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營村

張道營村

張道營村隸屬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練城鄉管轄,距七朝古都開封僅百里。(北緯:34.368,東經114.631),距通許縣城約22.5公里,北依S325省道,西臨G45大廣高速公路,從X016鄉級公路到鄉政府所在地僅需15分鐘,交通便利。下設四個生產小組,人口兩千餘人,耕地兩千多畝。地處中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亞熱帶與溫帶交界處,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歷史沿革

張姓一脈,公元1600年間有個名叫張道營的,又名張三公。從通許碑樓村遷入現張道營村居住的地方定居下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復一年,子子孫孫繁衍生息,發展成一個村落。逐漸又有陳姓,潘姓,李姓,馬姓遷入村中,發展成現在的規模。

行政區劃

張道營村轄四個生產大隊,分別為一隊,二隊,三隊,四隊,一隊居住村西南方向,二隊西北方位,三隊東南方位,四隊東北方位。

地理環境

張道營村位於練城鄉東部,西臨宋莊村,西南緊挨薛堂村,東南和杞縣葉莊村為鄰,正東邊是楊莊村,東北角是李觀化村。地處杞縣和通許縣交界處。

人口分布

張道營村總人口超過兩千人,大多數為張姓人氏,二隊內有陳氏一脈,潘姓多分布在三隊。

政治體制

村內領導班子成員有: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婦女主任、四個小隊長。

經濟概況

全村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產業,一年兩收,夏收小麥之後,改種玉米、大豆、花生、紅薯等農作物,秋收之後再種植冬小麥,如此周而復始。

張道營村 張道營村

少數以養殖業為致富渠道的,目前以養殖蛋雞、柴雞、肉豬為主。其中以養殖蛋雞最為成功,村東南文康養雞場效益最好。

大多數勞動力仍以外出務工謀生,由於農業經濟效益不明顯且機械化發展迅速,使得大多數青壯勞動力空閒。故多奔赴江浙閩廣,齊魯京津等地務工;或進廠工作,或資源回收,其中不乏發家致富者。

歷史文化

村內沿襲傳統節日及婚喪嫁娶習俗。

除夕團圓包餃子、貼對子,夜裡十二點鞭炮齊鳴,烤火(俗稱烤霉氣,就是把一年的霉氣都烤走,寓意順順利利一整年);正月初一拜年、送團圓餃子、看乾娘,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挑燈籠;清明節祭拜祖先,五月端午吃餃子,八月十五送火灶;臘月初八喝臘八粥,臘月二十三喝祭灶湯。

婚姻習俗一般按照:相親 > 小見面 > 大見面 > 送彩禮(又叫送衣裳)> 看好(看結婚的好日子)> 備婚(男方修建新房,裝飾室內,女方購置嫁妝等)> 迎娶 > 回門等流程。

添小孩要待九天,頭胎小孩須向親友送麵條(寬為男,窄為女)報喜。小孩姥娘家的人要在男孩5天、女孩3天時,帶雞蛋、紅糖、童衣、尿布及小紅褥子等前往瞧看。途中不得與外人談話,徑直走到產婦房中,用褥子蓋在小孩身上,方可言語。謂之“捂鱉虎”,意為祈求小孩免災成人。女孩9天,男孩12天時要待客,屆時親朋好友帶雞蛋、紅糖、米、面、童衣等前往慶賀,並要給小孩“見面錢”,主家回贈豆子和染紅的雞蛋,以示喜慶。

喪葬習俗:報喪 > 認門(接到喪事後會立即來弔唁,得到何日下葬事宜)> 請嗩吶 > 搭彩棚 > 葬禮 > 下葬 > 卸孝 > 五七(五個七天,一般是五服內)> 百天 > 三年 > 十年等。

風景名勝

張道營村保留少數幾座盆窯遺址,村西邊小清河風景迷人,村東南邊張道營村國小舊址。

張三公墓地和石碑。

張道營村 張道營村

著名人物

張傳本抗美援朝烈士

張道營村 張道營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