00畝。2005年有360戶,人口1300人。
經濟概況
徐家堯村歷史上以農為主。舊社會因地少土瘠,生產工具落後,生產方式原始。1949年解放後該村農業生產逐年發展,並相繼興辦了工、副業。到上世紀60年代又開創了建築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通過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到2005年,形成以水庫塘壩淡水養殖、果園、茶園、板栗種植、畜牧養殖、建築、工商等較大規模的支柱產業,村級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1997年該村發展茶園300畝,蘋果園250畝,板栗園350畝,成立了茶葉、蘋果協會,建立了100畝的蘋果、茶葉批發市場,年商業貿易額達500萬元。2005年有個體手工業戶26家,年產值260萬元,全村母豬養殖戶300戶,規模養殖戶30戶,母豬存欄420頭,產值310萬元。2005年,居民人均純收入5568元。
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發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斷增長。徐家堯村幼稚園被評為“全鎮一類幼稚園”,截至2005年,徐家堯村有近15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有12人成長為黨政副處級以上,軍隊營級以上幹部,有5人成為所在行業、單位的高級專業人才。
該村推行了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對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繳納備用保險金。同時廣泛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建立了村級社區衛生所,全村5條街道全部進行石砌,村民素質不斷提高。
獲得榮譽
該村多次被鎮評為“文明村莊”、“先進農村黨支部”、“雙文明建設先進村莊”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