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采丞

張采丞(1868~1934) 原名張克亮。山東壽光人。少時隨兄在家種地,後到其父在羊角溝鎮開設的糧行學生意。張采丞創辦的許多企業,大都在1938年以前先後停業,延續時間最長的則是麵粉廠與醬園了。1921年又創辦華慶麵粉廠,1926年增設醬園,一戶兼營數業,並在濼口、羊角溝設立分號,專營糧業貨棧。1926年,張采丞在糧棧臨街處加蓋了一座鋪面房,創辦了“興順福醬園”。張采丞之所以成功地創辦了許多企業,蓋因他具有敏銳的商業目光,善於捕捉商機。

簡介

張采丞(1868~1934)原名張克亮。山東壽光人。少時隨兄在家種地,後到其父在羊角溝鎮開設的糧行學生意。清光緒十年(1884年)繼承父業,將其父開設的興順盛棧行改為興順福糧棧。光緒十七年(1891年)又在羊角溝開設源順福醬園。二十六年(1900年)攜銀3000兩,舉家遷至濟南。濟南開埠初期,他租借商埠地區大片土地,相繼建立興順福糧棧、興順福機器麵粉廠、興順福機器榨油廠等。後又開辦興順福機器鐵工廠。1921年又創辦華慶麵粉廠,1926年增設醬園,一戶兼營數業,並在濼口、羊角溝設立分號,專營糧業貨棧。因其善於經營,注重商號信譽,不數年已成為濟南工商界的富翁,1925年被推舉為商埠商會會長,後任首屆濟南商業研究會會長兼紅十字會會長。後來他看到搞工業有前途,便集中力量,向機械製造業發展,擴大了原有鐵工廠的生產規模,雇用工人達400多人。除製造鍋爐、水泵、吊車和礦山用的機件外,還曾研究試製小型輪船,在小清河試航。又仿製汽車,在市內試用,還製造過蒸汽引擎等。1934年病逝於濟南。

正文

“興順福”,是濟南開埠之初的一家跨行業字號,涉及糧食交易、機器榨油、麵粉生產、木材銷售、機器製造以及醬菜醃製等行業。“興順福”由壽光人張采丞所創辦,主要經營地點在經二路緯三路以及官紮營一帶。

1926年,張采丞在糧棧臨街處加蓋了一座鋪面房,創辦了“興順福醬園”。也正是因為這個醬園,使“興順福”成了婦孺皆知的濟南老字號。

張采丞之所以成功地創辦了許多企業,蓋因他具有敏銳的商業目光,善於捕捉商機。在經營上,他以誠信為本,注重企業信譽。他能夠善待員工,始終將企業利潤的4成用於員工分紅,員工探親的路費以及醫療費均予以報銷。

1925年,張采丞被推舉為商埠商會會長,後來又出任首屆濟南商業研究會會長。1934年,張采丞病逝,享年66歲。

張采丞創辦的許多企業,大都在1938年以前先後停業,延續時間最長的則是麵粉廠與醬園了。

“興順福醬園”位於經二路緯三路路西,前面是門頭,後面為作坊。開業之初,張采丞用重金聘請了兩位醃製醬菜的名師。這兩位師傅技藝超群,在各種醬菜的醃製過程中嚴格遵古炮製,一絲不苟,頗得顧客好評。

“興順福醬園”的各種蝦油小菜尤其為人所稱道,無論是外觀還是口味,均屬上乘。不僅在濟南獨樹一幟,而且享譽省內外。

“興順福醬園”北臨火車站,客流量大。為了便於外地旅客攜帶,“興順福”每天都要將上千斤的蝦油小菜裝進小竹簍內,分為1斤裝和2斤裝,往往不到天黑便銷售一空。

“興順福醬園”共經營了60餘年,在濟南家喻戶曉。上世紀90年代以後,“興順福醬園”被拆除,一家別有特色的老字號永遠消失了。

在2011年,濟南經二路緯三路開始進行拆遷,未來要建成濟南的CBD中心,一些當時的建築也已經不復存在,只是遺留一棟原來的洋房,聽說這棟洋房與張采丞原來搭救過一位共產黨的山東地區領導人有關,但是的具體的事情來龍去脈因為知曉人已經去世,也無從落實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