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存在的倫理批評

影像存在的倫理批評

《影像存在的倫理批評》是由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洪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媒介時代影像存在幾乎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影像存在的倫理批評》以電影

影像存在的倫理批評

、電視、新媒體為主要分析對象,選取有代表性的媒介事件,從影像存在“所是”和“應是”兩個維度,試圖理解電子媒介如何楔入我們的感官,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進而分析影像媒介對人的生存的影響——能否克服精神的荒蕪,重建靈魂的家園並擔負起守望彼岸的職責。《影像存在的倫理批評》由洪艷所著。

作者簡介

洪艷,女,1975年出生於黑龍江。四川大學新聞學碩士,浙江大學文藝美學博士。現為浙江財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傳播學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媒介批評研究,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等學術刊物發表評論文章,表達自己對媒介的認識、理解和批判。作為70後,經歷了中國近30年社會和文化巨大的變革,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強烈衝突,促使作者從媒介入手直面問題,在媒介、社會與人的關係中探求人的生存、價值與尊嚴。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感性感覺: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影像存在

第三節 影像存在中的美學與倫理問題

第二章 感覺與媒介

第一節 媒介是感覺的延伸

第二節 感覺與審美

第三節 影像媒介:身體與距離

第三章 電影影像:以經典改編為例

第一節 美學轉向:身體——精神——身體

第二節 媒介變革:綜合——單一——綜合

第三節 改編實踐與觀念

小結:經典影像化的啟示

第四章 電視影像:從“景觀”到“奇觀”

第一節 擬態環境、媒介事件與媒體奇觀

第二節 從選秀類節目看“娛樂奇觀”

第二節 從奧運傳播看“體育奇觀”

第四節 以電視為主導的“災難奇觀”

小結:“奇觀”下的快感與冷漠

第五章 新媒體:狂歡的“日常生活化”

第一節 新媒體的美學問題

第二節 生命之輕——網路遊戲對感覺的重塑

第三節 自戀與虛無——網路色情下的愛情與文學

第四節 感性“革命”——從“審醜”到“惡搞”

小結:狂歡的日常生活化

第六章 影像中生存:困境與希望

第一節 現象之美:真與距離

第二節 符號之美:意境與解蔽

第三節 倫理之美:情感與關懷

總結 兼談影像啟蒙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