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寶鑑寶網特邀專家
■ 經濟師
■ CCTV-2特邀鑑定專家
■ 中國世家鑑定收藏網鑑定中心鑑定專家
■ 中國世家鑑定收藏網培訓中心講授專家
簡介
彭震堯,經濟師,國家註冊師拍賣師,古籍善本專家。2001至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物考古專業進修。從事古舊書收購、版本研究、鑑定等工作20餘年,成功的舉辦過多場書刊資料拍賣會,(1993年即開始涉及古籍拍賣)。2001至2003年為國家圖書館從境外購回300餘冊原版《資福藏》,從民間購入2000餘件“墓誌”。職務: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經理古籍善本:價值有待發現
在所有的藏品中,古籍善本應該最能夠體現藏家的品位和學識。歷朝歷代為文人雅士所青睞的古籍善本,如今已經成為拍賣領域內的一大熱點。據中國書店拍賣公司經理彭震堯介紹,業內普遍的看法是 1911年以前的書籍稱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稱為解放前舊書。而古瓷的界定年代要久遠得多,清乾隆60年(1795年)之前的瓷器才能稱為古瓷。善本,清末張之洞曾總結前人經驗,並結合自己認識,給善本提出了三條標準:足、 精、舊。“足本”,即無缺殘無刪削之本;“精本”,即精校精注本;“舊本”,即舊刻舊抄本。目前來講,一般認為凡是有文獻價值的古書,都應該稱之為善本,公認的有三性,即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欣賞性。從類型上分類,古籍可分為手寫本、刻本、活字本、石印本、影印本、 珂羅版(又稱玻璃版)等多種; 就書的形制來說,記載文字的材料經過甲骨書、石頭書、竹木書、縑帛書發展到紙縝書。紙縝書的裝訂,經由捲軸裝、旋風裝、梵夾裝、蝴蝶裝、包背裝而後發展到線裝。中國是發明造紙和印刷術最早的國家。公元前1世紀,已有紙張出現, 1966年10月14日,在韓國東部慶州佛國寺內發現了《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其印成年代,下限可斷至751年,上限可斷自680年至704年之間。古籍的收藏,也是古已有之。明末集古閣的主人毛晉,收藏天下古籍,稱得上古籍收藏大家。古籍善本的流通渠道,除了古籍書店、拍賣會,舊貨市場也能夠淘到少 量的古書,另外就是藏書家之間私下交易。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用在古籍善本的收藏上,恐怕再恰當不過 了。近年來,收藏古籍善本的人數正處在緩慢增長階段。但是古籍收藏相比 之下更具文化色彩,要求收藏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學知識和專業知識,這使得一部分人望而卻步。彭震堯說,對收藏者品位的要求,從一定程度上限 定了收藏群體,比如說一本宋版書,內容涵蓋了當時的印刷術、造紙術、雕 版的手工技藝,加上書中所記載的內容,這就要求收藏者要有必要的歷史知 識、文化知識、印刷知識,才能品透、吃透這樣一本書。目前來看,我國古籍善本的收藏與投資理念和人群結構都在發生變化: 傳統派十分看重文化、史料價值;中間派兼顧文化品位與投資作用;激進派則十分看重其中的投資回報效益。
有學者表示,在文化與投資多元化的潮流下,書籍的收藏與投資理念產生變化是十分自然的過程,這是因為參與這種文化味頗重的收藏活動的人群越來越廣泛,也說明了社會的進步與文化的普及,同時也使古籍、近現代書刊的收集和保護變得更加方便。一些學者認為,我國古籍、近現代刊物的文化史料價值遠遠沒有達到由於其本身稀少或是孤本所應有的價值,就是和同時代的繪畫、瓷器相比也是 有較大價差的。去年春?翰海拍賣的《妙法蓮花經》(唐)只有6萬餘元, 《觀世音菩薩慈容五十觀》(明刊本)也不過8萬元,這樣久遠年代的古籍刻本,這么精湛的刊刻印刷技術,這樣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肯定會讓這些傳 世久遠的圖書在價值上有一個驚人的飛躍。彭震堯認為?與其他藏品相比,投資古籍具有幾個優點,即贗品極少,珍貴版本流傳有序,而且目前看來書價普遍較低。
古籍善本熱藏市
深秋的十一月,古籍善本的拍賣會如秋風陣陣,拂過京城。萬隆、中國書店、嘉德、翰海的專場拍賣接踵而至,場場拍賣都是座無虛席。1996年,一本宋版《文苑英華》殘冊拍出143萬元;2003年,一組《錢境塘藏明代名人尺牘》拍出990萬元;2004年春,清初大詩人錢謙益的稿本殘存一冊拍出265萬元———古籍的文物價值、文獻價值、投資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收藏古籍也由冷轉熱到火。中國書店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經理彭震堯說,一些人投資的轉向、回報的炒作促進了古籍收藏市場的興旺。從事古舊書業的上海修文齋主人張宗祥用“上漲空間無可預想、增長幅度無法量化”來形容古籍善本收藏市場的前景。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刊收藏委員會副主任秦傑認為,古籍善本存世量有限,永遠供不應求。
