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倚坐善業泥

彌勒倚坐善業泥

彌勒倚坐善業泥:歷史雕塑,彌勒倚坐善業泥,唐,高14cm,寬10.5cm,厚1.5-2.8cm。以黑陶製成,尖拱龕形,厚度由上至下逐漸加厚。彌勒佛高肉髻,修眉細目,大耳下垂,著袒右袈裟,倚坐於帶梯形椅背的束腰方座上,雙手持禪定印,足踏覆蓮座。

簡介

彌勒倚坐善業泥,唐,高14cm,寬10.5cm,厚1.5-2.8cm。
善業泥以黑陶製成,尖拱龕形,厚度由上至下逐漸加厚。彌勒佛高肉髻,修眉細目,大耳下垂,著袒右袈裟,倚坐於帶梯形椅背的束腰方座上,雙手持禪定印,足踏覆蓮座。左右脅侍菩薩頭戴三葉冠,佩項飾,雙手合十於胸前,披帛繞肩後下垂呈“S”形,下著裙貼體,立於蓮花座上。彌勒佛頭部上方為華蓋,華蓋兩側垂下花蔓枝葉。佛、菩薩皆帶頭光。善業泥背面有界欄,印有“大唐善業泥,壓得真如妙色身”12字陽文,豎3列,列4字。
“善業”是指個人的積善行為,佛教認為人們只有通過積累善業,才能使自己離開邪惡,進入正道,獲得愛果,達到涅盤境界;“真如”,意為事物的真實狀況、真實性質,為絕對不變的“永恆真理”或本體;“妙色身”是指佛所具有的種種祥瑞特徵。所以此類壓制而成的佛像也就被稱為“善業泥佛像”。它是將和好的泥土壓印在木模或銅模上,取出陰乾後,再經過低溫燒造而成。善業泥像一般較小,製作簡便。唐朝的善業泥佛像是高僧玄奘從印度歸國後仿效印度作法,藉為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祈福之機,在都城長安製造的一種佛像形式。其活動以慈恩寺、西明寺、至相寺為主,得到了唐高宗的大力支持。以空間而論,此一風尚只流行於長安及其周圍地區,在距長安不遠的東都洛陽至今未見善業泥佛像蹤影;就時間而言,主要出現在永徽、顯慶年間,玄奘圓寂後,善業泥佛像的製作驟然從顛峰跌至低谷。從某種意義上說,玄奘既是善業泥佛像的始作俑者,也是終結者。玄奘崇信彌勒,期待死後上生兜率天聽彌勒說教,善業泥上的彌勒或許暗示著某種關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