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概況
地名釋義
河瀝溪,即東津河下游。約在晚唐時,東津河稱“東河”,中津河下游稱“波瀝溪”,東河與波瀝溪會合後,分別取兩條河流的第二字“河”、“瀝”組成交匯後的河流名,即“河瀝溪”。河瀝溪,它從東津河與中津河交匯處,下行至西津河會合處(古稱五河渡),此段河流名為河瀝溪。河瀝溪鎮位於河瀝溪兩岸,2001年區劃調整時,設立河瀝溪街道,以境內河瀝溪河流為街道名,是沿用河瀝溪原鎮名。
集鎮成因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在南扼徽浙贛山區、北控宣廣丘陵平原的戰略要地宛陵縣南部置寧國縣、懷安縣,河瀝溪屬於懷安縣管轄(唐天寶三年歸併寧國縣)。河瀝溪東有官山、老虎山(舊名泉山)拱衛,南眺雞山,西有巫山(舊名嵩山)環護,北有屏障燕子山(舊名洪公山)、獅子山,中有小平原。東津、中津兩條河流在雞山前交匯,從河瀝溪北穿而過,與西津水匯合流入水陽江,過宣城、達蕪湖,入長江。寧國東南部竹、木、柴、炭資源豐富,主要靠紮成竹、木排靠河流運輸。河瀝溪豐水期的夜晚,寬近200米的水面上上下下停滿了木竹排,放排工人達數百人住在兩岸的旅館、酒店、居民家。河瀝溪成了不夜城。河瀝溪水清澈,水量大,水面平穩,平時每日有小帆船、兩頭翹船、烏漿船、蟒船(載重近10噸)、紅漿船(吃水淺、航速快)等客艇、貨船、烏排穿行河面。陸路西通徽州的各縣乃至江西,南通昌化、於潛、安吉、臨安,東至廣德、泗安、長興、湖州、無錫、上海,北通宣城、涇縣、蕪湖、金陵,由此河瀝溪成為皖南、浙西北地區較大物資集散地。
站在巫山嶺上觀看河瀝溪如同由東向西飛翔的鳳凰,故稱鳳凰地。河瀝溪西馬路為鳳首,東津橋似頸,河沿街、小溪口如兩翼,正街為其身,官山、老虎山為其尾,為聚財興旺之地。便捷的交通,豐富的水源,是人類最佳住居地。河瀝溪自懷安縣建立時,就已形成了村莊,到唐代水路碼頭已成雛形,唐中期,司空曙送《夏侯審赴寧國》的詩,便是佐證。
區劃變革
明清時期,河瀝溪屬坊市都和雞山鄉一都、四十二都。明嘉靖時期設坊市都,河瀝溪為寧國縣五大市鎮之首。民國初年為河瀝溪鎮,民國21年改河瀝溪鎮稱同善鎮,民國24年屬第一區管轄(駐地城裡),民國29年又改稱東津鎮,民國34年復稱河瀝溪鎮。
解放後,設城廂、津南、津北、小溪、同善、楚榮6個行政村。1952年劃鄉建政時設河瀝溪鎮和西津鄉。1956年,河瀝溪鎮與西津鄉合併,仍稱河瀝溪鎮,下設東馬路、西馬路、正街、西津、城廂居委會和蔬菜、津北、津南大隊。1961年,復設西津鄉。1984年又將西津鄉所屬8個村併入河瀝溪鎮。1987年轄東馬路、西馬路、正街、西津4個居民委員會26個居民小組和嵩合、塢村、津南、津北、潘村、雙龍、獨山、楊家山、蔬菜9個行政村113個村民組。
2001年區劃調整,設立河瀝溪街道,以原河瀝溪鎮橋東、橋西2個居委會19個居民小組及嵩合、塢村、蔬菜3個村和原畈村鄉畈村、高橋、嚴村、八里、九宮、荊虹、長虹7個村,原平興鄉濱口、泉水、平興3個村併入河瀝溪街道。駐地為河瀝溪。
河瀝溪街道現轄橋東、橋西2個居委會和河瀝溪、畈村、長虹、平興4個行政村,總人口數30000餘人,常住人口32000餘人。鐵路皖贛線,公路慈張線、宜黃線、省道104線通過此境。
數度繁華
南宋遷都臨安後,曾和金國簽訂和約,一度處於和平狀態。寧國為京城臨安近鄰,在南宋初期,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呈現繁榮景象。文化的發展尤其顯著,南宋時期寧國走科舉之路的士子為歷朝之最。河瀝溪是寧國通往臨安的水陸要道,陸路由河瀝溪往東南過唐舍嶺、千秋關、馬頭嶺到達京城臨安。水路由南到達獅橋、寧國墩,再轉陸路通安吉、臨安。特殊的地理環境,河瀝溪聚集了大量的官兵、官方物資中轉站、中原富戶移民、南北商人等,故南宋時期,河瀝溪首次出現最為繁華景象。
