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目錄
序 萬夏 選編者序 瀟瀟
選編參考書目
英譯目錄
上卷:
柏樺
張棗
陳東東 《秋日斷章》、《孔雀斷章》、《在南方歌唱》(600行)
海子 一個選章(250行)
西川 《激情》、《近景和遠景》(500行)
呂德安
翟永明
王寅
萬夏 《空氣·皮膚和水》(6 00行)
張真
石光華
莫非
阿曲強巴
馬高明
劉漫流
黑大春
鬱郁
鄒靜之
陸憶敏
馬松
雪迪
丁當
童蔚
吉狄馬加
何小竹
朱凌波
楊遠宏
大仙
海雷
小君
瀟瀟
下卷:
李亞偉 《旗語》(450行)
孟浪 《凶年之畔》(500行)
歐陽江河 《懸棺》(350行)
宋琳
張小波
宋渠、宋煒
韓東
嚴力
潘家柱
鐘鳴 《樹巢》(1500 行)
虹影
楊黎
藍馬
駱一禾 兩個選章(120 0行)
林雪
馬崧
默默
郭力家
廖亦武
黃燦然
余剛
王強
孫建軍
吉木狼格
胡冬
趙野
刑天
孫文波
肖開愚
吳克勤
周倫佑
劉太亨
于堅
唐亞平
南野
黎正光
車前子
梁曉明 《各人》
邵春光
俞心焦
伊蕾
選編者序
“朦朧詩”是個十分含混的後設概念,這個指稱可能是對新時期詩歌本質的一 種誤解。正如“朦朧詩”一樣,“後朦朧詩”這一提法也是不夠科學的,但我 們又暫時找不出一個更確切的名稱來涵蓋從80年代伊始到90年代初這一特 定文學時期的詩歌現象。
我們在編撰這套叢書的過程中,一直被這本書的書名所困擾,就這個問題我們 徵求了在成都地區的柏樺、楊遠宏、鐘鳴、翟永明、孫文波、宋煒、石光華、 楊黎等詩人的意見,以及近期先後到過成都的阿曲強巴、陳東東、黃翔、默默 的意見。在編選過程中,我們還通過各種聯繫徵求了北京詩人芒克、鄒靜之、 西川、唐曉渡,上海詩人王寅、孟浪,以及在海外的張棗、王家新等詩人的意 見。詩人們本著自身的經驗和態度對本書的書名提出了若干有見地的值得商榷 的不同觀點,除一部分人同意《後朦朧詩全集》為本書的書名外,另外還有《 朦朧詩之後詩歌全集》、《中國當代先鋒詩歌全集》、《漢詩》、《中國現代詩全集》、《第三代人詩歌全集》、《中國當代實驗詩全集》等名稱為本書的 書名。我們考慮到這套叢書性質的連貫性和版本名稱的一致性(《前朦朧詩全 集》、《朦朧詩全集》、《後朦朧詩全集》),並且鑒於“朦朧詩”這個詞在 國內基本上已約定俗成為新時期詩歌的特定指稱,以及海外漢學界對這個指稱 的認同,因此,我們仍然決定採用《後朦朧詩全集》為本書的書名。即使這樣 ,我們對這個書名仍不瞭然。
80年代初,新時期詩歌開始進入繁榮階段,到80年代中後期,中國大陸出 現了近千個詩歌社團和上百個詩歌流派,當代詩歌在短期內猛然達到了“超級 繁榮”的巔峰狀態。儘管這種狀態良莠不齊,十分混亂,但詩人寫作的焦點從 相對單一的情感逐步滲透到廣闊的世界背景以及現代人孤獨、敏銳和脆弱的個人心靈的各個角落。近年來,反映這一時期的詩歌版本多不勝舉,但無論是民 間的交流詩集,還是國家的出版物,都只局限於零散的、局部的和階段性的記 錄。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詩歌全集總結“朦朧詩”之後的詩歌進程。因此無 論作為當代詩人經典範本,還是作為研究者手中較為權威的資料,出版本書成 了當務之急。我們希望這部詩歌全集不僅向世界展示中國現代詩歌的宏偉歷程 ,而且還能為海內外學者研究中國現代詩歌提供第一手客觀的全面的參考資料。
