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寫作特點
此文在寫作上也能體現司馬遷的風格,在樸實的敘寫中,蘊蓄著作者強烈的愛憎之情。一些細節之處也能作栩栩如生的描寫,特別是一些人物的對話,更能使傳文有著強烈的文學性,顯示其獨有的性格特徵,如對張、馮二人的犯顏直諫和漢文帝的勇於納諫,都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現代白話

一次,張釋之跟隨漢文帝出行,登臨虎圈,漢文帝詢問書冊上登記的各種禽獸的情況,問了十幾個問題,上林尉只能東瞧西看,全都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嗇夫從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問題,答得極周全。想藉此顯示自己回答問題有如聲響回應而且無法問倒。漢文帝說:“做官吏不該像這樣嗎?上林尉不可依靠。”於是命令張釋之讓嗇夫做上林令。張釋之過了一會兒才上前說:“陛下認為絳侯周勃是怎樣的人呢?”文帝說:“是長者啊!”又再一次問:“東陽侯張相如是怎樣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說:“是個長者。”張釋之說:“絳侯與東陽侯都被稱為長者,可這兩個人議論事情時都不善於言談,現在這樣做,難道讓人們去效法這個喋喋不休伶牙俐齒的嗇夫嗎?秦代由於重用了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們爭著以辦事迅急苛刻督責為高,然而這樣做的流弊在於徒然具有官樣文書的表面形式,而沒有憐憫同情的實質。因為這個緣故,秦君聽不到自己的過失,國勢日衰,到秦二世時,秦國也就土崩瓦解了。現在陛下因為嗇夫伶牙俐齒就越級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會追隨這種風氣,爭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實際。況且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猶如影之隨形聲之回應一樣,陛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審慎啊!”文帝說:“好吧!”於是,取消原來的打算,不再任命嗇夫為上林令。
文帝上了車,讓張釋之陪乘在身旁,車慢慢前行。文帝問張釋之秦政的弊端,張釋之都據實而言。到了宮裡,文帝就任命張釋之做了公車令。
不久,太子與梁王同乘一輛車入朝,到了皇宮外的司馬門也沒有下車,當時張釋之迎上去阻止太子、梁王,不讓他們進宮。並檢舉揭發他們在皇宮門外不下車犯了“不敬”罪,並報告給皇帝。薄太后知道了這件事,文帝摘下帽子陪罪說:“怪我教導兒子不嚴。”薄太后也派使臣帶著她的赦免太子梁王罪過的詔書前來,太子、梁王才能夠進入宮中。文帝由此更加看出了張釋之的與眾不同,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又過了些時候,張釋之升任中郎將。跟隨皇帝到了霸陵,漢文帝站在霸陵的北面眺望。這時慎夫人也跟隨前行,皇帝用手指示著通往新豐的道路給她看,並說:“這是通往邯鄲的道路啊。”接著,讓慎夫人彈瑟,漢文帝自己合著瑟的曲調而唱,心裡很悽慘悲傷,回過頭來對著群臣說:“唉!用北山的石頭做槨,用切碎的苧麻絲絮充塞石槨縫隙,再用漆粘塗在上面,哪還能打得開呢?”在身邊的近侍都說:“對的。”張釋之走上前去說道:“假若裡面有了引發人們貪慾的東西,即使封鑄南山做棺槨,也還會有縫隙;假若裡面沒有引發人們貪慾的東西,即使沒有石槨,又哪裡用得著憂慮呢!”文帝稱讚他說得好。後來任命他做了廷尉。

