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張顯峰,男,甘肅省鎮原縣人,200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新聞系,現為科技日報社新聞中心副主任。通訊、系列報導、評論等作品曾四次榮獲中國新聞獎,2005年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2008年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導先進個人”。入職以來屢次擔綱報社重大戰役報導,擅長災難報導和評論。曾先後3次帶隊赴汶川和玉樹地震現場採訪,連續多年參加全國兩會報導,2005年起主筆個人言論專欄《顯峰冷言》。2012年獲中國新聞優秀工作者最高獎——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是該獎設立以來新聞工齡最短的獲獎者。
他一人能頂一個團隊
——記科技日報記者張顯峰
他入職八年,四獲中國新聞獎;他兩赴汶川和玉樹地震現場採訪,連續八年參與全國兩會報導;他剛當記者兩年多,就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
他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新聞記者,更是一位優秀的編輯和評論員。
老編輯稱讚他:關鍵時刻頂得上,打得贏,一人能頂一個團隊。
他就是科技日報年輕記者張顯峰。
從差點兒“落榜”,到“全國優秀”
當年,他的高考志願表專業一欄清一色“新聞”,剛進蘭大新聞系就和同學辦了份學生報《西北角》,不料畢業應聘科技日報差點兒“落榜”。最終社領導被他的才氣和銳氣打動,決定留下一試。
張顯峰不愧叫顯峰,到科技日報報到第一個月,就嶄露頭角。他連發了兩篇重頭報導——《他在為誰奔走呼號?》和《這是在宣揚一種什麼文化?》。
前一篇見報後,社長當天早晨在電梯口碰到這個毛頭小伙子時說了三個字:“非常好!”時任國務委員陳至立批示,要求教育部“查查到底怎么回事”;後一篇則被中宣部《新聞閱評》高度表揚,並獲第十四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2005年工作剛滿兩年的他,就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連續三年,他以平均每月4篇星稿的成績蟬聯報社“采編十佳”。當記者八年,他四獲中國新聞獎,囊括通訊、系列報導和評論。年輕記者都喜歡跟他合作,他們開玩笑說:“跟顯峰老師合作能拿大獎。”
他在報社是有名的“免檢記者”“放心記者”,夜班編輯一聽當晚的重頭稿件由他主筆,立馬輕鬆:“顯峰的稿子來了直接上版,不用動。”
張顯峰採訪紮實,寫作精細,甚至對每個標點都斤斤計較。他的作品有典型的“張氏風格”,文字鮮活,表達獨特,見地不凡,常被當範文在報社交流。他說,做記者要對得起讀者,對得起自己的名字,對得起筆下每一個字。
第八屆長江韜奮獎獲得者、報社總編輯陳泉涌不無得意:看來我們還是要不拘一格選人才!他曾在采編例會上說:“我們的記者應多些這樣的精品意識和個性表達,這是一個報社最寶貴的財富。”
兩赴地震現場,幾次與死神交臂
他兩赴地震現場,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開玩笑說,每篇稿子都是絕筆。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張顯峰主動請纓赴現場採訪。編輯部第一時間成立特別報導組,張顯峰任副組長。近半個月時間裡,他幾乎跑遍映秀、青川、漢旺、都江堰等重災區,餓了,就啃一兩塊餅乾;困了,就在租借的車上眯一會兒,共發回20篇、近4萬字的現場報導。找不到網路發稿,他就用手機簡訊寫。從青川返回成都的路上,他將一路觀察用簡訊發回報社,次日,一篇2000多字的簡訊體通訊《千里穿越重災區》躍然紙上,反響不凡。
他在映秀、青川採訪途中幾次遭遇餘震和山體滑坡;在青川時遇堰塞湖險情,編輯部要求連夜撤出青川,為了保證新聞報導他堅持留守……可以說他的報導篇篇是用生命換來的。他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導先進個人。
他注重災難報導的人文關懷,采寫的多篇報導聚焦人的心理,尤其《請讓孩子們安靜地告別傷痛》,首次公開呼籲關注災區孩子心理“二次傷害”問題,發表當天被中央電視台、《新民晚報》、新華網等國內多家媒體轉載,甚至引起心理援助和媒體倫理的網路討論。
2009年4月底,他再次帶隊重訪地震災區……
一年後的4月14日玉樹地震。張顯峰再次請戰。報社即任命他為組長帶隊趕赴玉樹。在玉樹,他每天負責採訪協調、寫稿、編稿及各種事務聯繫,還要保證全組人員安全,從第二天開始,身體一向強健的他也不得不每天靠藥物來克服高原反應。采寫的《回望玉樹:廢墟上的格桑花》被《新華文摘》等轉載。
他和報導組給二炮宣傳幹事留下深刻印象:“科技日報記者的敬業精神和紮實作風值得我們學習。”
張顯峰善打硬仗是出了名的。自入職以來,科技日報每個重大採訪任務中,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全國兩會報導是每家中央媒體的重大戰役,他入職第一年便參加前方報導,第二年擔任前方報導小組組長,一當五年,2010年開始他坐鎮後方策劃組,白天與記者溝通確定選題,晚上統籌和編輯稿件,還抽空撰寫“兩會快評”。
