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建國前,後瀝有集市“後瀝圩”,商鋪20多間,小檔擺賣更多,圩期常設,圩市繁榮;除本地人集市買賣外,還有經羚羊峽的廣東、廣西過客;流通貨物有穀米、山貨、蔬菜、三鳥,還有很多西江漁民上岸擺賣河鮮。
建國後,後瀝為傳統糧產區,以種植水稻為主。建區後,大量農田被徵用。2011年,有水稻面積250畝,魚塘面積850畝,其他種植面積365畝。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以工業廠房和土地出租為主。2011年,集體經濟總收入28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0萬元,工業收入190萬元,其他收入20萬元;人均純收入6750元,人均分配718元。轄區有西江漁港、順水漁村、大家樂漁村等多家河鮮酒家。
地理位置
西江支流後瀝涌流經社區各個自然村,村莊分布後瀝涌兩岸。後瀝涌原匯瀝湖水,自1967年景福圍堵塞水基竇後,不再匯瀝湖水。集水面積47.19平方公里,主流長17.9公里。1955年建成鼎湖截洪渠,羅隱水主流亦截入該水。
人口構成
黃村有黃、陳、何、張姓;大社有黃、吳、鄧、姚姓;新村有黃、鄧、吳、李、梁、陸姓;桂灣有梁、鄧、羅姓。
黃村黃姓,先祖江南人,後遷金利三甲,明嘉靖年間黃彥德從金利三甲來居。明代,吳希賢從桂城水坑村遷居後瀝大社村,後代又分居後瀝新村。明萬曆年間,梁維就由沙浦桃二公墳遷來坑口白水塘村,後代於抗戰期間遷居鄰村桂灣村。
歷史發展
羚羊峽是西江水路交通之“咽喉”,自古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漢代以來歷朝都在羚羊峽設兵布防。明萬曆四年(1576年),兩廣總督凌雲翼調整旗軍哨、游哨駐防地段,由惠州衛調來右游哨駐羚羊峽,後由潮州衛的旗軍哨駐羚羊峽;清代曾設肇慶協水師在峽下布防,設立營哨、水汛、塘汛等軍事據點。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部將步騭率兵2萬從廣信(今封川)沿江直下,與吳巨舊部衡毅、錢博混戰於羚羊峽口;衡毅與其部下投水,溺死1000多人。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南海縣黃蕭養組織 民起義,聚眾萬餘人轉戰至羚羊峽。次年8月攻占廣州,稱“東陽王”。黃蕭養率萬餘人進攻肇慶府,與明守將參政戴弁水戰於羚羊峽。
位於後瀝羚羊峽口北面山麓的碉堡,為民國八年(1919年)桂軍將領林虎率師襲肇後任肇陽羅鎮守使時所建,用於控制西江“咽喉”要地。民國12年(1923年)3月26日,粵軍西江總指揮魏邦平會同梁鴻楷及海軍艦隊復攻肇慶,桂軍從金利退守羚羊峽碉堡,後又被迫退入肇慶城。這個碉堡見證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的歷史,2010年被列為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羚羊峽峽谷北岸、距江面數十米的峽山旱路,從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高要知縣陸駒開始修路築橋;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水坑人陳一龍捐資鑿石開路,峽路基本修通;清嘉慶二年(1799年)高要知縣裴盛清再加以維修,古道才完整,時為鼎湖至端州唯一驛道。
後瀝社區現有百年古樹10多棵,有古建築“仁侯黃公祠”。農曆二月十三日為黃村“大王誕”,是日各家各戶宴請親戚朋友,歡聚一堂,以祭祀“洪聖大王”,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設立文明書院。建國後設立後瀝國小,1968年國小附設國中班,1981年國中班撤併入龍一聯合初級中學。建國後至2011年,有大專畢業生30人,研究生1人。
20世紀70年代,廣利衛生院在後瀝設門診部,常駐醫生有李萬莊、鄧玉佳等。2011年,社區有衛生站2所,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065人,參保率100%;有80歲以上老人27人,其中80~89歲23人,90~99歲4人。
2004年以來,社區不斷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投入80多萬元,建有籃球場2個、桌球室2間、文化室6間、農家書屋1間。2008年,黃村獲“肇慶市生態文明村”稱號;至2011年,修建硬底化道路總長3公里;建有公園綠地總面積500平方米;建有公廁7所;設定精神文明宣傳視窗(欄目)7個。
2006年居民開始使用自來水,1992年居民家庭開始安裝固定電話。2011年,村民電話用戶200戶,電視用戶350戶,村民擁有汽車40輛。
2009年7月,後瀝社區被肇慶市委、市政府授予“2005年至2008年度肇慶市平安建設先進村(社區)”稱號;2003年至2010年,獲市“無政策外出生村”稱號;2009年9月,被廣東省司法廳、民政廳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稱號;2010年9月,被廣東省民政廳授予“‘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