後來,有人偷了高祖廟神座前的玉環,被抓到了,文帝發怒,交給廷尉治罪。張釋之按法律所規定偷盜宗廟服飾器具之罪奏報皇帝,判處死刑。皇帝勃然大怒說:“這人胡作非為無法無天,竟偷盜先帝廟中的器物,我交給廷尉審理的目的,想要給他滅族的懲處,而你卻一味按照法律條文把懲處意見報告我,這不是我恭敬奉承宗廟的本意啊。”張釋之脫帽叩頭謝罪說:“依照法律這樣處罰已經足夠了。況且在罪名相同時,也要區別犯罪程度的輕重不同。現在他偷盜祖廟的器物就要處以滅族之罪,萬一有愚蠢的人挖長陵一捧土,陛下用什麼刑罰懲處他呢?”過了一些時候,文帝和薄太后談論了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決。當時,中尉條侯周亞夫與梁國國相山都侯王恬開看到了張釋之執法論事公正,就和他結為親密的朋友。張釋之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稱讚。
後來,文帝死去,景帝即位。張釋之內心恐懼,假稱生病。想要辭職離去,又擔心隨之招致被誅殺;要當面向景帝謝罪,又不知怎么辦好。用了王生的計策,終於見到景帝道歉謝罪,景帝沒有責怪他。
王生是喜好黃老學說的處士。曾被召進朝廷中,三公九卿全齊聚站在那裡,王生是個老年人,說:“我的襪帶鬆脫了。”回過頭來對張廷尉說:“給我結好襪帶!”張釋之就跪下結好襪帶。事後,有人問王生說:“為什麼在朝廷上羞辱張廷尉,讓他跪著結襪帶?”王生說:“我年老,又地位卑下。自己料想最終不能給張廷尉什麼好處。張廷尉是天下名臣,我故意羞辱張廷尉,讓他跪下結襪帶,想用這種辦法加強他的名望。”各位大臣們聽說後,都稱讚王生的賢德而且敬重張廷尉。
張廷尉侍奉景帝一年多,被貶謫為淮南王相,這還是由於以前得罪景帝的緣故。過了一些時候,張釋之死了。他的兒子叫張摯,字長公,官職一直做到大夫,後被免職。因為他不能迎合當時的權貴顯要,所以直到死也沒有再做官。

在這時,匈奴人新近大舉侵犯朝,殺死北地都尉孫卬。漢文帝正為此憂慮,就終於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回答說:“我聽說古時候君王派遣將軍時,跪下來推著車轂說,國門以內的事我決斷,國門以外的事,由將軍裁定。所有軍隊中因功封爵獎賞的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歸來再奏報朝廷。這不是虛誇之言呀。我的祖父說,李牧在趙國邊境統率軍隊時,把徵收的稅金自行用來犒賞部下。賞賜由將軍在外決定,朝廷不從中干預。君王交給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夠充分發揮才智。派遣精選的兵車一千三百輛,善於騎射的士兵一萬三千人,能夠建樹功勳的士兵十萬人,因此能夠在北面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消滅澹林,在西面抑制強秦,在南面支援韓魏。在這時,趙國幾乎成為霸主。後來恰逢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賣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聽信郭開的讒言,最終殺了李牧,讓顏聚取代他。因此軍潰兵敗,被秦人俘虜消滅。如今我聽說魏尚做雲中郡郡守,他把軍市上的稅金全部用來犒賞士兵,還拿出個人的錢財,五天殺一次牛,宴請賓客、軍吏、親近左右,因此匈奴人遠遠躲開,不敢靠近雲中郡的邊關要塞。匈奴曾經入侵一次,魏尚率領軍隊出擊,殺死很多敵軍。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從村野來參軍,哪裡知道“尺籍”、“伍符”這些法令律例呢?他們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戰,殺敵捕俘,到幕府報功,只要有一句話不合實際情況,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們。應得的獎賞不能兌現,而法官卻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認為陛下的法令太嚴明,獎賞太輕,懲罰太重。況且雲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錯報多殺敵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給法官,削奪他的爵位,判處一年的刑期。由此說來,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確實愚蠢,觸犯了禁忌,該當死罪,該當死罪!”文帝很高興,當天就讓馮唐拿著漢節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讓他擔任雲中郡郡守,而任命馮唐作車騎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國的車戰之士。
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63),漢景帝即位,讓馮唐去做楚國的丞相,不久被免職。漢武帝即位時,徵求賢良之士,大家舉薦馮唐。馮唐這年已九十多歲,不能再做官了,於是任用他的兒子馮遂做了郎官。馮遂字王孫,也是傑出的人才,和我友好。