一頁宋版書黃金十六兩
藏書一向為文人雅士所好。從出土文物看,我國私藏典籍從漢初就開始了。今天人們所說的古籍善本,通常指唐木板雕版印刷以降,至清乾隆60年(1795年),一說至20世紀早期以前的具有歷史文物性、藝術代表性、學術資料性的紙質書籍文獻。從版本上主要分為刻本(雕版印刷)、寫本(手寫、傳抄、稿本)、活字本(活字印刷)等。宋元時期是雕版印刷的頂峰,雕刻精美、字型端莊、紙墨考究,由於沒有商業意味,校勘質量高。所以,從明中葉起,宋元版本就成為藏家追逐的熱點,所謂“一頁宋版,一兩黃金”。
如今可以說是一頁宋版書,黃金十六兩。據了解,2003年7月在北京中國書店古籍春拍會上,一頁1244年(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寶藏·雲芨七箋》,僅26cm×76cm,還沒有洗臉毛巾大,以49500元成交。按當時國際價格,可買一斤(按舊制是十六兩)黃金!秦傑感慨地說,他認識的一位前輩藏書家臨死前也沒有親手觸摸過宋版書,深以為憾,但他自己能夠見到、把玩,替人長眼鑑別把關的行話 宋元善本,已是人生有幸,這要感謝拍賣會讓古籍善本重回市面。
1992年上海開辦首場“文物(節)拍賣會”,1993年北京“首屆稀見圖書資料拍賣會”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開槌。但論規模、影響,張宗祥還是把1994年10月中國嘉德舉行的拍賣會作為古籍善本真正的首拍,因為它拍出的高價,驚醒收藏界,引發了古籍收藏投資熱。現在嘉德、中國書店等都定期舉行古籍善本的專場拍賣會,北京已形成了從高、中到普通小拍的梯級層次。上海的古籍拍賣雖然從徵集的規模、成交額等方面無法與北京同日而語,但上海的拍賣以碑拓、金石拓片類為特色而別具一格,主要集中在朵雲軒、國際拍賣公司等。
由於古籍善本是紙質品,容易損毀,所以留存下來不乏孤品、珍品。存世量的稀少、不可再生和替代性決定了宋元版古籍是永遠的熱點。拍賣會上,元以前的書是論殘頁賣;600年前的書是論頁賣;400年前的書是論冊賣。現在明清版圖書漸成拍賣會主角。彭震堯說,時間並不決定一切,精刊精印、印刷量不大、藝術性好的明清書籍,乃至民國早期的善本也是熱點,最近幾年,木版水印的畫冊畫譜就拍得不錯。
特殊的素材特別的價格
張宗祥1988年用35元買了一套康熙原版《杜少陵集詳註》,在1997年因手頭拮据以之換得2000元。於是,他發現買賣古書還是一門生意,這一發現改變了他的人生之路,他現在與上海舊書店聯營在上海老街開店經營古舊書籍。
張宗祥說,收藏投資古籍善本的人的結構在悄然變化。近年,投資收藏古籍善本的人,職業面越來越廣,高學歷者越來越多。過去因為某個藏家的愛好而瘋抬某一類藏品價格的現象少了。一些藏家眼光獨到,不再像過去追風逐潮,而是變得理智、理性、成熟。
張宗祥說,投資古籍善本不能急功近利,要多讀書,掌握版本知識和歷史知識。他認為,除了宋元刻本,明清刻印俱佳、品相好,尤其素材特殊的古籍是今後投資收藏的熱點。如版畫、小說;活字、多色套印以及用白棉紙、開化紙等上等紙印刷的書籍;名家抄校本、稿本等。明末毛晉汲古閣影宋《陶淵明集》二冊抄本,1996年的落槌價17萬,如今市場估價不低於100萬。四冊紙本的明《青樓韻語》底價18萬元,在中國嘉德今年秋拍上以40餘萬元拍出,競投激烈,因為內有雙面連式版畫二十幅,它體現了明代版畫藝術的高峰水平。
曾連續十年為古籍拍賣會撰寫點評專稿的秦傑對古籍善本收藏者的建議是,首先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心理。藏書雖然近來成為熱門,但從投資人數、資金、份額等來看還不在收藏熱門種類的前10名之列。他同時認為,古籍善本的收藏需要知識,沒有相關的版本學知識、歷史知識是不可能撿漏的。所謂撿漏就是撿知識的漏,撿文化的漏。其次,要交書友,要參加拍賣會,先雜後專,提倡專題藏書。
最後,他指出,對於普通的大眾投資收藏,不要拘泥於善本。對專業藏家來說,明正德元年以前才入法眼。其實,明正德之後的抄本、稿本、活字印刷本、版畫、清代精刻本和民國紅、藍精印本都相當有潛力。對古籍,不僅要從文獻的角度,還要從藝術、民俗的角度來收藏。魯迅、鄭振鐸因收藏木版水印的民間版畫、年畫而成為著名收藏家。另外,對歷代查禁書目,著名學者的批、校、抄、稿本要特別注意。一經品題,身價百倍。這類書籍拍賣時比同類同版的要高出不少。如《絳雲樓書目》二冊為清乾嘉時期名家吳翌風手抄並批校,在2004年春嘉德春拍上就以47.3萬元成交。
彭震堯認為,古籍善本的主要投資收藏渠道是拍賣會。其他還有中國書店的門市,潘家園、報國寺等舊貨市場及私下裡個人之間的“串貨”。人們有個誤區,以為拍賣會的東西價格很高。其實,它是走兩頭、拋中間即門市價。要么特高要么較低,很多普通拍品的價格低於門市價。定位於境內市場的中國書店逢單月即有拍賣會,春、秋是大拍,其餘是小拍,各個階層人都能參加競買。古籍善本收藏市場的贗品沒有字畫雜項多,但冒名人批校、加蓋偽章、殘本充全、挖改描補、撕去序跋的事也常有。彭震堯提醒投資收藏者,要多看預展,多請教專家,以免吃藥(看錯買錯的行話)上當。(陳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