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庵村

後庵村共有4個自然村,村域面積為17.6公頃,人口746人,經濟發展迅速,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社會福利也得到很好發展。

基本信息

村莊由來

建國後,1949年秋成立農會,冬季進行土改。1953-1954年成立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與考院村合併,成立了高級社,名為“新勝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受自然災害的影響,1961年原“新勝社”取消,該村與考院村各自命名。1965年,因後庵街的東段在此,遂命名為後庵大隊。1981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後庵大隊更名為後庵村。

政區人口

該村共有4個自然村。其中一村地屬即墨老城區,距即墨市政府1公里,東與東關村和原利民食品廠相連。北與即墨古城牆交界,西與新建村和舊縣衙接壤,南與中山街相鄰。二村距即墨市政府1.5公里,東與關東村相連,北與藍鰲路交界,西與東關村接壤,南與東關村相鄰。三村距即墨市政府2.2公里,距開發區管委2公里,東與考院新村相連,北與鶴山路交界,西與新建村接壤,南與新生村和新建村相鄰。四村距即墨市政府2.5公里,距開發區管委1.7公里,東、北分別與宅子頭村相連,西與城東二路接壤,南與鶴山路相鄰。

村域面積全村區域總面積為17.6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9公頃,工業用地9公頃,居民用地5.34公頃,建設用地0.36公頃。

2003年,該村共有居民235戶,總人口746人。60歲以上的95人。全村主要有江、胡、劉、周、林、趙、黃、史、戴等94姓,其中江姓最多。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1949-1976年,村莊建房多以磚泥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9平方米。1976年因中山街拓寬,拆除本村農房8處,同年,在胡家園徵用本村土地20畝,規劃建設第一個自然村。1980年以後,村莊建房多以磚、石結構為主。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5平方米左右。1988年該村徵用本村土地50畝,用於規劃建房100戶,解決村民住房困難。至2001年,人均居住面積為20平方米。

1993年,集體出資40萬元,村民要房戶集資120萬元,在藍鰲路11號建起5層辦公商住樓。1999年,集體投資260萬元,在鶴山路中段新建4層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從1994-2002年,修路投資180餘萬元,村莊12條主幹街道,計3萬平方米全部硬化。同期,投資100餘萬元購置變壓器和電力網改,解決了村內企業和村民用電。2000-2002年,村集體投資60餘萬元,整修、鋪設自來水管道3000米,解決了村內企業和村民的用水問題。全村的自來水入戶率達100%。

1993-2002年,共投入230餘萬元用於村莊的各種建設。其中投資50餘萬元用於村莊的亮化、綠化及辦公設施的配備。1997年被即墨鎮委、鎮政府授予“村莊規劃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2年被經濟開發區授予“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建國初期,該村有土地260畝,主要耕種有小麥、玉米、高糧、地瓜、穀子等糧食作物和大豆等油料作物,糧食平均畝產150公斤,總產39000公斤,農業產值為0.4萬元。1955年,該村以胡敦堯、蔡繼瑞、江志瑤為主,成立初級社,農作物畝產量達200公斤。1956年,成立高級社,多戶村民入社,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糧食畝產量達220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該村農戶全部入社,農業總產值達到0.8萬元,平均畝產糧食220公斤,總產57200公斤。1973年購進“195”拖拉機1台,用於農業生產。同年打機井4眼,修主水渠2條。1975年購脫粒機4台,購“290”拖拉機2台,修主水渠2條,打機井4眼,農業機械總動力160馬力,農業總產值為4.8萬元。1981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1976年,因規劃建設新村用地25畝。1988年,即墨一職專建校,徵用村土地40畝。同年,該村徵用本村土地50畝建第二個自然村。1992年,村徵用土地110畝,用於開發建設。1992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0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到2003年,村經濟總收入148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3元。

