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登上狼峰之巔,向北眺望,農田似錦如繡,一片鬱鬱蔥蔥的樹叢尤為壯觀,宛如立於綠波之中的墨玉小島,那裡便是南通人熟知的嗇公墓。張謇,字季直,號嗇庵,南通海門人,晚年自號嗇翁,世人敬稱為嗇公。他著稱於世,不僅僅在於他是晚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民國時官至實業部長、工商農林部長等要職,還在於他在實業、教育、農墾、交通、水利諸方面都有全國領先的實績,正所謂“豐功偉業著新通”(今人朱漱梅《夜夢張嗇公有感》)。
1926年8月24日張謇病逝,終年73歲。死訊傳出,致唁電者有總統、內閣總理,有名流蔡元培、梁啓超、黃炎培等,2000餘人至其宅致哀;南通各工廠、商店停業半日,學校停課三天;全城下半旗三日。10月29日上午,各界在公共體育場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11月1日上午六時出殯,全城披掛黑紗,機關、學校、工商、軍警俱派人送殯,沿路不斷有站殯與路祭者等待罩著紫緞的靈柩緩緩而過。張謇葬在生前自擇的袁保圩,其地與陸洪閘、狼山各距三里。墓壙面南,正對著劍山,劍山頂之文殊台如香爐,狼山的支雲塔和軍山的氣象台分列兩側,似為燭台,葬此壙者可永享青山之供奉。按張謇的吩咐,陸洪閘之墓道與墓前各設一傳統之石坊,其餘悉用新式。1930年4月,墓前增立張謇身著西服大衣、手持文卷的青銅立像,銅像兩目凝視前方,似有無限事業待他從頭做起。張謇逝世後,他的學生在墓地人植一樹,時稱弟子林,而今地占一萬餘平方米墓園,綠樹成蔭,名木參天。
昔人說:“樹大招風”,在“左”風肆虐之時,張謇在劫難免。“文革”伊始,銅像被毀,遺體遷出墓園(同時遷出的還有張謇之子張孝若的遺體,張孝若1935年死後,11月2日葬於其父墓東),嗇公墓亦易名南郊公園。然而大樹終難撼,歷史是公正的,風雨過後,原地又重建其墓(張孝若墓地同時重建),1985年復立其銅像,南郊公園易名為嗇園,但是人們還是習慣稱其為嗇公墓。
人物簡介
張謇,字季直,號嗇庵。1853年出生於常樂鎮,1869年考中秀才,1885年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894年(光緒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銜。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實業總長,1912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他的“父實業、母教育”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1894年,南通人張謇考中狀元,當上翰林院修撰,鑒於甲午戰敗,國事日非,為了實現“救貧”“塞漏”的抱負,他在兩江總督張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開始了“實業救國”的實踐,1895年,張謇集資50萬兩銀子,在通州的唐閘鎮創辦了南通的第一個近代工廠——大生紗廠(後改名大生一廠),以後,又陸續在崇明外沙(今啟東)久隆鎮創辦了大生二廠,在海門創辦了大生三廠,在城南創辦了大生副廠。並在呂四,海門交界處圍墾沿海荒灘,建成了紗廠的原棉基地——擁有10多萬畝耕地的通海墾牧公司。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張謇又在唐閘創辦了廣生油廠,復新麵粉廠,資生冶廠等,逐漸形成唐閘鎮工業區,同時,為了便於器材,機器和貨物的運輸,在唐閘西面沿江興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後,天生港又興建了發電廠,在城鎮之間,鎮鎮之間開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為當時南通的主要長江港口。19世紀末近代經紡工業的出現,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換為主轉為生產為主,南通成為我國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基地之一。在興辦實業的同時,張謇按照他:“父教育,母實業”的思想。在南通興辦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業。1902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師範學校——通州師範學校,接著,於1905年創建了我國第一座民辦博物苑,1907年創辦了農業學校和女子師範學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屬公立中學。1912年創辦了醫學專門學校和紡織專門學校。後來,農、醫,紡三所學校合併成為南通學院。與此同時和稍後。還興辦了各種中、初級職業學校,短期講習班和特殊教育事業。如商業學校,銀行專修科、測繪專修科、工商補習學校,鍍鎳傳習所、蠶桑講習所,女工傳習所,伶工學社,盲啞學校等,城市建設按照一城三鎮的格局,開始成為長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蘇北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從一個封閉落後的封建城鎮向資本主義的城市過渡。