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張集鄉,建制於明朝洪武年 間,因臨惠河,始稱臨河集,後因該集住戶張氏家族興旺,更名為張集。
1941年,該鄉馬橋村曾成為抗日民主政府湖西專區所在地,成為單縣革命老區之一,曾有“銀九區”的美譽。
1958年,成立張集公社。
1984年,社改鄉時,由張集人民公社更名為張集鄉,沿襲至今。
豐富物產
主要農作物有棉花、大蒜、大蔥、玉米、小麥、西瓜、蔬菜、食用菌等。
近幾年,該鄉大力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無公害蔬菜面積已發展到2萬畝,棉花、大蒜、食用菌已成為主導產業。棉花面積已達4萬畝,所產棉花質地純白,棉絨纖長,出絨率高。大蒜面積3萬畝,所產白皮大蒜個頭大,產量高,口味純正。食用菌面積已達 20萬平方米,所產雙孢菇個頭適中,孢大腿短,營養豐富,口感極好。西瓜種植2萬畝,年產優質西瓜4萬噸,西瓜個大、味甜、沙瓤、皮厚耐貯運。養殖業以生豬、山羊和魯西南黃牛為主。生豬年出欄量在4萬頭以上,山羊年存欄量15萬隻,黃牛年存量2萬頭。
基礎設施
該鄉交通便利,單魚路(單縣 ─ 魚台),單豐北路(單縣 ─ 豐縣)貫穿全境,終張路、張馬路、張和路縱橫全鄉,溝通周邊鄉鎮。
全鄉50個行政村都已通了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柏油路,引水溝渠縱橫全鄉形成網路。
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東西大街長2華里,500餘工商戶已正式營業,成為全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