文言注釋

①季:指弟兄中排行第三的人,古人常常以排行為字。②仲:指弟兄中排行第二的人。③訾(zī,姿):同“貲”,貲同“資”,資財,錢財。④調:遷轉,升遷。⑤不遂:不順,不安。⑥自免歸:自己請求辭職回家。⑦徙:遷調,升遷。⑧便宜事:指便國利民之事。⑨卑之:指談話要接觸現實。卑,低。⑩閒:通“間”。拜:授與官爵。
釋之從行,登虎圈①。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②,十餘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③,欲以觀其能口對回響無窮者④。文帝曰:“吏不當若是邪?尉無賴⑤!”乃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長者也。”又復問:“東陽侯張相如何如人也?”上復曰:“長者。”釋之曰:“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⑥,豈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⑦!且秦以任刀筆之吏,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⑧,無惻隱之實。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⑨,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⑩,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於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⒀。”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嗇夫。
①虎圈:上林苑蓄養虎的地方。②禽獸簿:記載禽獸情況的冊簿。③悉:全,周全。④觀其能:顯示他的才能。⑤無賴:不可依賴。⑥曾:竟然。⑦(xué,學):同“學”。利口捷給:口才好反應快,指能言善辯。⑧敝:同“弊”,弊病。徒文具:徒然具有官樣文書的形式。⑨陵遲:衰落。⑩超遷:越級升遷。隨風靡靡:追隨附合社會風氣。靡,順風倒下。下之化上:下面受到上面的感化。疾於景響:比影子和回聲都快。景,通“影”。⒀舉錯:做事情。舉,興辦。錯,通“措”,施行。審:審慎。
上就車,召釋之參乘①,徐行,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言②。至宮,上拜釋之為公車令。
①參乘:即“驂乘”,坐在車右邊的陪乘人員。②具:全部,都。質言:實言,真實的話語。

①司馬門:皇宮外門。②劾(hé,何):彈劾,揭發罪行。公門:君門,此指司馬門。不敬:即“大不敬”,指不敬皇帝的罪名。
頃之,至中郎將。從行至霸陵,居北臨廁①。是時慎夫人從,上指示慎夫人新豐道,曰:“此走邯鄲道也。”使慎夫人鼓瑟②,上自倚瑟而歌③,意慘悽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④,用紵絮斮陳⑤,蕠漆其閒⑥,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前進曰:“使其中有可欲者,雖錮南山猶有郄⑦;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⑧!”文帝稱善。其後拜釋之為廷尉。
①廁:通“側”。②鼓瑟:彈奏瑟。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③倚瑟:合著瑟的曲調。④槨: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⑤紵:苧麻。絮:絲絮。斮(zhuó,濁):斬,切。⑥蕠(rú,如):黏著。漆:塗漆。閒:通“間”。⑦郄:通:“隙”,裂縫。⑧戚:悲傷,憂慮。
頃之,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①,乘輿馬驚②。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③。釋之治問④。曰:“縣人來,聞蹕⑤,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文帝怒曰:“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⑥,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⑦!”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⑧,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⑨?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
①走:跑。②乘輿:皇帝、諸侯坐的車。③屬(zhǔ,囑):交付。④治問:審問。⑤蹕:古代帝王出行時要先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⑥賴:幸虧。柔和:柔順溫和。⑦當:判決,判處。⑧更:變更,改變。⑨措:置放。

①高廟:漢君臣供奉漢高祖劉邦的廟。坐:通“座”,神座。②案:通“按”,按照,依照。③棄市:死刑。④致:給予。族:滅族。古代刑法規定一人有罪可誅殺他的家族。⑤共承:恭敬承奉。共,通“恭”。⑥罪等:罪名相同。⑦以逆順為差:指因犯罪程度的輕重而加以區別。⑧一抔(póu,陽平“剖”)土:一捧土。抔,用手捧東西。⑨平:公平。⑩稱:稱許,稱讚。
後文帝崩①,景帝立,釋之恐,稱病②。欲免去③,懼大誅至;欲見謝④,則未知何如。用王生計,卒見謝⑤,景帝不過也⑥。
①崩:古代稱帝、後死去為崩。②稱病:假託有病。③免去:辭職離去。④見謝:當面謝罪。⑤卒:終於。⑥過:責斥,責備。

