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單親孩子菲利普·佩里的母親對他管教甚嚴,因此他失去了很多孩子應當得到的樂趣。一天,附近監獄裡的兩名逃犯闖入菲利普家。特里想對菲利普的母親非禮,被另一個囚犯布希阻止了,倆人挾持菲利普作為人質匆匆逃走。
正面臨大選的州長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和拉攏選票,立刻命令警方追捕逃犯。於是,警方成立了以瑞德·加尼特和女犯罪學專家薩利·格柏及神槍手三人為首的追捕小組。瑞德·加尼特與罪犯布希打過交道,那時布希尚是孩子,因為犯有暴力行為,瑞德把其父送入教養所,最終使布希也因無人教養而淪為罪犯。
兩名逃犯因關係緊張而發生衝突,最終,布希殺死了特里並帶著菲利普繼續駕車逃跑。途中,布希與菲利普建立了一種如同父子般的關係,布希給小男孩帶來了他從未享受過的生活樂趣。布希希望到阿拉斯加去開始新的生活,路上,布希讓菲利普把母親禁止他做的事一一列出並準備讓他逐個嘗試。他們闖入一戶人家,用槍逼著主人拿出食品充飢;又偷了一套萬聖節的臉譜和衣服讓菲利普穿著玩;布希還讓菲利普坐在車頂上享受開車樂趣。後來,他們遇到了黑人農工邁克並應邀到他家裡過夜。次日清晨,布希看見邁克無緣無故地毆打兒子,感到不平的他失去控制掏出槍來逼著邁克向其子道歉。站在一旁的菲利普擔心布希再度殺人,於是他取出手槍朝布希的小腹開了一槍。
這時,警長和菲利普的母親匆忙趕到。母親答應讓菲利普今後享受一個孩子應有的快樂。布希放開孩子,讓他回到母親的身邊。菲利普緩緩地朝母親走去,突然又轉身回到布希身邊。他真想和布希在一起。瑞德放下槍向他倆走去。這時,布希掏出父親離去時送他的一張明信片準備送給菲利普,但那神槍手誤認為布希準備掏槍而搶先射殺了他。最後,菲利普乘警察的直升機離去……
影片評價
緩慢鏇轉的螺鏇槳,游離於畫面的音效……
一陣清風吹過,一地紙幣飄零……
男主角仰面朝天,一輪灰日充滿畫面……
這樣富有詩意的開場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現代啟示錄》,也足以令嗅覺敏銳的觀眾聞到一股美國主流商業影片中鮮有的清新氣息。 影片結尾字幕升起的時候,那片德州草原和那段動聽的鏇律,讓人久久無法自拔於對影片主旨的思考。
該片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一個越獄犯(凱文)與被其作為人質挾持的小男孩,在短短數天愉快的逃亡途中漸漸建立起忘年的友情。影片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通過女犯罪學家對逃犯凱文的檔案(身世)的透露,以及幾次凱文對打罵兒童表現出的極大反感,向觀眾揭示了他是個兒時有過心靈創傷的人。而小男孩家庭的不完整和從小受到宗教的壓抑,則是影片從一開始就直說的。兇悍的凱文之所以為了越獄連殺兩人,而對小男孩卻給予父親般的關愛,主要是因為兩人兒時相似的不幸,他對小男孩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情感,進而想方設法地彌補小男孩的不幸。其中有兩場戲很值得一提,一是凱文開著飛車,讓小男孩坐在車頂,小男孩的歡笑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多么美好!二是在稻田宿夜的那晚,凱文讓小男孩寫出平時想做但不被允許做的事情,情同父子。
如果我們跳出影片的情節,抽象地看待故事人物的安排,仿佛可以這么認為,其實凱文是小男孩的救贖者,影片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講述一個救贖的故事。通過幾天幾夜的逃亡過程,小男孩從凱文身上得到(學到)了很多,父愛、堅強、勇敢、隨性等,這些在他那殘缺的家庭中是永遠無法得到的。影片同時也遵循了一個原則,即救贖的歸途是毀滅。小男孩開槍擊傷凱文,是最符合這一原則的劇情安排,就像凱文自己說的,如果必須選擇,我希望開這一槍的是你(指小男孩),因為我不想被一個我不認識的人擊中。小男孩的這一槍給這場救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小男孩是凱文生命的延續,他們在幾天愉快的旅途中完成了一次心靈上的交接。
影片悲劇性的結尾,大大強化了觀眾對這個世界善惡真義的再度思索。影片一些人物的刻意設定竭力地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或者說離開完美還有很長的路。最後開槍殺死凱文的聯邦調查局專家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蠢傢伙的代表。
影片的結尾實際上把觀眾帶出了傳統道德邏輯,教我們重新審視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不管他的社會身分是什麼。越獄犯同樣有觀眾可以認同的是非標準,而聯邦調查局專家同樣可以是不學無術的蠢蛋。在觀眾對凱文的死施與極大同情的時候,傳統道德標準正在被重新拷量。
影片同時還提出一個問題,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必須得到社會的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可以算是一部兒童問題片。影片給我們展示了人在兒童時代遭遇心理挫折的可能後果,也展示了美國家庭(健全和不健全的)對兒童心理問題的忽視。
影片結束的時候,小男孩終於乘上了夢寐以求的“火箭船”,凱文則神情安詳地躺倒在風景優美的草地上,在完成了對完美世界的一次曇花一現式的旅程,這是他倆的必由之路,也是各自對生活的一種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