2005年以來,他承擔了無數項報社“一號工程”,幾乎跑遍國內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每到一處,他都沉下去,深入基層調研一手素材。他執筆的深圳自主創新系列報導開篇之作《把自主創新寫在我們的旗幟上》,在科技界和新聞界引起強烈反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和時任國務委員陳至立先後批示表揚,新華社、《深圳特區報》破例全文轉發。該組報導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深圳,也以豐富的事實回答了中國要不要自主創新的社會疑慮,隨後新聞界掀起持久的自主創新報導高潮。報導獲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
采寫編評樣樣在行,一人能頂一個團隊
一天,一位讀者來電找張顯峰。接通電話,對方連說“沒想到”:“我以為是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兒,沒想到這么年輕。”
對方自稱是科協退休老幹部,“顯峰冷言”忠實冬粉。
2005年9月開始,張顯峰在本報開闢了個人言論專欄“顯峰冷言”,6年多來,每周一期,至今共發表近300篇時評,在評論界和科技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其中有兩篇獲中國新聞獎。由於他的文風老辣,沒少碰到這樣的“老幹部誤會”。
“評論鍛鍊的是一種全局視野,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能力。”他說,記者要有評論家思維,這樣才不會一葉障目,不會流於膚淺。尤其作為科技媒體的記者,沒有評論家思維,沒有質疑精神,就可能被偽科學和假新聞利用。
他借用普利茲的名言說:“一個記者如果沒有全局視野,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瞭望者。”
他采寫編評,一把好手。重大報導他自采、自編,還撰寫評論。很多急難險重的任務領導喜歡交給他,他往往能第一時間高質量完成;很多新記者他手把手帶,有的已成長為“全國優秀”。
報社一位老編輯這樣評價張顯峰:關鍵時刻頂得上,打得贏,一人能頂一個團隊。
他撰寫的評論《專家哪裡去了》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在中國記協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新聞獎高端研討會上,他受邀作主題發言,人民日報社新聞研究中心主任張首映點評說:“它通過‘公共知識分子’新思想新理論把這千把字照亮了,點透了,在同類文章中出類拔萃、脫穎而出。這樣的新思想新理論越多,就能釋放巨大能量,不僅對主流報章擴大影響力產生良好效益,而且對社會思想進步、精神文明發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都會帶來巨大推動作用。”
這是一篇作品的新聞價值,也是一個優秀記者的時代價值。
代表作品
專家哪裡去了
這似乎是一個很無聊的設問。如今專家遍地走,企業的產品推介會上,政府組織的項目論證會上,電視螢屏上的養生節目裡……滿眼都是專家身影,充耳皆是專家聲音,怎么會生出這樣的疑問呢?
但大家不知有沒有這種感覺:每遇攸關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發生,人們期待專家通過媒體給出權威解讀時,專家卻好像突然銷聲匿跡了。
君不見,“三聚氰胺”從奶粉里跑出來時,“聚二甲基矽氧烷”借洋快餐端上桌面時,“二啞烷”或能致癌的訊息從洗髮水中流出來時,人們對這些冷僻的化學名詞充滿了未知的恐慌。致癌,還是不致癌?能吃,還是不能吃?人們期待權威的答案。但在這些事件曝光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你可曾見到哪位權威專家主動站出來解答過公眾的疑慮?
你就很奇怪,明明一些專家曾在企業的產品推介會上,大講科學常識以佐證產品的功效;明明一些專家在政府組織的發布會上,以這些領域的權威專家自居……為什麼當他們走下推介會或者發布會的主席台,你再問,他不是笑而不答便是無可奉告了呢?當然,還有一些專家,確實是某些領域的權威,有著相當的公信度,但當媒體尋到他時卻是尊口難開。
不能排除一些專家擔心纏身糾紛的顧慮,但大多數時候,專家不是被經濟利益左右,為人情圈子所困,便是被行政權力所囿。他們需要照顧的情緒太多,也就只好裝聾作啞。我的同事前不久受命採訪某“國家局”專家,解答公眾對極端天氣頻仍的疑惑,不料沒一個專家敢接受採訪,說是領導的指示,不能隨便說話。專家喪失了獨立性,成了經濟利益或者政治權力的奴婢,要么亂說話要么不說話也就在所難免。
真正的營養專家不能給公眾科學的知識,張悟本、李一這樣的“大師”和“神仙”就會乘虛而入;地震專家、氣象專家不能給人們權威的解讀,各種謠言就有了市場。最終,政府的公信力、專家的信任度和公眾的利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傷。
聰明的政府應該學會給專家發聲的自由空間,這種公開、民主的態度只會平息恐慌而不是製造恐慌。而有擔待的專家應該努力爭取發聲的機會,要有勇氣打破利益和權力的控制,做獨立的知識分子。有人會說,這對專家不公平,他們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作為掌握專業知識的公共知識分子,專家必須承受這樣的挑剔。不為私利和權力鼓譟,只為公共利益代言,這是專家本應信守的道德底線。
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在該出現的時候不見,對專家來說,都是不可寬恕的醜聞。(2010年08月31日科技日報五版“顯峰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