①黃老言:黃老學說。黃,黃帝。老,老子。黃帝、老子被推尊為道家的始祖,“黃老”即指代道家。②處士: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③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官吏。九卿:指太常、鴻臚、宗正、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少府、大司農九位官吏。④襪解:指系襪子的帶子鬆脫了。解:通“懈”,鬆懈。⑤度:揣度,料想。⑥重之:加強他的名聲。重,加重,加強。⑦賢王生:認為王生賢德。重:看重,敬重。
張廷尉事景帝歲余,為淮南王相①,猶尚以前過也②。久之,釋之卒。其子曰張摯,字長公,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當世③,故終身不仕。
①淮南王相:淮南王的丞相。淮南王,這時指劉安,劉邦幼子劉長的兒子,承襲劉長的封爵為淮南王。②尚:尚論,追論,追究。尚,上。以前過:指從前彈劾景帝、梁王“不敬”事。③取容:曲從討好,取悅於人。
馮唐者,其大父趙人①。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②,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文帝輦過③,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祛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鉅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鉅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趙時,為官(卒)〔率〕將,善李牧④。臣父故為代相⑤,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⑥,而搏髀曰⑦:“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⑧!”唐曰:“主臣⑨!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⑩,獨無閒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
①大父:祖父。②著:著稱。③輦:人拉的車子,後專指帝王乘坐的車。④善李牧:和李牧交好。⑤故:從前。⑥良說:非常高興。說,通“悅”。⑦搏髀:拍擊大腿。⑧匈奴:古代我國北方民族之一,也稱胡。散居大漠南北,過遊牧生活,善騎射。⑨主臣:歷來解說不一,多認為有驚恐意。⑩眾辱:當眾侮辱。閒:安靜,僻靜。

①朝:《漢書》做“朝那”,古縣名。②以胡寇為意:因胡寇入侵而憂慮。意,念,憂慮。③轂:車輪中間有孔可以插入車軸的圓木,此指車。④閫:門檻。此指國門。⑤委任:交給任務。委,托,付。責:要求,督促。⑥選:選擇。⑦彀騎:持弓弩的騎兵。彀,張滿的弓弩。⑧百金之士:指戰功可賞百金的士兵。⑨單于:匈奴君王的稱號。⑩東胡:古代我國北方的民族名稱。因其生活在匈奴東部,稱為東胡。過遊牧生活,是烏桓、鮮卑的祖先。澹林:古代我國北方民族的名稱。又稱“澹林之胡”、“林胡”,生活在代郡以北的地方。支:抗拒。⒀幾:庶幾,差不多。霸:指建立霸業。⒁倡:歌舞藝人。⒂用:任用,信任。⒃北:敗,敗逃。⒄禽:通“擒”。⒅私養錢:個人養家的錢。⒆椎牛:殺牛。椎,捶擊的工具。⒇舍人:王公貴官的侍從賓客、親近左右的通稱。(21)家人子:平民百姓的子弟。(22)尺籍伍符:指軍法制度。尺籍,漢代把殺敵立功的成績寫在一尺長的竹板上稱作尺籍。伍符,古代軍中為約束部下使各伍相保而訂立的符信。(23)上功莫府:到將帥的營帳報功。上:獻上,報告。莫:通“幕”,幕府,將帥出征時設在野外的營帳。(24)以法繩之:用法律制裁他們。繩:糾正,制裁。(25)坐上功首虜差六級:犯了多報殺敵六個人的罪。坐:獲罪,犯罪。首虜:所獲敵人的首級。級:秦制殺敵斬首,獲一首賜爵一級,這裡是首級意。(26)罰作:秦漢時犯輕罪者罰做苦工叫罰作。一說判刑一年叫罰作。(27)節:使者所持信物。(28)主:主持,掌管。車士:車戰之士。
七年①,景帝立,以唐為楚相②,免。武帝立,求賢良③,舉馮唐④。唐時年九十餘,不能復為官,乃以唐子馮遂為郎。遂字王孫,亦奇士,與余善。
①七年: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②楚相:楚國的丞相。楚,漢初封國,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③求賢良: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之一。賢良:賢良文學的簡稱,指品行學問好。④舉:舉薦。

①言長者:指在上林苑稱讚絳侯、東陽侯為長者的話。②阿意:曲從、迎合權貴的心意。③論將率:指談論任用將帥的話。率,通“帥”。④可著廊廟:可以標著在朝廷上。廊廟,朝廷。⑤《書》:即《尚書》,儒家經典著作,是上古歷史檔案及材料的彙編。⑥偏:偏袒,偏私。黨:阿附。⑦蕩蕩:平坦寬廣。⑧便便:通“辯辯”,明辯意。“不偏不黨”四句出自《尚書•洪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