明代近300年期間,社會穩定,人們居家樂業,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在手工業、商品發展的背景下,勞動產品有剩餘。寧國百姓出賣更多的農副產品換取銀兩,以豐富自己的生活。糧食、棉花、棉布、生絲、瓷器、鐵器、桐油、木炭、生漆等大量投入市場,成為交換的商品。加上河瀝溪大橋的建成,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地理條件的河瀝溪,形成集市。從事手工業、商業者以土著人為主;間有徽州、宣城、涇縣等地商人,到縣內外山區集鎮收購各色山貨物品;亦有商人從宣城、蕪湖等地販來糧食及絲綢、布匹等物品,通過河瀝溪周轉流向周邊鄉村。
明末清初的戰亂,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經過“康雍乾”時期的穩定治理,經濟得到緩慢復甦。鼓勵農民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面積,發展手工業生產,社會經濟逐步提高,人口增多,到嘉慶二年(1797)寧國縣人口達367450人。商業門類增多,形成正街、小溪口街、河沿街(半邊街)、河西街四條主要街道。河瀝溪人口之多、商店之多、街道之盛,遠甚於縣城。
寧國縣經過太平軍之亂(1856—1864),加上瘟疫爆發,死亡枕籍,人口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河瀝溪的繁華早已蕩然無存。清同治五年,政府詔令湖北、湖南、河南、安慶、徽州等地百姓遷至寧國縣墾荒種地,經過數代人的勞作,河瀝溪的社會發展慢慢恢復到兵亂前的水平。民國11年(1922)在文昌宮舊址設立電報局。民國23年(1934)經過寧國的京贛(即今皖贛路線)鐵路建成;暮春修成穿行寧國縣的蕪屯公路,公路建成後增闢了東馬路和西馬路;3月河瀝溪商人曾集資在河沿街創辦耀明電燈公司(次年冬停辦)。特別是抗戰時期寧國縣處於國統區的前方、淪陷區的後方,駐軍在此集結、換防,淪陷區若干省縣機關遷入(據統計寧國境內增加30餘萬人)河瀝溪的人員達15萬之多。戰亂失業的市民以經商謀生為多,除原有的正街、小溪口、河沿街、西馬路街道外,民國初期形成湖北街(多數為“湖北人”在此居住)。河瀝溪大小店鋪達140多家,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的商業物品和手工作坊一應俱全。因人流量大,旅社、飯店、浴池、藥店、理髮店數量都比戰前增加許多。夜晚,正街、小溪口、西馬路燈火輝煌,夜如白晝。
旅社——抗戰前10家,勝利前後發展為20家。著名的有寧陽公寓、京贛旅社等。
菜館——抗戰前10家,勝利前後增加到30家,如:小溪酒家、江南酒家、江復興菜館、大中華菜館等。
浴池——戰前男池3家,分布在小溪口、河沿街和西馬路;女池2家,分別在涇縣會館和河沿街。戰時增設男池1家,位於西馬路。
理髮店——戰時理髮店9家,有理髮師43人。
照相館——早年河瀝溪無此行業,偶有“跑碼頭”的攝影師住店為人拍照。民國十七年(1928)浙人洪芳洲來到河瀝溪,租賃市房始創“宜我軒”照相館於西馬路。民國《寧國縣誌》卷首九張珍貴的風景照片(即寧國八景加寧陽公園)為洪芳洲所攝。民國十九年,“中華”照相館開業於下街頭。戰時“華美”照相館開業於河沿街。
河瀝溪的加工作坊,除大、中型雜貨店設糕餅、燭坊外,還有油坊2家,漕坊5家,醬園5家,機坊8家、中藥店4家(戰時8家)、西藥房2家、豬肉店18家以及礱坊、磨坊、糖坊、豆腐店、黃煙店等等。
古蹟遺址
河瀝溪大橋
明朝嘉靖元年(1522),寧國胡樂人胡珂捐資二千兩,在河瀝溪興建“永福橋”(今名河瀝溪大橋)。又名東津渡橋,為九洞橋,橋上建亭三十九間。嘉靖五年(1526)毀於洪水。嘉靖十年(1531)冬,胡珂捐銀五千兩復建之。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縣范鎬建“河瀝溪橋亭”,匾曰“畫橋流水”。作《畫橋流水記》曰河瀝溪大橋為:“高阜若長虹”。民國時期,河瀝溪大橋是寧國歷史上八大景之一。
河瀝溪大橋多次重修。清乾隆五年(1740)重修,乾隆五十五年(1790)又大修,成為陸行通道。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修為石拱橋,九孔。民國二十二年(1933)進行整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蕪(湖)屯(溪)公路通車後,被利用為公路橋。