本書輯錄了從80年代初至今這段文學史中最富成果和影響的73位詩人的力 作。他們在藝術上膽識、才華和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使他們的詩歌充滿靈感 ,大膽而又深刻。這些詩人中,雖然有些已暫時擱筆,甚至已完全放棄了寫作 ,但考慮到他們在這段文學時期的代表性,所以仍然將他們入選。
這本書的遺憾在於,有些重要詩人以及極好的代表作品未能入選,原因是即缺 乏他們的資料,又無法與他們及時取得聯繫。我們爭取在下一次的版本修訂 中增補進去。
該書收選了1500首、5萬3千多行的代表作品,記錄了73位詩人在這一 時期的心靈歷程。在選編時,我們儘量側重詩人最近幾年風格趨於成熟的力作 ,同時又兼顧了詩人在各個創作階段的代表作品。
在已有的各種出版物中,詩人最具代表性的長詩因各種原因只能以選章的形式 發表出來,這是詩歌的遺憾。本書在編選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力求將詩人 最富於強烈感情最具才氣的長詩完整地呈現出來,那振翅凌空的氣勢和豐富多 采的想像使這本詩歌全集充滿了活力。除駱一禾的長詩《世界的血》、海子的 長詩《土地》因篇幅太長,只好忍痛割愛,選收了駱一禾的兩個選章(120 0行)、海子的一個選章(250行)。其餘的如鐘鳴的《樹巢》(1500 行)、李亞偉的《旗語》(450行)、孟浪的《凶年之畔》(500行)、 陳東東的《秋日斷章》、《孔雀斷章》、《在南方歌唱》(600行)、西川 的《激情》、《近景和遠景》(500行)、萬夏的《空氣·皮膚和水》(6 00行)、歐陽江河的《懸棺》(350行)等都完整發表。
本書目錄的英文翻譯由柏樺和潘家柱負責。校對工作除四川地區的作品大部 分由詩人自己校對外,其餘的由陳廖女士為本書的二校負責。在此,特向她和 這些詩人表示感謝。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心和大力支持,特別要感謝老詩人孫靜 軒先生在百忙中為了這部書的早日出版而向出版界大力推薦。還要感謝一大批詩人朋友,他們是芒克、阿曲強巴、鄒靜之、張海雷、孟浪、陳東東、楊遠宏 、柏樺、翟永明、鐘鳴、孫文波、宋渠、宋煒、楊黎、藍馬、馬崧、李躍武等 ,他們有的為本收提供了珍貴的詩歌資料,有的主動為外地詩人的作品校稿。 在此,我們還要特别致謝四川海聯書社的曾廣謙先生、賴琪先生,深圳大學國 際公共關係公司的楊路先生,海南省川島實業公司的王延軍先生、肖幼娟女士 ,如果沒有他們的鼎力資助,本書的出版是難以想像的。
一部厚達2100頁的詩歌全集,在兩三個月內就編撰成書,的確時間倉促, 而且人手有限,再加上編選者的水平局限,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我們希望能 聽到多方面的意見,以便本書再版時加以修正補充。
這部詩歌全集的生命力還在於每兩年一次的版本修訂,以期達到“編年史”和 “全集”的目的。我們增補新作品和新詩人的主要選擇依據是詩人的個人專集 、詩歌同仁刊物以及國家的各種詩歌出版物。其次是詩人朋友的推薦。因此, 我們希望今後能不斷收到新出的各類版本的詩歌讀物,掌握增補的第一手材料 。在這裡還特別鼓勵新的、更年青的詩人們寄來大作。我們對此寄予厚望。
本書參考了二百多種民間文學刊物和國家出版物的詩歌資料,現列於書末以供查閱。
——瀟瀟
一九九三年六月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