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職稱職務 : 教 授 性別: 女
研究方向:中藥質量與資源
任職情況:92年講師,97年副教授、2002年教授
社會兼職:湖南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
工作經歷:
1985~1987年,在湖南中醫學院中藥系任教。
1990~2003年,在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從事藥用植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003~至今,在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生物工程教研室任教。
2002~2007年,當選天心區第二屆人大代表,從事參政議政工作。
2003~2006年,被長沙市天心區紀律檢查委員會聘為“特邀監督員”。
2004~2007年,被長沙市工商局天心分局聘為“特約監督員”。
1996年、2000年、2006年連續三屆當選為湖南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榮譽 :1998年被省農工委評為“巾幗建功”優秀黨員。
獲獎情況:
1、2001年,主持完成的省科技廳重點課題“套用生物技術選育良種白芷”,獲得了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獎勵號:2001004
2、1994年,獲得了湖南中醫學院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二等獎。
3、2000年,“藥用植物顯微實驗多媒體實驗教學軟體的開發與套用”獲得了湖南中醫學院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證書編號:0005011)
4、2000年,“孢粉藥材及花類藥材的亞顯微結構的多媒體教學軟體的開發與套用”獲得了湖南中醫學院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三,證書編號:0005017)
5、2006年,“藥用植物學——組織多媒體課件”獲得了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證書編號:2006009)。
主要學術成果統計:
(一)主要研究項目:
主持:
1、1997-2000.12.省科技廳重點課題(97SSY1005):套用生物技術選育良種白芷
2、2003-2004.12.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02JJY2033):Ri質粒轉化盾葉薯蕷產生薯蕷皂甙元的研究
3、2003-2004.12.省教育廳課題(02C277):盾葉薯蕷髮根培養產生薯蕷皂甙元的研究
4、2004.8-2006.8.省衛生廳課題(204013):紫錐菊優質種苗培育技術的研究
5、2006.8-2008.8. 省衛生廳課題(2006-67):黃花石蒜的快速繁育及資源替代研究
6、2006.9-2009.9. 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參與:
1、2001.7~2002.7,省科技廳重點項目(01SSY1002-5):湖南省大宗道地藥材種質資源的研究(第六)
2、2001.11-2003.12,國家科技部攻關課題(2001BA701A24-08):中醫藥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湖南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金櫻子等5種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研究,第四)
3、1998-2000.12,省教育廳課題(97B089):套用組織培養方法培育白朮多倍體新品種(第二)
4、1988-1990.12,讀研期間,曾參與完成了湖南農業大學主持的省科技廳課題“北冬蟲夏草的工業化生產技術研究”
5、2004-2005.12,省科技廳課題(04SK3055):龍腦樟、馬大青生物技術研究及質量評價
(第三)
6、2007-2009,省教育廳重點項目(07A052):髮根農桿菌介導黃花石蒜轉化及對髮狀根液體培養物中氰溴酸加蘭他敏含量的影響(第二)。
(二)主要論文:
1、白芷試管苗再生的研究,中草藥,1997,28(6)。第一
2、花類藥材花粉粒的分種檢索,中國中藥雜誌,1997,6(增刊)。第二
3、生藥地耳草偽品小二仙草的鑑別,中草藥,1998,29(1)。第二
4、川白芷多倍體誘導試驗,中藥材,1999,22(12)。第一
5、川白芷離體培養與多倍體誘導過程中的形態組織學觀察,中國中藥雜誌,2000,25(1)。第一
6、紫花前胡葉柄愈傷組織培養,湖南省植物學會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00,11月。第一
7、分子育種與中藥材種質改良,中藥材,2000,23(增刊),第三
8、正交設計法優選紫花前胡組織培養基,中藥材,2001,24(7),第一
9、水田七的生藥鑑定,中草藥,2001,32(8),第一
10、白朮側芽離體誘導的實驗研究,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1,21(4)。第一
11、四倍體白芷藥材中歐前胡素的含量測定,中國中藥雜誌,2002,27(6)。第一
12、湖南引種大黃與原產地甘肅大黃的質量比較,中國植物學會70周年年會論文彙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月。第一
13、杭白芷的多倍體誘導與培育,中國中藥雜誌,2004,24(2)。第二
14、Ri質粒介導藥用植物的研究進展,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4,24(3)。第二
15、紫錐菊試管苗快繁技術的研究,2004年全國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年會論文集,2004,9月。第一
16、紫錐菊的組織培養和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學通訊,2004,40(5)。第二
17、不同外植體和激素組合對盾葉薯蕷組織培養的影響,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4,6期。 第一
