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明倫

強明倫

強明倫(1903——1987年),出生在無極縣西牛村一個農民家庭。1920年高小畢業,1925年畢業於國立保定甲種工業學校。1925年,強明倫到法國勤工儉學,1931年畢業於法國昂日工業大學機械專業。回國後任天津長城機械廠廠長。1938年4月,因日寇侵略,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不久強明倫受聘於清華大學任講師。1950年初,強明倫回響黨的號召,毅然離開條件優越的清華大學,到大連剛剛組建的海軍學校任教授。強明倫教授是海軍院校教學工作的奠基人之一(1962年,原海軍機械學校改為海軍工程學院),他任金工教研室主任兼實習工廠主任,數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學的第一線,培養出大批海軍人才,為海軍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強明倫(1903——1987年),出生在無極縣西牛村一個農民家庭。1920年高小畢業,1925年畢業於國立保定甲種工業學校。在校期間,他接觸進步人士,大量閱讀《嚮導》《新青年》等進步書籍,接受五四運動後的新思想、新文化,接受馬克思主義薰陶。1923年在校期間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積極從事革命活動。據郭幕岳回憶,學校進步教師王森然因揭露曹錕賄選總統事件,被當局列為黑名單。1923年5月派人到工校抓他,在進步學生強明倫、吳藻洲的幫助下,他連夜化妝逃到北京。

1925年,強明倫到法國勤工儉學,1931年畢業於法國昂日工業大學機械專業。回國後任天津長城機械廠廠長。據《石家莊教育大事記》記載:“1935年春,河北省教育廳委派強明倫來石籌建‘河北省立第二工業職業學校’,1936年正式建立,招生兩個班,學生100名,設木工、金工兩科,開班一年因‘七七’事變爆發而停辦”。

1938年4月,因日寇侵略,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不久強明倫受聘於清華大學任講師。清華教員陣容龐大,名師雲集,強明倫和劉仙州、費孝通、馮友蘭、聞一多等著名教授一起多次出席校方召開的“教授會”,研究和決定全校的一些重大問題,以體現教授治校的宗旨和理念。據張瑋、朱俊寫的《西南聯大教授治校是如何實現的》一文稱:“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強明倫先生,1940年在西南聯大任講師,至1943年8月晉升為副教授,他出席過6次(教授會)。”

雲南省政府主席龍云為培養戰後建設雲南的人才,委託聯大舉辦留美預備班,校方精心籌劃大師講座,每周一次安排知名教授講演,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等領域。校長梅貽琦主講《科學發展與中國文化》;國文由朱自清教授主講;中國文化由潘光旦教授主講;金工由強明倫教授主講。都是大師執教,可謂雲南教育史上的奇觀。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清華大學搬回北京。強明倫入住清華北院住宅區。此院為美國建築師設計,是高標準住宅區。黃延復所著《清華園風物誌》一書中載,他在圖書館發現一張抗戰勝利後北院住宅分配名單:從一號到十八號住宅都進行了分配,其中一號強明倫、七號葉企孫、十六號朱自清等。強明倫與大師們在北院一起生活工作多年。清華園大師雲集,名師璀璨,構成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道燦爛的風景,創造了空前絕後的奇蹟,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精英,成為建設新中國的骨幹力量,令後人景之仰之,思慕不已。

1950年初,強明倫回響黨的號召,毅然離開條件優越的清華大學,到大連剛剛組建的海軍學校任教授。吳宏博《新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誕生記》文中曾這樣記載:為解決學校教師問題,海校政治部主任李東野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帶領劉建民、汪秋瑞等人到北京組織招聘教員。中央組織部長習仲勛熱情接待了他們,並立即為他們開具了到教育部和清華、北大等高校物色教員的介紹信。由於北京剛解放不久,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對軍隊院校尚不了解,不願到軍隊院校任教,經多方協調,在清華大學教育長錢偉長教授的幫助下,動員了強明倫、慈雲桂、李安宇等五六位教授、講師來校任教員。

強明倫教授是海軍院校教學工作的奠基人之一(1962年,原海軍機械學校改為海軍工程學院),他任金工教研室主任兼實習工廠主任,數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學的第一線,培養出大批海軍人才,為海軍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革期間,強明倫遭到殘酷打擊和迫害,身處逆境而剛直不阿,始終對黨、對社會主義堅信不移,表現出一個革命知識分子的高尚品德。平反昭雪恢復工作後,一直堅守教學第一線,“老牛自知黃昏晚,不用揚鞭自奮蹄”,這是他晚年工作的真實寫照。他一心想把文革十年耽誤的時間重新奪回來,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工作,這種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深深打動了院校師生們,為他們留下了永久的懷念。

強明倫教學一生,但他情系桑梓,不忘故鄉,為家鄉辦了很多好事。據同鄉強振生、王永江介紹說,1966年邢台地震,家鄉受災,遠在大連的強明倫向家鄉郭莊公社寄來8000元現金,由公社秘書蘇奎子負責處置。解放初期,為了家鄉百姓掃盲學文化,強明倫向西牛村寄來現金,以解決師資和購書經費。1964年,他自費購書幾千冊寄回老家,在村十字街“三官廟”處建起“西牛村圖書室”,供人們學習文化知識。為了改變西牛村四周沙崗圍村,風起沙飛,給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的狀況,1964年,強明倫、強維新(原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蘇玉振(原保定市人大主任)等幾名在外地工作的老幹部趁春節回家之機,向村幹部建言獻策,大搞植樹造林,他們還帶頭捐款購買了部分樹苗。村幹部發動民眾對1500畝圍村沙崗地進行了綠化,防風固沙,改變了生態環境,至今人們念念不忘。1966年,為了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強明倫向西牛村寄來他自己購買的手風琴、胡琴、嗩吶、鑼鼓等樂器和部分服裝道具。鄉親們都記得,每次他回家探親,總是身穿一般衣服,頭頂毛巾,身背糞筐,走到地里和社員們拉家常,講故事,和鄉親們打成一片,民眾說他沒有一點官架子。

強明倫從西南聯大到清華大學,又到大連海工學院,一路走來,一步一個腳印;一路風光,如璀璨的星光耀眼奪目。強明倫教授一生教書育人,甘做人梯,恩澤惠遠,他是無極家鄉的驕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