徐雲濤,號壽昌,原籍桐城。清末,隨父徐榮福遷居寧墩。歷任寧國縣議會副議長、財政管理處主任、區長等職。民國23年(1934),致力於編纂《寧國縣誌》,任總採訪兼分校主任。工詩文,有《題東津河大橋》:誰把長虹貫大河,當年建者說胡珂。題名不必要司馬,且看輕舟盪碧波。
1937年夏天,國民黨軍隊四十餘萬人退往皖南一帶,寧國境內達三十多萬。駐屯溪的國民黨32集團軍司令上官雲相,命令駐寧國的工兵營炸毀河瀝溪大橋,以阻止日軍向皖南進攻。當時寧國的士紳分析認為,日軍進攻皖南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將這座明代古橋炸毀了,實在太可惜。便到霞西,請在家休養的國民黨軍夏軍長,向上官雲相求情,不要炸毀河瀝溪大橋。通過夏軍長做工作,終於使大橋免除被炸。
1937年7月16日至1942年5月27日的五年內,日機先後對寧國縣進行了40餘次狂轟亂炸,其中多次對河瀝溪大橋進行轟炸,慶幸的是大橋安然無恙。
解放後,1950年縣政府撥款重修,1954年加固橋墩。大橋西頭一橋孔埋在土裡,為了拓寬河道,便於排洪,政府決定挖空橋孔里的土。1957年冬天開始,對大橋西頭橋孔上下遊人家進行搬遷。上游有陳氏西美池(浴池),西美池在當時乃至民國時期,是河瀝溪最大的浴池。下游是水利局幹部劉明達家。房屋拆除後,開挖河道,清理橋孔,參加施工人員上千人,劉占敖負責整個工程。直到1958年8月才完工。同年將條石路面改建為泥結碎石橋面。1963年橋面鋪設柏油路面。1972年由徽州公路總站工程隊進行整修,加固墩台,拓寬橋面,兩側各建懸臂樑人行道,西端南側建有橋頭堡,1973年2月竣工,橋長148.5米,車行道寬7米,高達11米。
1995年,寧國縣政府又在河瀝溪大橋下方新建了一座五孔石拱橋,橋長191米,寬7米,高11米。復橋的建成,宛如雙道彩虹架在河瀝溪兩岸,使河瀝溪大橋更加雄偉壯觀,交通更方便了。
該橋古稱“江浙之孔道”。今為慈張公路咽喉,蘇、浙、皖、贛四省公路要衝。據測定,通車量達到日均5000輛。
寺廟
(1)太子廟,位於正街東頭老傘廠一帶,供奉初唐官拜歙州都督、越國公汪華第九子。
(2)準提庵(祖師廟),位於河瀝溪小溪口老虎山下供奉黃檗禪師。
(3)將軍廟,將軍廟位於河瀝溪老虎山腳西南方大路邊,祭祀俞縱(字君純)。晉懷帝時(307—313),河澗郡俞縱任征西大將軍,隨帝南征。公元328年蘇峻作亂,宣城內史桓彝兵敗,退守廣德,次年派俞縱守蘭石關(今涇縣東南七十里),與蘇峻部將韓晃相遇,俞縱寡不敵眾,左右勸其退兵,俞縱曰:“吾受桓侯(指桓彝)厚恩,當以死報之。吾之不可負桓侯,猶桓侯之不負國也。”遂力戰殉難。唐晚期,寧國俞氏後裔立廟祭祀。
(4)關帝廟,位於河瀝溪河沿街中段,祭祀關羽大帝。
(5)祠山殿,位於河瀝溪大橋西岸街西頭,供奉祠山大帝。
(6)火神廟,位於河瀝溪大河西岸街南田畈,供奉火神。
(7)慈善廟,位於河瀝溪大橋西端北首,供奉觀音菩薩。
(8)大仙廟,位於老虎山西首半山上,建於民國23年,當時赫赫威靈,轟動遠近,香火十五年不衰。
古陶瓷遺址
獅子山古陶瓷遺址,位於河瀝溪街道辦事處所在地辦公大樓的後面獅子山上。獅子山朝南的山坡上,全是南宋時期燒造陶瓷的龍窯窯址,地下遺留許多宋代的四系陶瓷罐子。經考察,此種罐子系裝毒藥用,打仗時,箭頭在罐里蘸上毒藥,再射向敵人。
會館
河瀝溪在解放前有:涇縣會館(位於小溪口,清光緒三十四年建);
旌陽會館(位於小溪口,民國四年建,後更名為旌德會館);
湖南會館(河沿街下首,民國二十一年建);
江西會館(位於西馬路);
湖北會館(位於湖北街接近河沿街,民國二年建,後遷往城裡東門內);
廬和會館(民國三年建,後遷往城裡城西正街)等。
古建築
鳳家大屋
清光緒年間,鳳運祥(別名彩祥)從涇縣來到寧國,擺攤子,靠勤儉持家,一點一滴的節省,慢慢地積蓄。民國初年,在河瀝溪上街頭購地建築風家大屋,正門樓上匾書“眾德堂”三個大字。大屋占地三畝有餘,前有照壁牆,後面有花園。正門黑漆大門,兩邊有對石獅子,東、西、南、北四門,中間兩個天井,四水到堂,內走廊,正門進來是正廳,有屏風,擋著後門,東門對街,西門接側屋。均樓上樓下,房屋寬約30米,長約50(加側屋在內)米。1977年賣給計量所作他用。現已毀棄。
朱家大屋
位於小溪口衛國巷內。原有房屋20多間,主房有廳堂、過廂、天井,臥房,還有油坊、槽坊、豆腐店等作坊。民國年間,朱家敗落後,賣給程氏。抗戰時期一度闢為賭博場。解放後房管局將其拆除,建成平房。
