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啟華[上海人( 1952~2003),筆名:南杉,作家]

徐啟華[上海人( 1952~2003),筆名:南杉,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啟華,作家,發表了七十萬字的理論和評論作品,三十萬字的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新聞報導。這些文章和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文藝報、文匯報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魯迅研究、北京大學學報、電影藝術、北京文學、小說界、當代、環球文學、中國比較文學等報刊雜誌上。

文人徐啟華

徐啟華[上海人( 1952~2003),筆名:南杉,作家] 徐啟華[上海人( 1952~2003),筆名:南杉,作家]

出生年月: 1952年8月25日  出生地點: 中國上海

卒 年: 2003年10月31日

地 點:  美國洛杉磯UCLA醫院

曾用筆名: 思燕、明遠、南山、北崗、躍江 最後用的筆名:南杉

個人學歷: 1959-9至1965-8 上海黃埔區鳳陽路第三國小

1965-9至1969-4 上海格致中學(這是所有百年歷史的名校,徐啟華是鳳陽路第三國小65屆唯一考上格致的學生)

1969-4-6至1977 浙江省諸暨插隊

1977-1982-1 北京大學中文學系 1977年以浙江省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工作簡歷

1982-1 上海《文匯報》任記者和「筆會」副刊編輯

1983 擔任文匯報專刊「文藝百家」主編

1984 領導文匯報文藝部

文藝部包括「筆會」、「文藝百家」和「影視與戲劇」三個專刊以及文藝新聞採訪工作。

「文藝百家」集中全國第一流的藝術家寫稿,開展大量藝術問題的討論。1985年徐啟華在版面上組織和發起了 「文學主體性」問題的討論。在全國引起了極為熱烈的反響,受到國內國際三十多家報紙的轉載和討論。

因其1985-1986年出色的工作成績,「文藝百家」獲得1987年評選的上海優秀新聞專版獎。

1991年到2003年曆任職務

1. 文匯報文藝部主任

2. 文匯報「文藝百家」專刊主編

3. 上海作家協會會員

4. 上海新學科學會理事

5. 上海青年理論工作者協會會員

6.《書林》雜誌特邀編審

7.上海青年文學評審

8.上海民眾文學藝術獎評審

9.《環球文學》雜誌編委

10.美國天天日報採訪部主任

11.美國美中導報總編

12.美國神州日報總編

13.美國國際日報主編

14.美西僑報總編

15.「環球文匯」雜誌的總編及總裁

1994年開始,參與美西《僑報》的創辦工作,擔任僑報編輯部主任,總編直至辭世。

2001年起,以「南杉」為筆名,在《僑報》周末的「周末視點」欄目中撰寫時政論文。就國際問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中國社會經濟等問題共發表90多篇文章,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一生的作品

徐啟華發表了七十萬字的理論和評論作品,三十萬字的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新聞報導。這些文章和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文藝報、文匯報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魯迅研究、北京大學學報、電影藝術、北京文學、小說界、當代、環球文學、中國比較文學等報刊雜誌上。

得獎及其社會影響

1. 徐啟華的理論專著《小說社學會初探》獲得1987-1988年華東文藝圖書一等獎和安徽文藝圖書優秀獎。

2. 小說《教學安排》獲得1984年第5期《紅燭集》,全國「紅燭」徵文優秀獎。被收入小說徵文獲獎作品選《人民教育》編輯部1985年

3. 飛出深巷(報告文學)記上海康樂襯衫廠廠長錢永德《時代選擇了他們-----當代新型企業家報告文學集》,上海知識出版社1988年

4. 《吶喊》《彷徨》結構藝術初探 ( 與陳建功 )北京大學學報

1981年第三期北京大學紀念魯迅百年誕辰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5. 試論《阿Q正傳》的悲喜劇特色:《魯迅研究》1984年第一期

6. 心中的先哲(散文)收入《中國報刊文藝編輯作品精選、散文、雜文卷》: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7. 《阿Q正傳》的悲喜劇特色和外國文學的影響(學士論文)

《怎樣撰寫學術論文》(作為範文)中國展覽出版社1985年

8. 路(高考作文):浙江日報1978年4月18日收入《高考優秀作文選評》廣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9. 洛杉磯思絮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2年出版

一生之最

最後的墨跡:《病友》、《生命的喜悅》

個人愛好:品茶、讀書、寫作、與朋友聊天、收集字畫……

最愛的花木:竹、牡丹、荷花

最愛的顏色:紫色

最愛吃的菜餚:紅燒蹄膀

最愛吃的零食:雲片糕和杭州小葡萄

最喜歡的音樂:貝多芬(崇拜音樂家的音樂作品和人格)

最愛聽的歌曲:蘇聯歌曲(「山楂樹」等)

最恨的事:窮的太窮、富的太富,最恨貪官。

最希望看到:中國可以民主選舉、中國可以自由辦報

一生最喜歡的職業:醫生

喜歡的書: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老人與海

熱愛生命

聊齋志異

紅樓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