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最初課堂上蹣跚學步的“醜小鴨”,到如今眾多數學教師心目中追隨的“數學王子”,有人驚嘆於他教學技藝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於他對數學課堂的深刻見解,亦有人陶醉於他對數學課堂的詩化演繹因為熱愛、執著和超越,在國小數學教學的藝術王國里演繹精彩自我的真實歷程。男,1976年出生,本科學歷,南京市北京東路國小教導處副主任,國小一級教師。曾獲“南通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海門市學科帶頭人”等稱號,被譽為“數學王子”。一直致力於數學課堂文化的探索與研究,《人民教育》《國小青年教師》先後對其在數學文化領域的探索給予報導。曾多次獲南通市和海門縣數學教學評比一等獎,2003年獲江蘇省國小數學評比一等獎,連續三次在“教海探航”徵文評比中獲一等獎,5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參與蘇教版數學國標本教材的編寫。2005年代表江蘇參加全國國小數學優課大賽獲一等獎,連續四次在江蘇省教育廳舉辦的徵文大賽中獲一等獎,六十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參與數學課程標準蘇教版國小數學教材的編寫工作。
榮譽成就
1998年,執教的“圓的面積”一課,因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新知,合理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而在數學教學領域引起積極反響。
1999年,執教的“兩步計算套用題”因大膽突破傳統套用題教學封閉、陳舊、機械的套路,有效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給傳統套用題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2000年,執教的“平均數”因充分關注“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在聽課教師中引起頗大反響和思考,並引發了一場有關“平均數內涵”的大討論。2001年,執教的“簡單的統計”因引導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並藉助現場的調查,增進學生對統計方法及價值的理解,在江蘇省“教海探航”頒將活動中獲得充分肯定。
進入新世紀,永不滿足的他開始了對於數學文化的關注、思考和實踐。其間,從“走進圓的世界”中對於數學歷史性及數學美的關注,到“美妙的軸對稱圖形”中對於自然、社會、民俗等眾多文化領域的有機涉獵,再到“因數和倍數”中對於數學本身所內涵的魅力、人類不斷探索的精神等文化力量的有效開掘。每一次探索,都見證著他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足音。
教學方法
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獨特、完整的生命個體。他們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徵、生活閱歷、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遊戲等活動中所積澱下的“前數學經驗”,使得他們每個人的數學背景都是如此豐富而獨特。我們可以稱之為“街頭數學”,或者是“民間數學”,但它們的存在至少對我們的數學教育提出一種嶄新的要求與表達方式,那就是:唯有走進兒童的數學世界,才能真正和孩子們一起並肩看風景!走進兒童,首先就意味著一種寬容、一種理解和欣賞。當孩子與眾不同的想法、思想以及思考問題的視角展現在你面前時,你是否首先能保持一種審慎的態度,是否善於從孩子們的角度去換位思考,是否能排除自我經驗的干擾和成人的“文化優越感”,而以一種“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對問題的思考,進而與他們一起交流、溝通、協商?其次,作為教師,我們是否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氣與氣度。一個不善於進行自我批判和深刻反思的教師是很難真正看清孩子眼中那片美麗的風景的。當孩子們的想法與你發生衝突時,你首先考慮的是什麼?是否定、改造他們的想法,還是更願意相信他們思維的合理性,更願意從肯定、理解、揣摩的角度去對待?事實上,這當中面對的恰恰是一種教育的抉擇,而抉擇的背後映射的正是為師者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生活本身就是開放的,我們無法預設兒童的生活,也就勢必無法看透和把握每個兒童的前數學世界。試想,如果沒有“幫我剪圓”的經歷,“剪出圓的周長”這一怪誕的想法又將從何而來?是生活豐富了兒童的世界,而兒童世界的豐富又拓展了我們的數學和教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的數學教育必將走向一個更為開闊的高原,數學課堂亦將走向一個更加開放、更加流動不居、更富理智挑戰的嶄新曆程。
教學藝術
“永遠不重複別人,更不重複自己”,這是工作格言。“課誰都能上好,但如何上出特色,走出別人沒曾走過的路,讓別人從你的探索中獲得啟迪,這才是我真正努力的方向”。就這樣,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攜著一股小年青永不言敗的闖勁,齊華踏上了一條不斷超越、不斷創新的教學之路;
“不重複別人,更不重複自己。”這是張齊華的座右銘,更是他每一堂課留給大家的真實寫照。有人說,張齊華課堂的這份獨特源自於他過人的語言功底,我以為這話至少說對了一半。數學是一門理性十足的學科,數學語言本身的準確、概括、凝練自然制約著數學教學語言的風格。然而,從小喜好文學,博覽群書,對朗誦、表演等又頗為愛好的他,無形中成就了那種既有數學教師的準確、凝練,又有語文教師的激情、詩意的教學語言,加上在課堂上快捷的反應與準確的判斷,又使其教學語言多了一份特有的敏銳與智慧。至今,我們都能清晰地記起,“圓的認識”一課,那段詩意盎然的課堂結語,“軸對稱圖形”一課,那段妙語連珠的師生對話,以及更多的課堂上,那用無數個渾然天成的語言細節連綴起的華彩的教學樂章。教學首先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是一門藉助於外部言語實現內在心靈溝通的藝術。獨特而風格化的教學語言,恰恰構成了他數學教學藝術的第一張名片。
