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仿大明宣德爐
沿用兩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的工藝——失蠟法,經過一道道複雜的工序,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南通民間工藝家張志偉以宣德爐為藍本仿製的銅香爐,成為時下收藏界的“...
介紹 作者介紹 -
清乾隆仿古銅金釉三足爐
清乾隆仿古銅金釉三足爐是清乾隆年間的清宮御用瓷器
-
爐鈞
“爐鈞” 是仿鈞的一種,因在爐型窯中採用還原工藝手段燒制,故稱“爐鈞”。從掌握的史料看,最早稱爐鈞之名的,是景德鎮仿燒的鈞瓷,又稱南方爐鈞。由清末神垕盧...
歷史記載 南北之分 區別 工藝特徵 藝術成就 -
《爐中煤》
《爐中煤》是一首飽含眷念祖國情緒的抒情詩。 用詩人自己的話說:“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聰俊的有進取心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這首詩...
詩歌原文 作品簡介 寫作背景 作品主題 鑑賞指導 -
陳巧生[爐香居士]
陳巧生,1957年生於江蘇,字彥岐,號爐香居士。陳巧生出生於銅爐世家,祖上自清朝起從事銅爐和銅器製作,陳巧生是家族技藝的第3代傳人。 自20世紀70年代...
人物簡介 主要成就 爐香精舍 相關展館 參展情況 -
醬釉地仿銅灑金三足爐
醬釉地仿銅灑金三足爐,高10.1厘米,腹徑11厘米,口徑9.15厘米。195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撥藏。
-
宣德爐
宣德爐,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宣德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為了製作出精品的銅爐,在朱瞻基...
成色特質 鑄造歷史 歷史價值 歷史考證 文化背景 -
仿古銅
仿古銅 又名:銅仿古。是一種環保型化學工業仿鍍劑,用於紫銅,黃銅,青銅著上其他色彩,如仿古,著綠色等等,使用簡單方便,上色後的工件色澤鮮艷,產品無重金屬...
產品指標 使用方法 基本信息 工藝 工藝發展 -
瓷爐
瓷爐造型奇特,且器腹較深,與頸部相連,下有器座,精緻美觀,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概述 收藏 產品特徵 -
錯金博山爐
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器型似豆形,蓋肖博山,通體錯金。座把呈透雕三龍出水狀,龍首頂托爐盤。爐盤裝飾以錯金流雲紋。...
文物簡介 工藝變化 錯金錯銀 文物點評 文物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