18、黃花石蒜的組織培養,2005年全國中藥生物技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
20、黃花石蒜的組織培養和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學通訊,2006,2(42):259。第二
21、Ind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e Polyploid Seedlings of Echinacea Purpure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rontiers of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May 22-24,2006 ChangSha,China 第一
22、盾葉薯蕷組織與細胞培養研究進展,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26(4)。第一
23、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研究進展及展望,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6,23(6)。第二
24、紫錐菊根的離體培養研究,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7(S1期)。第二
25、2種方法提取四倍體紫錐菊總DNA的比較研究,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7
(S1期)。第三
26、9種薯蕷屬藥用植物的組織化學研究,中華醫藥雜誌,2007,7(7)。第三
27、凹葉厚朴莖段愈傷組織誘導中的褐變控制研究,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7(4)。第二
28、黃花石蒜不定根的離體誘導與培養研究,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8(1)。第一
29、紫錐菊不定根的離體誘導與培養,2008年全國中藥生物技術研討會論文集,通訊作者
30、藥用植物離體培養中次生代謝產物的合成與釋放研究進展,湖南省藥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通訊作者
31、菊苣酸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7(S2):223-224.通訊作者
(三)主要專著、個人教材 :
1、《白芷 獨活》,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
2、《湖南藥物志》第三冊,編委,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12月。
總字數880萬。 2008年1月獲國家新聞出版署 “中國政府出版獎一等獎”。
3、《藥用植物學實驗和技術》,主編,2001年7月,內部實驗教材。
中國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
彭菲,男,生於1997年7月12日。自出生起,彭菲就表現出在理科方面過人的天資。2003年首次代表河北省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以其優異的表現一舉奪得二等獎,是歷史上奪得該獎項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之後的2004、2005、2006年度再次參加同一比賽,均獲得一等獎,並在2006代表中國參加在盧布爾雅那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奪得一枚銀牌。2009年起就讀於廊坊市第六中學。由於其水平超乎常人,初一畢業時就已完成全部國中課程並獲得校長極高的評價,之後的兩年內開始專心進行化學方面的研究。2009年被中國化學會破格批准作為國中生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河北省分賽區),獲得一等獎並取得清華大學保送資格;同年參加全國決賽再獲一等獎,成為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歷史上的傳奇。2010年再次參加該比賽,一舉入選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國代表隊,並代表中國取得金牌。在參加競賽的同時,彭菲也依託北京化工大學實驗室得天獨厚的條件進行著他的化學研究。2011年提出合成金剛烷(Adamantane)的全新路線,成本較現有路線低50%,但因為其年齡過小而未能受到國際化學界的廣泛關注。同年12月成功合成銻磺酸(H3SbO3S),酸性比硫酸強十億億倍,可穩定存在,並可質子化幾乎一切有機化合物。2012年在《有機化學》期刊上發表文獻《高能聚氮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套用》(2012.5),在國際化學界引起轟動,為高能材料的合成開闢了一條極富前景的路線,並因此被中國化學會授予“中國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的稱號。2013年5月成功利用銻磺酸作為催化劑合成出一種前所未見的稠環芳烴取代物——硼雜菲(Borophenanthrene),因其在提高人腦邏輯思維能力上的卓著功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合成路線被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命名為“彭菲烴基硼取代反應”,成為IUPAC承認的第二個由中國化學家名字命名的有機合成反應(第一個是黃鳴龍還原法),是中國化學人的驕傲。彭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最新研究方向是蒽、菲等稠環芳烴的金屬夾心配合物的合成。此類物質的最著名例子是二茂鐵,又稱雙環戊二烯合鐵,因鐵的成鍵位置(以兩個環戊二烯的離域π鍵成鍵,鐵原子位於兩個茂環之間)而得名。彭菲表示他正在嘗試將菲與氯化鈷在高溫高壓及銻磺酸催化作用下進行反應,以期合成一種名叫“雙菲合鈷”的夾心鈷配合物。實驗一旦成功,其在國際化學界的影響將是驚人的。我們應該為國家培養出如此優秀的一名青年化學工作者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