當然,張齊華課堂的那份獨特,絕不僅僅源自於他風格化的教學語言。一旦進入到他課堂的“內里”,教學目標的多元、課堂立意的深遠、教學結構的精巧、課堂進程的豐富,則又構成了他數學教學藝術的另一張獨特名片。
“聽張齊華上課,你很難預料到他下一個環節可能會做什麼。”這種對課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著聽課教師,更撥弄著每一位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與嚮往。“圓的認識”一課上,從水面上漾起的層層漣漪,到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從光線折射後形成的美妙光環,到用特殊儀器拍攝到的電磁波、雷達波、月球上的環形山,進而再到建築、美學、民俗、藝術等各個領域,“圓”這一抽象的平面圖形以一種瑰麗的姿態走進了孩子們的視野,並悄悄改變著他們對數學抽象面孔的最初印象。“認識分數”一課,當張齊華呈現出他一周歲和成人後的兩張照片,進而探討“不同年齡階段,人的頭長占身高的幾分之一”時,倍感驚訝後,所有人都會心地笑了;結束新課前,他為孩子們播放的那則“多美滋奶粉”的廣告,則讓大家又一次品讀出了其匠心獨運的教學智慧。有人慨嘆:“哪有這么巧,這則廣告簡直就是為這節課量身定做的!”可是,又有誰知道,為了設計好這則教學結尾,讓孩子們真切體驗到“分數對於生活不可或缺的意義”,他翻遍了多少資料、開展了多少教學調查!頓悟源自於持續思考與強烈關注。可以說,正是這份“不重複別人,更不重複自己”的自我約束,成就了其教學的內在獨特。
然而,如果這種獨特僅僅源自於“為創新而創新”的話,其又未免失之於標新立異。在張齊華的思想深處,他對獨特有著更深刻的體悟。“認識整萬數”一課,張齊華為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個簡易的“四位計數器”。為了撥出像30000這樣的整萬數,已有的計數器數位不夠了,怎么辦?有學生在千位後添了一個數位萬位,問題迎刃而解;更有學生靈機一動,同桌合作將兩個計算器“拼”在一起,“四位計算器”一下成了“八位計數器”……至此,所有聽課教師恍然大悟。原來,這一“拼”不只是解決了數位不夠需要添加的問題,“4+4”的“拼合”過程,恰恰暗合了我國計數方法中“四位一級”的規則,並為學生深刻理解這一新的計數規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穎的教學設計在這裡因為有了教師對教學內容本身的深刻理解作支撐,而獲得了更加豐富的內涵。
教學思想
在張齊華看來,數學不只是數學知識、方法、過程的簡單堆砌與疊加,數學教學也不僅僅是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機械傳遞與搬運。作為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她擁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與文化價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養,或者數學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數學就是一種文化。這種“作為文化的數學”一旦進入課程,尤其是教學視野,勢必會呈現出一般課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氣質,她既可能表現在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和組織上,也可能表現在對兒童數學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還表現在對具體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運作上。有人說,張齊華的數學課有一種淡淡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這層意思。有人說,張齊華的課堂很特別,他的教學藝術是由他個人的內在氣質、個性和風格所決定的。這同樣只說對了一半。個人既有的教學風格、氣質固然是影響一個人形成獨特教學藝術的重要因素,但與此同時,教師是否擁有相當的專業自覺,比如,能否在對自我教學特質作出清晰把握與深刻洞察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確立個性化的教學主張與見解,進而以此為基礎,構建出屬於自己獨有的教學哲學,則是教師形成教學藝術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張齊華雖然年輕,但他卻以過人的專業自覺,憑著對數學教學的敏銳洞察與深刻理解,從理論與實踐層面搭建出了“文化數學”這一嶄新的教學平台。
不妨還是回到“圓的認識”一課。眾所周知,“在所有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可是,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圓這一平面圖形的美,進而獲得真切的審美體驗?課堂上,張齊華設計的幾個問題耐人回味:“和其他直線圖形相比,你覺得圓美在哪裡?”(圓由曲線圍成)“可是,不規則的曲線圖形或者橢圓也是由曲線圍成的呀,和他們相比,圓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圓看起來更光滑、勻稱)“除了外表光滑、勻稱以外,還有沒有什麼內在的原因,讓圓成為最美的平面圖形?”“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與圓的美有什麼重要的關聯嗎?”(事實上,正因為半徑處處相等,才使得圓具備了一種無限對稱的和諧結構,美因此而生)一連串的問題,看似都在探尋“圓為什麼最美”,但探究的最終結果卻指向了圓的內在特徵,以及由這些特徵所構成的圓的和諧結構。至此,數學知識的習得、數學方法的滲透、數學美的體驗,三者有機融合為一體,共同構築起了這節具有濃郁文化氣質的數學課。
此外,張齊華始終堅持,具有文化訴求的數學課堂並不排斥具體的數學知識或方法,相反,數學課程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正是依託於具體數學知識、方法的學習而得以實現的。知識和方法是載體,是數學的文化價值賴以彰顯、實現的母體和根系。在他看來,只有讓知識的學習伴隨著豐富的數學思考,讓方法的滲透伴隨著理性精神的培育,這樣的數學課堂才是真正具有文化意蘊的,而他的教學藝術的精髓也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