1966年,村投資1.5萬元建起第一個集體企業,即紅衛磨坊,有職工15人,年產值8萬元,主要從事小麥兌換麵粉和掛麵加工等。1981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紅衛磨坊關閉。1988年,村投資5萬元,引進第一家私營企業新藝鐵絲網廠,廠房占地70平方米,職工12人,年產值10萬元,上交利稅7000元。1992年更名為鐵絲製品廠,1995年遷至現址。1992年後庵徵用本村土地110畝,建立第一個村級工業區,建設廠房1萬餘平方米。1994年,引進內資企業4個,分別是即墨後庵建築工程隊,有職工50人,固定資產20萬元,廠房500平方米,場地7500平方米,年產值80萬元;即墨新藝儀器儀表廠,廠房450平方米,投資50萬元,職工30人;即墨新藝鑄造廠,投資40萬元,職工25人,廠房400平方米;即墨新藝裝璜公司,投資40萬元,職工20人,廠房500平方米。以上4個企業於2000年底外遷。1995年,該村引進企業4個,其中台灣新銳企業有限公司,計畫投資100萬元,已到位資金20萬元,有職工60人,占地450平方米,由於管理不善,1996年被迫關閉;即墨儀表元件廠,投資150萬元,職工55人,廠房600平方米,1997年外遷;青島即墨標準件廠,投資30萬元,職工30人,廠房450平方米,1997年外遷;即墨新藝花生機械廠,投資60萬元,職工66人,廠房700平方米,2000年底外遷。1996年,該村引進企業2個。其中即墨鑫利達包裝公司,投資30萬元,職工30人,廠房350平方米,2000年底外遷;即墨新藝食品廠投資40萬元,職工40人,廠房450平方米,2000年因拆遷廠房而外遷。1997年,該村引進企業3個。其中即墨新藝抽紗廠投資30萬元,職工30人,廠房550平方米;即墨永聯織帶廠投資40萬元,職工35人,廠房300平方米;百富特服裝有限公司投資50萬元,職工40人,廠房350平方米,2000年3個企業外遷。1998年,該村引進企業3個。其中青島市染整技術開發公司投資150萬元,職工70人,廠房450平方米;即墨市卓越印刷有限公司投資40萬元,職工30人,廠房300平方米;即墨新藝工具廠投資50萬元,職工20人,廠房300平方米,2000年3個企業外遷。1999年,該村引進企業4個。其中青島寶石電子器材有限公司投資100萬元,職工70人,廠房500平方米;青島即墨金程橡膠廠投資200萬元,職工30人,廠房450平方米;青島紅紡製衣有限公司,投資60萬元,職工22人,廠房400平方米;即墨新藝拔絲廠,投資20萬元,職工8人,廠房150平方米,2000年4個企業外遷。2000年,該村引進企業6個。其中即墨博達有限公司投資30萬,職工20人,廠房300平方米;青島即墨萬事利製衣有限公司投資50萬元,職工26人,廠房350平方米;新藝汽修廠投資15萬元,職工7人,廠房100平方米;青島即墨新藝鋁加工廠投資40萬元,職工16人,廠房450平方米;即墨魯鶴酒廠投資15萬元,職工8人,廠房450平方米;青島即墨市鞋業有限公司投資40萬元,職工10人,廠房450平方米。以上6個企業都於2000年底外遷。截至2000年,在村工業園區內共有集體企業7個,有職工233人,產年值2500萬元,利稅92.5萬元;私營企業21個,有職工590人,年產值5758萬元,利稅21.5萬元。同年,即墨市廣電大廈、即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該村征地110畝,2個月內拆除廠房1萬餘平方米,將區域內企業遷至即墨經濟開發區城東二路以東,青威路以南,城東四路以西,城北三路以北,新建了100餘畝地的後庵新藝工業區。2001—2002年,該村投資1600餘萬元,新建工業標準廠房3萬餘平方米,實現“七通一平”。2001年引進外資項目2個,即大一工藝品有限公司(韓國),總投資100萬美元,年產值210萬元,利稅6萬元,2003年增資170萬美元。村田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日本),投資1.42億日元,年產值597萬元,利稅24萬元。2002年引進外資項目2個,韓國雄飛針織服裝有限公司,投資50萬美元,年產值270萬元,利稅55.8萬元。韓國敏洙電器有限公司,投資100萬美元,年產值80萬元,利稅6萬元。引進內聯項目2個,大唐絲雨繡品有限公司,投資50萬元,年產值120萬元,利稅18萬元。青島海越力源電器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年產值150萬元,利稅21.7萬元。

