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同時,村支“兩委”積極引導村民發展養殖業。2003年,村集體支持鼓勵個人投資50萬元興建了紅星養豬場,經過幾年已發展到擁有固定資產150萬元,養殖規模已到400頭。為推動養殖業的發展,2009年村里成立了申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共聯合了村里5戶村民投資建豬廠,現已投資500萬元,養殖規模已達800餘頭。2007年,養雞行情走好 。當年2月,該村成立了後川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組織人力填平了村北山半山腰處長達50餘米、最深處達20餘米的溝壑,然後投資120萬,在改造後的50餘畝土地上興建養雞場,進行肉雞養殖。2008年,雞場引進土雞,在附近山林里圈地散養,現已養殖土雞2000餘只。雞場將擴大養殖規模,現已投資3萬元興建了一個儲水洞,計畫發展籠養雞5000隻。
從2004年起,後川村加大了綠化工作力度。幾年內,該村共完成退耕還林529.8畝,其中還林為305畝。同時投資2萬元,完成了“村村通”公路兩旁通道綠化2公里,栽種樹木2000餘株。村集體平均每年拿出30餘萬元用於綠化,同時組織部分村民上山植樹造林。村里東山、南山、西山三座大山滿山皆綠,景色宜人,如今該村整體綠化率已達60%。
2004年,後川村投資近30萬元,完成3公里的“村村通”公路硬化。2005年,投資33萬元,完成了4公里的“戶戶通”公路興建與硬化,村里“戶戶通”率達到100%。2006年,該村投資32萬,將村大道改建成為一條漂亮的水泥路。村民們說:“這裡原先是很窄的黃土道,平時大車通不過,小車不能並行,一到下雨天什麼車都過不去。”如今改建硬化後的大道長120米、寬16米,兩側柳樹、國槐綠蔭成片。人行道上更有刻紋雕花的漂亮欄桿。當時,此路的修建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很多家戶的勞力都積極參與。建成後的村大道被村民譽為“休閒街”。2008年,後川村投資4萬元,為全村安裝了27盞路燈。到晚上,村每條街道燈火通明,甚至最偏僻的家戶門口水泥路上都亮起一盞盞路燈。
取水吃水一直是長期困擾後川村村民的一大生活問題。21世紀初,村民們還沿襲著打井、提水、挑水的傳統取水方式。2006年,該村完成了自來水入戶工程,將旱井自來水直接接入廚房。這樣,家家戶戶用上了水龍頭,傳統的取水方式被徹底打破。全村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固定的供水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全村人畜吃水困難的問題,同時村裡的飲水安全問題也得到切實解決。
2004年,村民全部安裝了電話。2008年,該村進行了電氣化改革,村民實現了正常用電。幾年內,村集體為每家每戶安裝了秸稈氣化爐,其中部分家戶還用上了沼氣。村集體還免費為村民安裝了閉路。如今整個村子煥然一新,活力無限。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8畝(其中:田71畝,地87畝),人均耕地0.5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小麥、大麥、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4702.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畝;荒山荒地330.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73戶已通自來水,有7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2戶。
該村到六苴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農用運輸車0輛,拖拉機0輛,機車1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建有小水窖58口。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0.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1.63萬元,畜牧業收入28萬元,年內出欄肉豬163頭,肉牛33頭,肉羊175頭;林業收入3.31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7.3萬元,工資性收入3.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人,在省內務工3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10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2萬元,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73戶,共有鄉村人口287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47人。其中農業人口287人,勞動力14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15人,漢族172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5人,享受低保2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六苴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六苴鎮衛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六苴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六苴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和支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7人,女黨員2人。發展重點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基礎設施差; 2、民眾增收難; 3、村內無教育、科技、文化設施; 4、農田水利設施缺乏,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5、民眾科學文化素質還較低,缺乏支柱產業;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發展核桃產業60畝; 2、大力發展養殖業(其中豬180頭、牛60頭、羊120隻); 3、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