劉家祠堂
位於小溪口保家巷,解放後,政府征糧無處裝,將劉家祠堂作為倉庫裝公糧。
文昌宮
在縣城河瀝溪河西街南側(位於今河瀝溪郵政局一帶),清嘉慶十六年(1811)知縣蘇景眉倡建,每歲春秋致祭。鹹豐(1851~1861)間遭兵燹。光緒(1875~1908)初復建。民國11年(1922)在其址設電報局。已廢。
工業“新高地”:
堅持工業強處的理念,積極最佳化發展環境,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境內現有工業企業116家,其中規模企業18家。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8.9億元,工業總產值達6.2億元,年工商稅收5040餘萬元,位居寧國市鄉鎮、街道首位。2006年6月寧國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河瀝溪整體納入省級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的河瀝溪園區建設大會戰正如火如荼,一個嶄新的工業新高地正悄然形成。
城郊“新農村”:
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大力發展城郊農業。現已形成竹製品加工、花卉苗木、無公害蔬菜、畜禽養殖等四大農業基地。並成立了花卉苗木協會、竹製品加工協會、瓜蔬專業合作社等5家農業專業合作組織,2008年全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700元。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辦事處每年投入30萬元以獎代補專項資金。2006--200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寧國市新農村建設一等獎。
東部“新城區”:
圍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設“東連”的戰略構想, 辦事處堅持以城市規劃為龍頭,以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為突破口,以招商引資和市場化運營為抓手,建設了河瀝溪寧鑫商貿城、中津花園、津三角大市場、商貿交易批發街坊等一批重點項目。同時,寧國市經濟開發區河瀝溪園區,正按照現代化、高起點的建設目標,逐步打造成為以工業為主體,集產業、居住、服務、生態為一體的現代城市新區。
交通“新樞紐”:
河瀝溪境內省道慈張線、河塘線、宜黃線穿境交匯,交通十分便捷。近年來,寧國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快河瀝溪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河瀝溪城市路網正迅速拉開。東津新建的金橋與即將動工的金橋路連為一起,成為河瀝溪連線寧國主城區的又一條主幹道。省級開發區河瀝溪園區的主幹道路東城大道、振寧路,直接與省道宜黃線相連線。規劃中的寧宣杭、揚績高速公路,也在河瀝溪交匯,並在平興村預留了出入口,必將成為寧國連線蘇浙滬地區的快速通道。特別是寧國市長途汽車站東遷河瀝溪,必將加速寧國市交通新樞紐的形成。
和諧“新發展”:
辦事處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推進社會和諧進步。綜合服務和管理功能不斷加強,綜合治理、計畫生育、民政、黨管武裝、安全生產、文明創建等項各項工作連續多年名列全市先進行列。辦事處先後多次榮獲“宣城市先進基層黨工委”“宣城市雙擁先進單位”、“宣城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寧國市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寧國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