1998年、1999年該村先後兩次被中共即墨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二級強村”稱號;2000年度被中共即墨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一級強村”稱號。2001年,被即墨經濟開發區工委、管委授予“實際利用外資、內資先進單位”和“增加投入先進村莊”稱號。2002年,被即墨經濟開發區工委、管委授予“招商引資先進村莊”、“園區建設先進村莊”和“工業標準廠房建設先進村莊”稱號。2003年被即墨市委、市政府授予“二級經濟強村”稱號。

第三產業方面,解放前,該村就有經商的優良傳統,在前街(中山街)有著名的胡姓“文成醬園”;江姓的“泉茂涌”酒館,堂號為“永錫堂”;趙姓的“森茂”素麵,堂號為“敦厚堂”;林姓的“全盛館”老酒;周姓的果子鋪;黃姓的新民印書局;戴姓的照相館等。以胡姓的“文成醬園”的醬菜最為有名,存有120餘年的面醬,醬菜製作品種達幾十個,特別是“三年陳乾麵醬”系文成醬園的獨創產品,有些產品大量銷往萊陽、海陽、平度、青島等地。

1966年,該村建立第一個小磨坊,主要粉碎玉米、雜糧。1967年,該村有9戶村民組織縫紉機上花邊。1981年,該村第三產業開始興起,服裝加工銷售戶約有70戶,從業人員為145人,每戶年收入約2萬元;小百貨銷售戶約15戶,從業人數20人,年收入1萬元;副食品菸酒銷售戶約10戶,從業者達26人,年戶均收入約2萬元;從事其它小生意者(包括賣菜、賣魚、賣水果、出租運輸、餐飲等)約50戶,從業人數達140人,每戶年收入約萬元,該村從事第三產業戶達145戶,從業人數達331人,占該村總戶數的61%,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社會事業

建國後,適齡兒童入學率大為提高,大部分適齡兒童都在即城完全國小上學(後稱後庵國小)。後由於學校拆除,由後庵、北關、新建3村共同籌資成立北關國小。至2001年,該村共有170餘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村內企業的管理人員中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者35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者30人。自1993年開始,該村向北關國小、開發區成人學校、即墨一小、即墨一職專、東關國小、北閣國小、開發區幼稚園等單位共捐款12.8萬元,支援了學校建設。2001年建開發區中學,該村捐款10.3萬元。2003年捐資13萬元建開發區第四國小。自1998—2002年,該村連續被即墨市潮海街道辦事處委員會、即墨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1998年被潮海街道辦事處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該村投資12餘萬元裝修建設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活動場所,同年被即墨市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自2000年起,該村對高考中第的中專生、大專生、本科生分別獎勵人民幣200元、300元、400元。

194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30元,人均糧食180公斤。隨著經濟的發展,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人均收入60元。1978年,人均糧食22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92年,人均收入達到1450元,是建國初期的48倍,人均糧食250公斤。2001年,人均收入達4630元,村民開始市場交易商品糧。2003年,村民人均收入6003元。1993年,村開始建二層樓房。至2001年底,全村共有電話200部,彩色電視機260台,機動車120輛,其中個人擁有110輛。

社會福利

1997-2002年,集體出資為村民繳納“三提五統”費。2000年開始,集體每年為村民發放麵粉,每人每年2袋,食用油4公斤,大米10公斤;為老年人發放補助金,60歲到70歲每月50元,71歲到80歲每月60元,81歲以上的每月70元。對上報民政部門的困難戶每年補助300元。近3年,集體出資近2萬元對突發性困難戶進行生活補助。按上級有關部門規定,對烈軍屬進行優撫照顧。村民遇有喜事、喪事,村委會無償安排用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