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駐彭婆村。清乾隆十年《洛陽縣誌》載:商朝大夫錢鏗被封彭地(今彭婆、諸葛一帶),其母死後葬此,故名彭婆。1948年為第八區(區政府駐水寨村)。1951年,第八區區政府遷彭婆村。1958年,成立彭婆人民公社。1975年,劃出6個行政村歸水寨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為彭婆鄉。1987年,全鄉轄36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312個村民小組,11407戶,57011人。
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摻礓石紅黏土的丘陵,適宜紅薯、穀子、菸葉、花生的生長;西部為沙壤土平川,盛產小麥、玉米和水稻。曲河、穆河平行橫穿鄉境東西,分別於彭婆、南衙兩村北部匯入伊河。
該鄉石英石和石灰石儲量較大,石英石含二氧化矽18%。鄉辦企業以石英粉加工業和石灰、水泥製品業為主。1985年,全鄉有小型企業931個,總產值2461萬元,1987年,全鄉小型企業增至1126個,其中石英粉加工業29家,石灰、水泥製品業13家,鄉辦工業年產值突破5000萬元,僅次於城關鎮。
該鄉水利條件較好。建國後,新修了解放渠、陸渾一乾渠的支、斗渠等水利設施,進一步改善了水利條件。1987年,全鄉有效灌溉面積18183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5.7%。
建國前,糧食畝產100斤左右,建國後逐年提高。1987年,全鄉有耕地70710畝,年糧食播種面積95594畝,平均畝產3.38斤,總產3238.6萬斤。
據東草店附近清乾隆時修路碑記載,該鄉古代有大道北通燕山,南達湖廣。建國後,交通條件比較便利,焦枝鐵路,洛界公路縱貫南北,彭江簡易公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帶動商業發展。1987年,全鄉有證個體商戶1032家,年經營額4191萬元。
民國13年(1924年),該鄉創辦了公德國小、養正國小。民國28年(1939年),南衙村辦起維倫中學。至1987年,全鄉有中國小42所,在校學生10210人。
南衙村民眾素有種菜習慣。1981年,該村恢復了種菜傳統。通過實行糧菜間作,蔬菜產量連年提高。1987年,全村種菜500畝,畝產2300斤,總產115萬斤,總收入35萬元,成為蔬菜專業村。該村所產柿子個頭大,無核籽,皮薄肉厚,含糖量高,可與新鄭棗、孟津梨媲美。50年代,年產量達80多萬斤。“文化大革命”中,強調以糧為綱,柿樹被砍伐殆盡。
相關詞條
-
彭婆鎮
彭婆鎮位於洛陽市南,距市行政中心13公里,與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風景區毗鄰,轄36個行政村,317個村民組,61890口人,總面積89平方公里...
概況 鄉鎮概況 鄉鎮沿革 人口數據 經濟概況 -
闍婆
闍婆,古地名和國名。大約位於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兼稱二島。自南北朝至明代約千年之間(公元5-14世紀),該地都是古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之一。
基本介紹 相關史料 有關名稱解釋 -
彭公案
《彭公案》是清末長篇公案小說,作者貪夢道人。“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循吏彭鵬。全書共341回。書中大部份情節實屬虛構,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俠的幫助下,...
作品梗概 角色介紹 成書過程 點評鑑賞 目錄 -
《占婆史》
《占婆史》(法文:Le royaume de Champa),亦稱《占婆王國》,是一部關於古代占婆國(位於現今越南中、南部)的歷史文獻,由法國人喬治·馬...
史書簡介 相關歷史 編撰及史料取材 史料取材 占婆本國的石刻史料 -
占婆史
《占婆史》(法文:Le royaume de Champa),亦稱《占婆王國》,是一部關於古代占婆國(位於現今越南中、南部)的歷史文獻,由法國人喬治·馬...
史書簡介 相關歷史 內容 學術研究價值 編撰及史料取材 -
《彭公案》
彭公,是我國古代的清官之一,為廣大人民廣為傳頌。他斷案的故事也留傳千古而不衰,他斷過的案,大到人命關天,小到雞毛蒜皮斷過之後時人無不怕手稱快,至今人們還...
簡介 作品目錄 配圖 相關連線 -
易婆塘村
在這些有識之士中,黎德良先生說得上是一位書寫從娃娃抓起的實踐者,他潛心書法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近十年醉心書法教學的普及與推廣。 2004年,黎德良作了人...
一位草根書法教育家的夢想之路 -
澤覃鄉
澤覃鄉位於瑞金市區東南約2公里,因為毛澤東同志的胞弟毛澤覃在此戰鬥並犧牲,為了紀念他所以命名為澤覃鄉。全鄉總面積2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07.7...
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相關介紹 人文景觀 -
永和鄉[湖南省衡山縣永和鄉]
永和鄉地處衡山縣東南部,湘江西岸,東臨湘江、西倚南嶽,南臨賀家鄉,北與開雲鎮毗鄰。1995年5月,撤區並鄉建鎮,原新場市鄉和原沙頭鄉合併為現在的永和鄉。...
簡介 永和鄉地名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